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课内阅读1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
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
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
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
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
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
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
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
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
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
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2分)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洒脱)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襟飘带舞)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
(寂静)——(热闹)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3分)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
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很辽阔。(2分)
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2分)说明牧
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6、“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
中看出了什么?(3分)参考答案: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
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画出句
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3分)可以换成:
自由或无拘无束等表示行动自如的词语。
8、“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
速,猛烈。“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④);“疾
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④)。(2分)
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
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3分)参考答案:
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意思
答对即可)
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
什么?做什么呢?(4分)(自由发挥)
《草原》课内阅读2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
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
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xuàn√)染,不用墨线勾
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既使人(惊叹√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
下低吟(yín√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
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4分)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奇丽(美丽、奇特)愉快(快乐、愉悦)舒服(舒适)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一碧
千里和翠色欲流。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郁郁苍苍
和苍翠欲滴。(2分)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
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只用绿色
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1分)
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绿毯上的白色大花。想象
一下,羊群在草原上海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海中的点点白
帆。或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珍珠。或碧绿的湖面
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意思答对即可)。(3分)
8、“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B、数量词C、专一D、
满,全(3分)
“一碧千里”的“一”应取D解释;“一模一样”的
“一”应取A解释;“高歌一曲”的“一”应取B解释
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天空、平
地、小丘、羊群和牛马或骏马和大牛,写出了草原辽阔、碧
绿的特点。(3分)
10、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
描写草原自然风光美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
的精神美。(2分)
11、“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2分)
参考答案: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1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3
分)(自由发挥)
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
分)答:在这个自然段中,我最喜欢这句话“(自己自由
选自己喜欢的话)”,因为这句话(写喜欢的理由,比如是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之类的。)意
思相近答对即可,主要是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
《草原》课内阅读3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
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
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
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
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
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
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到()顺序写的。(1分)
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
表现出这个特点?(1分)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
彩?(1分)
4、画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白色的大花指
()。(2分)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
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1分)
6、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1分)
7、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
么?(1分)
8、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9、一碧千里的意思是:(1分)
参考答案:
1、由景及人的顺序写的。
2、文中写出草原的绿。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柔美,旧
乡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
流,轻轻流入云际。
3、写草原的景色: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绿毯
绿色渲染
4、四面都是绿的,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是指
白色的大花
5、在这境界里,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
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骏马和牛这些实际的事物来联想的。
6、作者来到了草原上。
7、都是描写绿色的景物。
8、即使又既又
9、一碧千里: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本文形容草原的
无边无际非常广阔。
《草原》课内阅读4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
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
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
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
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
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
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
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
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
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
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
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扩号里。
疾(1)疾病(2)痛苦(3)痛恨(4)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疾恶如愁()疾风知劲草()疾苦()
2、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5、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画出句
子。
6、读读画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7、这段主要写了()
8、文中的“玻璃的带子”指(),写出了河的()特
点,破折号表示(),最后的感叹号表达了()。文中的“像
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彩虹”形容(),读了这
句话让我们体会到()。
9、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
什么?做什么呢?
《草原》课内阅读5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
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
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
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
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青翠欲滴,轻轻流入云际。这
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
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
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
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
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
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
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
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
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
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
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
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
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
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
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
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
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
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
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
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
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
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
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
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
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
话斜阳!
课文回顾。本文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依次描写了
草原的_______和蒙古族人民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场面,
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________的深厚情谊,抒发了作者时祖
国河山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案:事情发展美丽风光热情迎客
主客饮酒联欢团结友好无限热爱
《草原》课内阅读6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
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
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
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
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
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平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
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
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
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
话斜阳!
1.“也不知怎的”可以换成一个四字词语:
2.结合选文写出蒙古族同胞招待客人的风俗习惯:
3.展开想象,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答案1.不知不觉;2.喝奶茶、吃奶豆腐、手抓羊肉、
敬酒、唱民歌。3.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
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这一望无际
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
知不觉”:意思是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2.本题考查
的是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文
中“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
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概
括即可。3.本题考查的是对关键句子的理解以及语言组
织、表达能力。“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
自老舍的《草原》。全诗:内蒙东部纪游陈旗草原二首之
二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
举杯切切莫相忘。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蒙
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课内阅读7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
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
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
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
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渲”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
应查()部。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绿色
渲染和翠色欲流。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颜色青
翠和辽阔碧绿。
4、文中“翠色欲流”的“欲”字在字典里有四个解释:
①欲望;②想要;③需要;④将要。在这里应该是第
()种解释。(2分)
5、默读选段,你肯定感触很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作者此时的心情,然后用这个词造句。这个词是:舒服。造
句:。
6、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7、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
“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答:突出了草原
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
样让人赏心悦目。
8、“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这种境界”,指
的是作者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
9、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答:它们可能在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
生活得无忧无虑。它们可能在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
鲜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真令我们心向往之。它们可
能在回味着眼前的美景: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
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们就生活在这幅画中!
10、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是从(上)到(下)。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9:1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1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