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魏
第1页共8页
小学语文《燕子》课堂教学实录
一、分组呈现课文中的生词,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晕、杆”;分
组出现“乌黑光亮的羽毛”等一连串结构相同的词组,重点指导读出词
组的重音、节奏,感受课文语言的清爽优美。
二、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读完一个自然
段就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内容。重点指导学生练习概括第二自然
段的内容:先逐句朗读,确定主要意思,理解“赶集”;再归纳出两个
方面的意思:春天的景物、燕子归来;最终概括出这段的主要意思:小
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了。
三、是怎样把燕子各种不同的美〔外形之美、飞行与停留时的姿态
之美〕描写出来的?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细致地体会抓住燕
子的特点,用了优美的词语来描写外形之美。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其
他段落,要求“专心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描写的美是很独特的。
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片段回放】
师:谁能看着板书,用一句话连起来概括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生:先写了燕子的外形,然后写小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了,它
在赶来的路上飞行的样子和它飞倦了休息的姿态。
师:假如老师就写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篇文章给你看,你喜爱看
吗?
生:不喜爱,因为太简洁了。
生:不喜爱,因为不生动。小燕子飞行很生动的。
生:太单调了。
师:这篇课文把燕子的外形,春天的景色,飞行及停留时的姿态
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很有情趣。下面我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感受一
下。
生:〔自由朗读课文。〕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魏
第2页共8页
师:你们感觉到燕子的外形怎么样?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乌黑光亮。
师:黑得光亮了,你觉得它黑得美吗?
生:似乎有点美。
师:外形美!那春天的景色呢?
生:迷人。
生:美!
师:飞行的姿态?
生:美!
师:停留时的姿态?
生:美!
师:你心里的味道?
生:美!〔众笑〕
师:你看,多美啊!外形美的,春光美的,飞行姿态美的,休息时
的姿态也是美的。假如就用一个“美”来概括,你,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是怎样把燕子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的,让我们感受到那么
具体生动形象的呢?先看第一自然段的外形之美。
生:〔齐读〕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美轻快的翅膀,加上
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智的小燕子。
师:我们平常只留意写了什么,很少留意它是怎么写的。如今你
要用眼睛去发觉他是怎么写的?
生:用了“乌黑光亮”,“俊美轻快”,“剪刀似的”,还有“活
泼机智”这些词语概括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师:他留意了这些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词语特殊优美。
生:他写燕子身上每一样东西都是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各不相
同。
师:燕子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写了吗?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魏
第3页共8页
生: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还写了尾巴,然后再是整体。
师:一只燕子还有头,有眼睛,有爪子,为什么不把这些也写下来
呢?
生:他是抓住特点来写的,所以不是每样都写。
师:对啦!这就是抓住特点。样样都写就显得很啰嗦。一啰嗦还美
吗?
生:不美了!
师:所以我们说,写一个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
点来写。比方说薛老师,你看看我的外貌,可以抓住哪些特点来写啊?
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用了四个词,“瘦高个,骆驼背,小脑袋,大
板牙”。
生:〔大笑〕
师:抓住了几个特点啊?
生:四个。
师:形象吗?
生:形象。
师:美吗?
生:不美。〔众大笑〕
师:怎么就不美呢?
生:写得很好玩。
师:不美但是很好玩。感谢。〔生笑〕这叫抓住特点。写燕子不
但抓住了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的美。美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那些形容
的词语。我们来读读,怎么形容它的羽毛啊,翅膀啊,尾巴啊。〔师
出示词组,生跟读。〕
生:乌黑光亮的羽毛,俊美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
智的
小燕子。
师:你看,它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来形容,假如写成“黑乎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魏
第4页共8页
乎的羽毛”,还美吗?
生:〔摇头〕不美了!
师:同样写黑,“黑乎乎”用在这里就不美了。“剪刀似的尾巴”
美的,“树杈似的尾巴”美吗?
生:〔笑〕不美!
师:所以你不但要抓住特点,还要用优美的词语来形容、来描写,
词语有多美,你描写的形象就有多美!〔板书:用词优美〕读一下。
生:用词优美。
师:同样写薛老师,假如这样一改,你觉得美不美?“高高瘦瘦的
个子,微微有点驼的后背,小小的脑袋,两颗兔牙总想出人头地。”
生〔大笑〕
师:形象吗?
生:形象!
师:所以,用优美的词语来形容、来描写特别重要。好,我们一起
来读一读它抓住特点,用优美的词语所描写的燕子。
生:〔齐读第一段。〕
师:你还要留意这些词语的结构,什么的什么,什么的什么,字
数都是差不多相等,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读起来很有节奏,你看!
〔师范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也便于背诵。你能背吗?
生:能!
师:好,自己练习背背看。〔生练习背诵,师巡察。〕
师:能背的同学举举手看。(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
视。)
师:老师也能背。听好,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看看老师能
不能背下来,好吗?〔师示范背诵,有意漏了“小”字。〕
生:是“小燕子”!
师:漏了这个“小”,没关系吧?
生:要紧!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魏
第5页共8页
师:谁说要紧的?
生:因为漏了那个“小”就不行爱了。
师:“小家伙”可爱吗?
生:可爱!
师:“家伙”可爱吗?
生:〔笑〕不行爱!
师:“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鬼”可爱吗?
生:〔大笑〕不行爱!
师:“珍宝”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珍宝”可爱吗?
生:更可爱!
师:这个“小”字表达了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宠爱。
师:好。如今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背一背可爱的小燕子。
生:〔很有感情地齐背。〕
师:你看,课文抓住燕子的特点,用了优美的词语来写燕子的外
形之美的。课文中还有这样优美的词语,请你轻轻地读一读第二、三、
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它描写的美是很独特的,
看看它是怎么写的?用笔把它划下来,体会一下。
【教者感言】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
言文字,培育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阅读课,则侧重于指导学
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既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正确
地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我们绝大部分的阅读课,重在指导学生理解
课文的思想内容,试图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带动语文能力的培育,走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魏
第6页共8页
的是“带着学生感悟课文”的路子。尽管“感悟课文”的过程中也涉及
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基本上徘徊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样
写有什么妙处”这样的问题上,仍未走出“跟着课文内容跑”的圈子。
于是,阅读课教着教着就变成了课文内容写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一会
儿上成了科普课,一会儿上成了品德课,一会儿又上成了“四不像”的
课,从模模糊糊变成了糊里糊涂。
我以为必需“让语文课清楚起来”,把阅读课的重心转移到语文学
问、语文能力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其中的语文学问,进而通过相应的
语文实践,形成并进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
“带着学生学语文〔学学问长能力〕”的路子。“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阅读课就是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清楚明了的语文学问,进展学
生的语文智能。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具有语文的专业特点,学生就能学
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表达语文课堂教学鲜亮的成长性。必需指出的
是,这里的语文学问,包含四个方面,借用皮连生教授关于学问维度的
分类,可以表述为:事实性学问,概念性学问,程序性学问,反省学
问。其中“程序性学问”,就是学习语文的诸多方法和运用策略的学
问,如阅读散文的方法、概括文意的方法等。学问是能力的基础,但
学问绝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尽管
在编入教材时经过了编者的改动,缺少了原著独有的文学韵味。这样
的经典作品,往往蕴藏着“语言的隐秘”,即语文学问、语言规律,
也蕴藏着“情意的魅力”,即思想的力量、情感的熏陶。教学这样的
经典作品,到底重在语言学习,还是重在文学阅读?抑或两者兼顾?
而一堂语文课的时间却是一个常数,不允许我们面面俱到,也不允许
我们就一篇课文教几个轮回。我以为,经典的作品,花一个星期甚至
两个星期的语文课,从不同的角度教出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获得多方
面的学问与进展,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至少比走马观花似的教学
要有效得多。而在目前教学的常态下,我以为小学阅读教学有别于中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魏
第7页共8页
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教学,首要的还是应当聚焦在语言文字上,教得
清楚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这是一个任务。在此过程中,适时打
开文学阅读的大门,教得丰富一些,灵动一些,精彩一些,乃是一种境
界。
基于上述观点,我将《燕子》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四项:1.学习课
文中的生字词,联系生活或课文语境理解意思,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
关键字词所表达的特
定情意。2.练习概括段意,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在教师
指导下,初步感受燕子的优美形象及优美的词句。4.练习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对应这四项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板块的教学
活动: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9个生词及多音字“晕、杆”;指导朗读6
个定中词组,把握重音及体会节奏之美,为学生朗读课文定下轻快的基
调。2.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抓
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法,精确概括第2自然段的意思,进而把握
课文的主要内容。3.朗读,初步感受燕子的外形之美、春光之美、飞
行及停留之美;围绕“是怎么写出外形之美”,引导学生从“抓住特
点、用词优美”两个角度理解表达方法与语言形式,通过“置换比较”、
“对比朗读”感受4个定中词组的排列结构及节奏音韵之美,通过“故
漏法”领会“小”字的独特意蕴及表达规律。4.从“怎么写”的角度,
探究其他段落语言形式的表达规律,加深对“抓住特点、用词优美”
这一表达方法的理解与体会,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运用“关键
词”记忆法练习背诵课文段落。实际教学中,我所教的和学生所学的
基本一致,集中在:认读生字词;练习概括;发觉“抓住事物特点,
用优美的词语描述”的表达方法;朗读背诵,积累语言素材。而这些
教学内容,正切合了语文课程标准3—4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源于教
材文本,又经过教师的提炼与重组,适合该学段学生的语文学习。
需要作学理探究的是:1.所教的这些语文内容是否科学?比方“抓
住特点、用词优美”这个学问点,表述是否科学?到底属于写作学的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魏
第8页共8页
学问,还是词汇学的学问,或者是语音学、朗读学的学问?2.所教的这
些语文内容是否为学生所需?比方“抓住句与句的联系”的概括法是否
已经在这之前学习过?为何肯定要在这篇课文中学习?根据是什么?
假如需要学习,学生是否已经把握了?3.所教的这些语文内容在一个小
时〔或两个课时〕之内完成,是否显得庞杂?有否精简的必要?……对
教学内容的不断追问,可以让我们教得更清楚一点,也更有底气一点!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17:37: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09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