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死亡是生命的缺憾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要探索人生的意义,就一定要体会生命的价值。
的确,正本清源,生命的完整是指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不断追求和实
现,而生命的遗憾即是由于一个生命的价值无法继续实现带来的缺失和
遗憾。今天我们讨论死亡是生命的完整还是遗憾的标准就在于死亡到底
是促进了还是阻碍的生命价值的实现。首先,从个人角度来看,死亡阻
碍了个体本身生命的延续和价值的实现。一方面,生命本身蕴含着无限
的可能和机遇,于是使人对生命价值产生无穷的设想和憧憬,另一方面
由于死亡的存在,每个人的生命注定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矛
盾使得死亡成为了世世代代多少生命永恒的缺憾!年轻的我们也许还无
法真切的体验这一点,于是台湾仁德医护学校首创死亡体验课程,让学
生体验写遗嘱、穿寿衣、拍遗照、入殓、封棺、掩埋的过程。学生们均
表示,躺下棺木那一刻,想到很多事情还没做完,感觉非常的遗憾,开
始重新审视生命。陆游在临死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沉
重感叹透过历史的尘埃仍在我们耳边回荡,康熙王朝片尾曲“我真的还想
再活五百年”的豪迈呼唤至今还记忆犹新,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壮志未
酬,多少生命终结于死亡这样的缺憾!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死亡是
生命的缺憾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影响上。人具有社会属性,总是处于一定
的社会关系中,死亡不可避免的也成为了我们的亲人、朋友、爱人的生命
的缺憾。最后,从价值角度来看。我们今天说死亡是生命的缺憾绝不是
鼓吹死亡的可怕和恐怖,而是希望大家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正是由于生
命如此短暂,死亡随时有可能降临使得青春、爱情、梦想、憧憬、希望
2
种种美好付之一炬,我们才更要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书写无限的
精彩!当明天早晨,生命中新的一束阳光温暖地照在你的脸上时,愿我们
每个人都能把握住它,享受生命的美好!综上,我方坚持认为,死亡是
生命的缺憾,谢谢!
生命的本质是机体内同化、异化过程这一对矛盾的不断运动;而死亡则是
这一对矛盾的终止。比较婉转的说法:风去楼空、天妒英才,天子死:
崩,也叫“驾崩”、雅称:辞世、与世长辞、辞去人世、呜呼哀哉未成年
人死:夭、夭折敬爱的人死了(褒义词):逝世、去世、长逝、溘然长
逝一命呜呼如果是生命的缺憾,那是不是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缺憾,世界
上根本就没有完整的生命多惨啊!人终有一死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
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痛苦和死亡是
生命的一部分。抛弃它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哈夫洛克·埃利斯人
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当然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
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正方觉得,人死不能复生,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什么恨此生余志未了,
诸如此类的,就是少见有人活得不耐烦了,多得是滋滋有味或是意气风发
的,要是挂了,当然是遗憾多多。反方的想法更简单,啥叫完整,有始有
终,就是完整。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就是再使劲,也带不走一
片云彩。挂了,就完整了呗。不是说双方说的不对。而是恰恰相反,双方
说的实在太对了。无比正确以至于让我觉得……这废话连篇的我来听干
3
吗?谁不知道挂了会遗憾?谁不知道挂了就完蛋?双方辩手准备了一个
国庆假期,话上一个晚上,就是为了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这些三岁孩童都知
道的道理么?但偏偏还有那么多辩论赛,那么多辩手,就爱说这个。因为
“铁立论”,因为“逻辑缜密”,因为“永远正确”。重要的是——因为能赢比赛!
可是,那又怎样?这是一个讨论对于死亡的价值观的辩题。作为观众而非
辩手的角度来看比赛,我更希望听到的,是一方告诉我,为什么死亡不是
生命的完整,而另一方可以告诉我,为什么死亡不是生命的遗憾。因为这
才有趣,才有启发,才有让我放弃做网申或是刷题目或是去下盘围棋打几
副桥牌而来听比赛的动力。不要怕有争议,因为从古至今,所有伟大的辩
论,莫不是具有伟大的争议。有争议,才有意义。不是胜利的意义,而是
自我思考,自我修养的意义。因为,最应当在乎的,是你自己。
在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遗憾,虽没几人喜欢,但
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它又是生命历程中的小小插曲,它可入心,在偌大
的心灵世界里自由飞翔。它可以是美好的回忆,也可以是痛苦的煎熬,它
带给人的是对生命更多、更深刻的感悟。遗憾是一种凄惨的美,一种破碎
的美,没有经历过遗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因为它,人世间的真善美
才能显现;因为它,生命才值得去回味。
世上美好的东西总是很多,一个人不可能全部得到,不必说割舍不下
什么,在一个个熟悉的画面里,凋零着各种各样的枫叶:洗却铅华后的暗
伤,等待过后的绝望。有过遗憾的人,必定是深切感觉到痛苦的人,这样
的人真实的活过,演绎过至真至纯的情感,令人感慨,令人惋惜。如果没
4
有遗憾,又怎能懂得珍惜?如果不是遗憾,又怎会那么刻骨铭心地记住一
个人?有了遗憾,才有了可以回忆的片段,才有了令一生也无法忘怀的东
西。聚散离合,甘心也好,不情愿也罢,生活一直都是一个任人想象的谜,
因为不知道最终的谜底,也只能一直走下去。
懂得了遗憾,也就懂得了人生。人生之路,不一定总是阳光灿烂的午
后,也会有阴霭重重的傍晚;不一定总是平坦的大道,也会有阻挡前去的
河流和荒芜人烟的沙漠;不一定总是明媚的笑脸,也会有无言的泪水。
懂得了遗憾,也就懂得了人生。没有完美的生活,也没有完美的人生,
遗憾和残缺随时都会存在,穿越岁月的风雨,发觉失去的东西很珍贵,没
有得到的东西同样珍贵,但世间最珍贵的还是把握住今天,珍惜这似水年
华,即使将来容颜不在,至少还可以说:我有遗憾,但遗憾后,我把握住
了曾经拥有的,我今生无怨无悔
死亡是生命的完整
今天我方辩题为“死亡是生命的完整”首先,众所周知,生命便是生灵,
是茫茫宇宙中具有生命体特征的事物,尤其以万物之灵——人类为代表。
可以说,生命是宇宙的奇迹。而死亡呢?“死亡是生命最好的发明”这句
话想来大家也并不陌生。也就是说,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不论从哲学
上还是现实上,死亡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便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
只有有了死亡,生命才是完整的形式,不论对人类对植物对动物,对所
有的生命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生命,才是一个纯粹的生命。其次,遗憾
是什么?遗憾便是因未能称心如愿所带来的惋惜。因此,我们不否认死亡
5
会给生命带来遗憾,因为遗憾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将生命与非生命
相区别的标准之一是什么呢?便是完整与圆满了。一个事物出现缺憾,
既是是这个事物的遗憾,也是这个事物的不完整。而对于生命来说,生
命中出现遗憾,才是生命的完整。试问,谁的生命不会出现遗憾?就
算有,如此“圆满”之生命,是不是才会缺少遗憾这一七情六欲之一的灌
溉,是不是才是不完整的生命呢?如此看来,正因为死亡会带来遗憾,
所以死亡便是生命的完整了。再者,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对社会、对
人类的贡献。一个人死后,如若社会认为此人是可以继续做出贡献的,那
么社会便已经肯定了此人已经做出的贡献,这一生命的价值已经得到体
现,那么在死亡时,对于这个生命来说,它便已经完整了。另外,社会的
发展是无限的,所以社会的需求是无限的,对某个生命的贡献需求亦是
无限的。但是,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即使做出再多的贡献,社会仍
会认为你所做不足,如此看来,即使是永生之人,也定会最终被社会认
定为遗憾,如此,何不痛快死之,给生命一个完整呢?最后,对方既然
认为死亡是生命的遗憾,那么为生命不留遗憾,是否便要永生呢?而在永
生的过程中,难道不会有新的遗憾产生么?就算能够弥补遗憾,那么不
可弥补的遗憾又何去何从呢?若能永恒做出贡献也罢,只会为自己带来
遗憾。只怕那些浪费社会资源之生命只会在永生中为社会、为世界带来
更大的遗憾。所以没有死亡的生命,才是遗憾之生命。综上,我方观点
想来已显而易见了,死亡是生命的完整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19:0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13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