首页 > 试题

莫斯代码

更新时间:2022-12-07 21:19:01 阅读: 评论:0

济南天材教育哪个校区好-南希英文


2022年12月7日发(作者:受益人电影)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1/9

拉科尼亚号的沉没观后感影评

《拉科尼亚号的沉没》是一部由英国和德国共同联合制作的历史剧,网

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也很不错,一起去看看吧!

01

1、拉科尼亚号原先是一艘远洋班轮,39年9月被海军部征用,改造为

武装商船,到42年初又改造为运兵船,拉科尼亚号事件发生时,它就是运

兵船的性质(只不过这次航程中主要用来运送战俘)。电影里也表现出了这

点,在两枚鱼雷击中拉科尼亚号后,U-156的crew是很欣喜的,认为这样

“他们就不能运送这些人去和我们的祖国交战了”。

2、关于LaconiaIncident不同报告有微小人数差异,大体来算,拉科

尼亚号载员2700余人,其中约1800人为意大利战俘,另有英海军军官、船

员、英陆员近750人,波兰守卫百人,平民(包含妇孺)80人。最终

获救者仅1100余人,遇难的1600余人里,1400余为意大利战俘。也就是

说,英国人倒绝大部分都救上来了。

3、U艇方面的具体救援是从9月12日晚持续到9月17日。拉科尼亚

号是12日晚沉没的,U-156艇长WernerHartenstein开始救援行动是在当

晚,13日凌晨1点余他就给BdU发报请示,早上6点他又在无线电里呼叫

所有能接收到的船只前往参与救援,并承诺在己方不遭受攻击的前提下决不

攻击来船,BdU方面随后派来U-506、U-507及意大利潜艇Cappellini协

助。U-506在14日中午赶到,U-507在15日赶到,分载部分难民后驶往与

维希法国战舰会合点。因为美军轰炸机的破坏U-156在16日终止救援行

动。U-506在途中亦遭遇轰炸。17日两艘U艇与维希轻巡洋舰光荣号会合移

交难民。整个救援和运送难民行动持续到9月下旬。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2/9

4、U-156遭受美军轰炸机攻击后,U-506、U-507也在途中接到命令,

要求他们放弃意大利战俘以外的难民,即刻作好战斗准备,但两位艇长都未

遵照命令放弃英国、波兰难民。在此向HarroSchacht、ErichWÜrdemann

两位骑士艇长致敬。

5、美军轰炸机无视红十字旗、信号灯和摩斯码的共同讯息,对营救行

动中的U艇和救生艇进行轰炸,导致部分救生艇被毁、难民丧生,U-156也

因严重损坏不得不终止救援任务(以防危及U艇自身和乘员安全),这也可

以被认为是战争罪行。虽然公约里并没有规定对一艘铺有红十字旗的敌方作

战舰艇该如何处理,但在历史实例中,作战舰艇参与救援行动,是豁免于被

攻击的。在无成文法可循之际,遵从人类良心这一最高法则而行的才令

人钦敬。

6、三艘U艇的骑士艇长及他们的结局:

HarroSchacht,U-507艇长,1907年生,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U-

507于1943年1月被美军一架PBYCatalina投掷下的深水炸弹击沉,全员

俱殁。

WernerHartenstein,U-156艇长,1908年生,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

者;U-156于1943年3月遭遇与U-507同样命运,无一生还。

ErichWÜrdemann,U-506艇长,1914年生,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

U-506于1943年7月被美军一架B-24解放者重轰投掷下的深水炸弹击沉,

除6人获救外其余俱殁。

7、WernerHartenstein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3/9

Hartenstein在20岁上就投了海军,经历了从Reichsmarine到

Kreigsmarine的转变,他在海军呆了有10来年,战前和二战爆发初年是雷

击舰艇的指挥官,41年初才调入U艇部队,第一次巡航是在41年底。他刚

调到U-Boot那会,因为在雷击舰艇上的服役被授予金质德国十字,是老邓

亲手给他别到皮夹克上的。

拉科尼亚号事件发生在他的第四次巡航期间。他的第三次巡航(42年

5~6月)总共击沉12艘船击伤两艘船(5月份击沉9船,6月份又击沉3

船),一个相当瞩目的成绩(影片中邓尼茨说“你上次战绩不错啊!”),

因此获得了MentionedinDespatch性质的嘉奖。拉科尼亚号是他击沉的船

只里吨位数最大的,19,695grt,在击沉这艘大船后他的吨位数就达到了骑

士铁十字勋章的授予条件,他的RK正是在救援结束后的次日,也就是9月

17日颁发的。在拉科尼亚号之前他还击沉了一艘英国船,SSClan

Macwhirter,包括船长和两名炮手在内一共死了11人,其余乘上救生艇获

救。拉科尼亚号事件之后没两三天,9月19日,U-156又击沉了一艘英国船

QuebecCity,4,745grt,这是它最后的战绩。U-156的总战绩是击沉20艘

船击伤3艘船及一艘驱逐舰。

8、影片中Hartenstein第四次巡航出海前与U-507艇长Harro

Schacht会面,被后者抓着比战绩,两人的亲近状使人怀疑他们是否真是好

朋友。Schacht在42年5月份击沉8船击伤1船,他要扯着人家比战绩还

是有本的,8月份他又击沉7船,但Werner只需要一艘Laconia。实际上

呢,Werner的第四次patrol是8月20日起航,而此时Schacht还在海上

(战绩记录里他16日~22日都有击沉),所以影片里两人的这次岸上会面

基本是杜撰。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4/9

Harro的RK是在43年1月份授的,比Werner迟了,而且过后没几天

他就被美军飞机的深水炸弹击沉了,都没戴上过真RK,也没最终追赶上

Werner的吨位数。

9、HarroSchacht露脸的镜头有两段,Hartenstein是主角贯穿全片更

没话说,但同样中途赶来参与救援任务的U-506就被忽略得无影无踪,艇长

ErichWÜrdemann脸都没露下!

10、演员:Hartenstein是德国帅哥KenDuken扮演的,这小子胡子拉

碴扮起U-156艇长帅得一塌糊涂,最后一幕TK扮演的老邓搂着他脖子给他

戴RK,两帅哥交相辉映不能直视。本片大部分时间里他一直以闪亮双眸和

迷人微笑盯着镜头,太不符合U艇军官的苦逼样了。当然跟本尊完全不像!

幸存者是这样回忆的,“他戴着破烂的白帽子,并不高大,很瘦,手下都很

年轻,平均年龄在19~20岁之间”……这么说吧,看过DasBoot的原著小

说后,我觉得,U艇官兵出海时的寒碜、脏、乱、差、破、烂程度,无论你

想象得多过分,都不会超越实际情况的,而出过几次海的老艇长们更是个个

未老先衰,30岁人看着像40岁人……

11、MenofHonor

近段时间先后看了TheBattleoftheRiverPlate(1956)、The

EnemyBelow(1957),重温了DasBoot(1981)和这部202X年的《拉科

尼亚号的沉没》,这四部电影里后三部都是德国U艇主角,第一部《普雷特

河之战》则是二战开战之初德国著名的商船袭击舰、袖珍战列舰“海军上将

施佩伯爵”号的故事。这四部电影里所展现的德国战舰/U艇形象,无

论其最终命运如何,他们都是有尊严、有人格、有荣誉的。

02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5/9

BBC有三好,简姨家丑基情饱。

所谓家丑片,就是把令英国佬很没面子的人和事拿出来炒一炒。大约电

影电视发展了N久,各大题材无一不被蹂躏确实是一大原因;不过还是不得

不佩服BBC有这勇气有这魄力把自己那点儿搓事拿出来与君分享,是不是共

勉暂且不论。

比方说那几个令英国佬很没很没面子的三一高材生,牛逼哄哄的扯着

“信仰最高”的大旗“出卖”国家机密,在并不遥远的当年木有一个接受

(英国)法律制裁不说,在现如今拿出来说事时还被歌功颂德了一番。于是

试想一下,哪一天中央政府拍片,内容是北大毕业的主角们极度真诚而热切

地信仰着资本主义,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不顾生命危险将国家机密偷渡给美利

坚以图在中华土地上开辟一个新的更美好的时代……谁要这么跟我说,我第

一反应准是:你丫脑抽了吧?

所以这是BBC最为可爱的地方。

本片也是。

抛开任何背景知识,单从电视本身看,英国军部无疑左脸写着1右脸写

着3,不仅缺德而且玩阴,简直就是人渣中的战斗渣。与之抹黑度成正比的

是对纳粹德的道德抬高,左脸写着英右脸写着雄,不仅人品崇高还长得暴

帅,简直就是精品中的精品男,集各种美好于一身。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如今骂够了恨够了唾弃够了,重新审视那段前

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对纳粹的人性化分析开始如雨后春笋。电影电视作

为视觉言论第一战线,果断紧跟大流(或者说制造大流)在各大影视作品中

对德意志进行全新的解释和阐述,让我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局外人(非英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6/9

非德非犹太)对惨无人道灭绝人性心狠手辣衣冠禽兽的德国纳粹实在恨不起

来:因为最近的他们实在太可爱了。

然后补上背景知识,结合历史看,盟军的的确确左脸写着1右脸写着

3.;这种装13放在时代大背景下,就有了“战争时代非常手段”的开脱理

由。我无法对这类的非常手段给予一个道德评论或者是非判断——至少以我

现有的能力还不能,处在那个时代的人才是最有发言权的,可我们的祖先又

说了“当局者迷”,于是是非对错和那个时代一起好像集中营焚炉里的烟

灰:谁分得清这是谁的?更更何况,这个故事里,德国人是绝对主角,我的

全部视线也集中于此,那么配角们暂且一边凉快去吧。

帅哥captain炮轰了英国人+意大利人+波兰人,又颠颠地跑过去说“hi

大家好,我炮轰你了,来,上艇”。这事儿当然要上报总部,老邓心底默默

诅咒了captain一番又很绅士地咬牙同意这种人道主义救援,同时支了另俩

captain一同去人道。盟军知道了这摊子怪事,用两秒钟犹豫了一下“要不

咱也去救人?”然后果断决定以炮轰回击炮轰。于是就在德国人和英国人一

起“遥想当年,希未出道时,战场无事,英德球赛,其乐融融”的当会儿,

美国人本着“打倒一切法西斯”的崇高原则投下了炸弹,又对幸存者进行扫

射(这点电视里没播,毛估估是被HX了),从此在“英美德剪不断理还乱

的三角关系”历史中又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惜了这个故事里法国人可

直接忽略,不然可以组成double-dating拍个6集的英剧。

就如前面的说:究竟谁对谁错?很显然,这个故事里的德意志占据这道

德高度彻底把盟军踩在脚底;可假使美国轰炸机借着这次机会成功消灭了三

艘德国潜艇呢?历史上的他们于1943年被先后击沉,船员无一生还。如

果,我是说如果,盟军早一年击沉了德潜艇,那么对盟军来说,他们的“无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7/9

人性”又拯救了多少在此一年内终命丧该潜艇的本阵弟兄?——当然历史没

有如果,所以这个数学题也无从解答。好在看片的我们没有必要想得那么多

那么复杂,对于拉科尼亚事件来说,超越了战争和民族的人性光芒已经跨越

了救援本身——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从根本上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用

很土很土的话来说就是善良战胜了邪恶,这是我们最最需要牢记的。

对于本剧,提几个小小细节,用以彰显BBC话说半句这一传统的牛逼轰

轰。

情景1

场地:U-156

刚刚炮轰了英海船的帅哥captain循声(ps:历史上称是意大利声,德

国人听到同盟弟兄了,本着“本是同根生”的友好心态前往救人)靠近船体

残骸,看到尸飘大海的场景,同基友N号进行了以下交谈。

Captain:我本来可以一走了之;可我来了。

基友N号:不,你不能。

Captain:不,我不能。

第一次看的时候,并没有细究。第二集的前端有前集回顾,闪现了这个

对白,再看,才顿时明白过来。

A:不,你不能(救人)。

B:不,我不能(一走了之)。

简洁明了。

情景2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8/9

场地:U-156

救了一群人的帅哥Captain同被救者中披着英国皮的德国妞交谈。

Captain:哥救了这么多人,都对哥感恩戴德的,你这妞怎么这么不识

好歹?你到底啥特殊啊?

德国妞:无他,唯平民尔。

妞转身离开,帅哥兀自沉默了两秒,自言自语:勿忘尔为德国人。

“永远不要忘记你是德国人”,本片出镜率最高的台词,不知道BBC是

怀着什么恶趣味来反复提及(难道德国人投资了?),用这一台词软化了纳

粹的恶行之外还给之贴上了一个“可爱可敬”的标签——虽不知道BBC本意

是啥,但本片的纳粹在我眼里不巧就是这么个形象。

于是在那会儿想当然地以为,captain你不仅帅而且牛逼,这么快就看

出那妞其实是个德国人,那句自言自语是说给她听的。

之后的情节,德国妞主动暴露身份,承认自己是德国人,captain极度

惊讶,我才猛然反应过来:勿忘尔为德国人(不可贪恋英国妞)。该死的

BBC把后半句给吞了……

多么微妙的情感。

当然在之后,BBC拿出了看家本领,积极响应了大海的号召把基情发扬

得极其澎湃,上演了一幕幕细腻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这昔日的

恶趣味如今被发扬成主流,BBC实在功不可没,也不得不感慨一下新时代的

爱好狠狠地唾弃了我。

几场小对白都相当精彩,比如captain同某基友聊天说,这会子还真像

一战时的“西线无战事”啊,某可爱的英国船员以一个标准的下级参见上级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9/9

的行礼冒出来,插嘴:长官,这让我想起了过去很有名的一个故事,他叫

“西线无战事”;再比如,captain发现了海上漂浮的幸存者,对手下

说,用点想象力,把他们招过来,手下很为难,结果漂浮着的幸存者看到了

“绿野仙踪”的莫斯代码……

被人捅了两刀之后又被凶手送往医院,是不是该继续恨他?大约我们说

了都不算,因为我们都没有经历过置死地而后生,那种死里逃生的幸福也因

此无从体验。当然BBC也借英国人的口表达了这一情感:他(captain)真

是个牛逼轰轰的好人,最好这混蛋当初没他妈的轰我们。

作为结束语,胡扯一下美国人。英剧从来不吝啬对美国人的嘲讽和挖

苦,这次也不例外。如果说片里的英国军官是人渣的代表,那么片里的美国

飞行员就是傻×的代表,BBC从不忘在抖家丑时顺带踩一脚美国人,不管美

国人是啥心态作为中国人的围观者我看得很欢乐。同时好奇一下,BBC在这

里如此地捧德贬美,是不是英国民众实在看老美很不爽于是要另结盟友呢?

唔,我无故想起了央视对国民党逐年升温的讨好之意……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21:1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19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戴九履一
下一篇:Logoff
标签:莫斯代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