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励志⼩故事⽂字_历史⼩故事短篇
每⼀个历史⼈物⾝上都有独特的魅⼒,在历史的长河⾥留下属于他们⾃⼰的印记。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古代历史励志
⼩故事⽂字,供⼤家参考。
历史励志⼩故事1
朱仪和他的咏梅词
朱仪,南宋初年曾任秘书少监,中书舍⼈,著有三部著作,爱好诗词,但流传⾄今的词只有三⾸。
相传朱仪⼗⼋岁时,正是当时北宋末年歌舞升平的时代,⼀次他与朋友聚会时,写了⼀⾸⼩词:
流⽔泠泠,断桥横路梅枝桠。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璧青钱,欲买春⽆价。归来也,风吹平野,⼀点⾹随马。
后来,这⾸词被名词⼈朱敦儒看到了,惊奇、赞赏不已,就抄在扇⼦上,带在⾝边。有⼀次,名僧惠洪看到朱敦儒扇⼦上
抄写的这⾸词,询问从何⽽来,朱敦儒便实情相告,是⼗⼋岁朱仪作的。于是,他们就同去拜会朱仪的⽗亲朱载。朱载吟完
词,⼀幅梅景跃于眼前:⼀株株梅花⽣长在清流淙淙的溪⽔边,断桥旁。花瓣像雪⽚似的飘飞,恰如⼀幅江南春景图画。游春
赏梅⼈归来,梅风吹平野,⼀缕缕梅花清⾹随马⽽⾏。真可谓余⾹袅袅,其味⽆穷。词的境界清雅,赏梅⼈⼼胸⾼洁,读来令
⼈⼼旷神怡。朱载马上把朱仪叫到跟前,批评道:“年轻⼈读书,应当多留意经史,为何写这样的⼩词呢?”表⾯上,朱载是责
备⼉⼦,但内⼼,也不得不为⼉⼦的才华所折服。
想⼀想:这⾸咏梅词所描写的景⾊多么美好!⼩朋友你喜欢梅花吗?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妈妈,好吗?
历史励志⼩故事2
刘备招亲
唐朝诗⼈吕温写了⼀⾸吟咏三国古迹的七绝,讲述了“赔了夫⼈⼜折兵”的历史故事。
刘郎浦⼝号
吴蜀成婚此⽔浔,明珠步障幄黄⾦。
谁将⼀⼥轻天下,欲换刘郎⿍峙⼼。
刘郎浦,地名,在今湖北⽯⾸县。⼝号,随⼝吟诗之意。浔,⽔边,此指长江边。步障,贵族出⾏时⽤以遮蔽风尘的布
幕。
诗意为,吴国孙权的妹妹和蜀国的刘备在这⾥的⽔边成亲,夫⼈的步障上缀满了珍珠,帷帐上也都装饰着黄⾦。谁能为了
⼀个⼥⼈就不要江⼭?孙权和周瑜想⽤⼀个⼥⼦去换刘备三分天下的决⼼,那怎么可能呢?
故事的缘起是三国时期刘备久借东吴的荆州不还,东吴很着急。正在此时,听说刘备的夫⼈去世了,于是东吴都督周瑜
便⽣⼀计,让吴主孙权将妹妹假意许配给刘备,待刘备到东吴之后加以囚禁,当作⼈质换回荆州。便派吕范到荆州提婚,诸葛
亮已识破此计,嘱咐刘备带赵⼦龙放⼼去东吴招亲。刘备到东吴之后先去见乔国⽼,说明招亲之事,并在城中⼤肆宣传,百姓
也就都知道了招亲之事。乔国⽼⼜向吴主孙权的母亲表⽰祝贺。吴国太原不知此事,叫来孙权将其斥责⼀番。后在⽢露寺见到
刘备,⼤喜,定下了这门亲事,并让⼆⼈尽快成亲。周瑜⼜与孙权商定⽤声⾊游乐使刘备乐不思蜀,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刘
备与孙夫⼈按诸葛亮的安排逃回荆州,⼀路上⼏经周折,最后到了刘郎浦,幸有诸葛亮带船早早来迎接,并在路上设埋伏,打
败了周瑜派来追赶的吴国兵马。最后蜀国⼠兵齐声⼤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折兵!”周瑜听后想:“吾计不成有何⾯
⽬去见吴侯!”⼤叫⼀声,⾦疮迸裂,倒于船上。⽽“赔了夫⼈⼜折兵”、“刘备借荆州——有借⽆还”却成了我国民间常⽤的俗语
和歇后语。
想⼀想: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由此可见,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朋友,你对故事有什么样的理解?有什么想法?讲
出来和⼤家⼀起分享。
历史励志⼩故事3
安得⼴厦千万间
唐朝诗⼈杜甫晚年的⽣活⼗分窘迫和凄凉,年⽼体衰的他来到成都西郊,在浣花溪畔盖了⼀座草屋,算是他和家⼈的栖
息之处。
⼀个秋天的午后,天陰下来了。突然⼜刮起⼤风,草屋上⼀层层的茅草被卷上天空,有的飞过溪⽔,洒落在岸边;有的挂
在树梢,随风摇曳;有的落到⽔塘,沉⼊⽔底。杜甫拄着拐杖,眼巴巴地看着⼤风逞凶,⽆可奈何。这时⼀群孩⼦抓起地上的
茅草,追追打打,跑⼊⽵林。
杜甫急得连声呼叫:“别把草拿⾛啊,我还得补屋顶呐!”可顽⽪的孩⼦们谁也不理睬他,越跑越远,转眼就没有了踪影。
杜甫⽓喘吁吁地在后⾯追赶,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们跑掉了。
风渐渐停了,天上布满乌云。当夜,下起了瓢泼⼤⾬。杜甫被⼤⾬惊醒,看着哗哗漏⾬的茅草屋,可怜的⽼⼈冻得瑟瑟
发抖,⼀点办法也没有。⼩⼉⼦缩在潮湿的旧棉被⾥,熟睡中⼜伸胳膊⼜蹬腿,棉被⾥⼦也给踢破了。外⾯⼤⾬倾盆,屋⾥滴
滴答答,破被⼦怎么挡得住寒⽓呢?杜甫⼀声声地叹息,⽆法⼊睡,⼼想,普天之下还有多少⼈像我⼀样在挨冻受苦呢?诗⼈
含着热泪吟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描述了⾃⼰的凄凉⽣活,他⼤声疾呼:
安得⼴厦千万间,
⼤庇天下寒⼠俱欢颜,
风⾬不动安如⼭?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诗中写到,何时会有⼤房屋千千万万间,让天底下⽣活贫困的⼈们住进去,快乐的⽣活,风⾬袭来,房⼦像⼭⼀样纹丝不
动?哎!什么时候眼前能见到这些梦寐以求的⼤房⼦啊,如果是这样,我就是在这破房⼦⾥冻死也⼼⽢!
直到今天,诗⼈杜甫那⼀⼼为天下⼈着想的⾼尚情操,强烈的⼈民情⼀直在激荡着读者的⼼弦,感⼈⾄深,动⼈⼼魄,因
⽽杜甫被尊称为“诗圣”。
想⼀想:听完故事,⼩朋友,你是否能体会到故事主⼈翁的艰难处境?是不是更为他那博⼤的⼼胸所感召?从中你还受到
什么启⽰?
历史励志⼩故事4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朝词⼈宋⼦京,曾经与欧陽修⼀同修《新唐书》。他⾮常爱读张先的词。张先写词很喜欢雕琢字句,追求⼀种朦胧之
美,读来⾮常有韵味。有⼈对他的词评价极⾼,认为是“古今⼀⼤转折”。当宋⼦京读到张先的《天仙⼦》中“云破⽉来花弄
影”⼀句,更是赞不绝⼝,⼼想难怪⼈们都称张先为“‘云破⽉来花弄影’郎中”呢。说来凑巧,⼀天晚上,张先读宋⼦京的《⽟楼
春》词,读到佳处便连连称妙,特别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他拍案叫绝,⼼想何不称呼宋⼦京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
书”呢?
⼀天,宋⼦京去拜访张先。进门后,他就叫⼈通报“尚书想见‘云破⽉来花弄影’郎中。”“来者是不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
书?”张先在屏风后⼤声地问。宋⼦京听了⼗分⾼兴,忙说:“是,是。”张先出来迎接,并设宴款待。
席间,两⼈谈诗论⽂,⼗分投机。张先赞赏地说:“尚书的⼀个‘闹’字把红杏争妍⽃奇,鸟⼉啁啾鸣叫,百花竞相怒放都写
出来了。不知您当时是怎么想出来的?”尚书道:“⼈⽣在世,艰苦创业,娱乐的时间是很少的。那天有机会同友⼈去游玩,我
们⼀边摇船,⼀边戏⽔,来到杨柳如烟、红杏满枝的东城。我们在鸟语花⾹、蜂飞蝶舞之中饮酒赋诗,纵情说笑,好不热闹!
当时我吟了《⽟楼春》词:
东城渐觉风光好,馎(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长恨欢娱少,肯爱千⾦轻⼀笑?
为君持酒劝斜陽,且向花间留晚照。”
皱,即绉纱,⽤来形容⽔的波纹。闹,热闹,浓盛。浮⽣;飘浮不定的短暂⼈⽣。肯爱千⾦轻⼀笑,怎么肯爱惜⾦钱财富
⽽轻视欢乐的⽣活呢?词的上⽚写春天的绚丽景⾊有独到之处,⼀个“闹”字点染得极为⽣动、形象。相⽐之下,下⽚则写得⼀
般化,为追求享乐的庸俗之笔。
想⼀想:故事听完了,这⾸词你喜欢吗?你还听说过或者看过谁的词?你最喜欢谁的词呢?还喜欢哪些读物?
历史励志⼩故事5
李⽩初⼊长安的传说
据记载,唐⽞宗曾三次下诏书召李⽩进京。李⽩认为实现⾃⼰理想的机会来了。⾮常⾼兴,有七⾔古诗《南陵别⼉童⼊
京》可以作证。诗的最后两句为:“仰天⼤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意思是说,临出门时仰天⼤笑,我哪⾥是那种默默⽆
闻在草野之间过⼀辈⼦的⼈呢?到京城之后,开始李⽩的确受到皇帝格外的礼遇。
⽽在民间⼀直流传的关于李⽩初⼊长安的传说,却是极富有传奇⾊彩。
李⽩到长安准备参加进⼠考试时在长安遇到⼤诗⼈贺知章,两⼈成为好友。为了能使李⽩考中,⾝为⾼官的贺知章还专
门找主考杨国忠与太监⾼⼒⼠说情。不想⼀向贪赃枉法的杨与⾼认为贺知章⼀定是得了好处之后来做⼈的情,于是记下了李⽩
的名字。等到李⽩交卷,杨国忠便拿笔将卷⼦⼀涂说:“这样的⽂章也来考试,其⼈只能给我磨墨。”⾼⼒⼠接着骂道:“磨墨也
不配,只能给我脱靴。”李⽩听到后⽓急⽽归,只好暂住贺知章处。
⼀天,贺知章回来后闷闷不乐,李⽩问其缘由。原来是渤海国派使者送来国书⼀封,其中⽂字奇特,满朝官员⽆⼈能识。
皇帝很⽣⽓,若三天之内⽆⼈能认出,在朝官员⼀律罢职。李⽩听后便说这有何难,只可惜我⼀介布⾐不能见驾。贺知章奏请
皇帝,于是⽞宗赐李⽩五品官进见。李⽩到了朝廷之上,很流利地翻译了番⽂的意思:唐朝要割让若⼲城池给渤海国,否则,
他们将起兵来攻打唐朝。官员们听后都很紧张,议论纷纷。李⽩对⽞宗说,此事不难,只要我写⼀封回信,保证渤海国归服。
⽞宗⼤喜,赐李⽩坐,命⼈送上⽂房四宝,让李⽩即刻复信。李⽩这时突然跪在⽞宗⾯前乘势说:“⾂前应试,遭右相杨国
忠、太监⾼⼒⼠侮辱,神⽓不旺。今⾂代皇帝起草诏书,⾮⽐寻常,乞圣旨命杨国忠磨墨、⾼⼒⼠脱靴,以⽰宠异,也使外邦
使者不敢轻视。”⽞宗正值⽤⼈之际,便满⼝应承,下命⼀⼀照办。李⽩⽴即⽤番⽂写成诏书,交使者带回。使者出宫后偷偷
问贺知章:“写诏书的是谁,竟能使右相磨墨,太监脱靴?”知章答道:“李学⼠是天上的谪仙,偶来⼈世,宰相、太尉怎能相
⽐?”番使⼤惊⽽回,渤海国从此⾂服于唐朝。
想⼀想:⼤诗⼈李⽩你⼀定不陌⽣吧?是不是很早就会背诵他的许多诗了?这个故事让你是不是更多⼀点了解这位“诗圣”了
呢?
历史励志⼩故事6
李绅与惜粮诗
唐朝诗⼈李绅,出⽣在⼀个贫困的家庭⾥,他从⼩没了⽗亲,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为了让他读书学习,⽇夜操劳,他
也⾮常懂事,放学就帮妈妈⼲农活,所以,他⾮常了解农民收获庄稼的⾟苦。
李绅成年后就告别母亲到长安拜访名师。六⽉⾥的江南,太陽像个⼤⽕球,把⼤地烤得滚烫滚烫。树上的蝉⼉吱吱地叫个
不停。稻⽥⾥,农民们光着脊背,弯着腰,两⼿在⽔中不停地摸索着拔去杂草,太陽晒得他们油⿊的脊背闪闪发亮。这样⾟勤
劳动的情景李绅早已熟悉了,可是今天他看得特别感动。他⼼想:“我要进城求学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民们⾟勤的劳作,
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才有了⼈们餐桌上的⽩⽶饭啊!”为了让⾃⼰不要忘本,也为了让后⼈珍惜农民的劳动,珍惜粮⾷,李绅
写成《悯农⼆⾸》:
春种⼀粒粟,秋收万颗⼦。
四海⽆闲⽥,农夫犹饿死。
锄⽲⽇当午,汗滴⽲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
到长安后,他⽴即把这《悯农⼆⾸》送给诗⼈吕温,请求指教。吕温读后,⼗分激动,他赞扬李绅:“只有关⼼百姓疾苦
的⼈,才写得出这样的诗。关⼼百姓的⼈,是应该做宰相的啊!”李绅晚年确实做了宰相。李绅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
导者之⼀,⽽且是新乐府的实践者。他写有新题乐府⼆⼗⾸。
元稹赞道:“雅有所谓,不虚为⽂。”所谓“不虚为⽂”,应“⽂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作”。只可惜他写的新题乐府⼆⼗
⾸已失传。所幸的是⾜以体现“不虚为⽂”精神的《悯农⼆⾸》诗被⼈们世代传诵着。
想⼀想:这《悯农⼆⾸》中的⼀⾸你⼀定已经背的滚⽠烂熟了,可是它的产⽣过程你是不是刚刚才知道呢?现在是不是对
诗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呢?
历史励志⼩故事7
李清照夫妇赛词趣事
李清照,号易安居⼠,是宋代最杰出的⼥词⼈,善鉴赏⾦⽯书画。出⾝于书⾹门第的她,⼗岁时嫁给了⾦⽯专家赵明诚,
夫妇俩志同道合,恩恩爱爱,令⼈羡慕。
由于李清照夫妇情投意合,志趣⾼雅,⽇常⽣活中填词作画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乐趣。⼀次,赵明诚外出公⼲。当时正值
重陽佳节,李清照⼗分思念外地的丈夫,便提笔写了《醉花陰》⼀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兽。佳节⼜重陽,⽟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盈油。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黄花瘦!
词委婉含蓄,把⼀个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妇⼈之多愁善感的⼼绪表达得淋漓尽致。独处的寂寞,浓浓的薄雾,惹起她⽆限
离愁别绪,她独⾃躺在纱帐⾥,枕着瓷枕,丈夫不在⾝边,她⾝凉了,⼼也凉了。这⾸词写了她⼀整天的⽣活,以对漫长的
时间和凉凉的秋意的感受,传达对丈夫的思念。
赵明诚收到妻⼦寄来的词后,⼗分叹赏,⾃愧不如,却⼜不服输,他想尽办法要胜过妻⼦。于是,他闭门谢客,废寝忘⾷
三天三夜,写出了五⼗⾸词。他将李清照的词夹在其中,请友⼈陆德夫鉴赏。陆品味再三,说只有三句写得好:“莫道不消
魂,帘卷西风,⼈⽐黄花瘦!”⽽这三句正是李清照写的。赵明诚终于⼼服⼝服了。
想⼀想:⼩朋友,当你听完这个故事时,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他们俩个⼈居然⽐赛写诗,通过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些
什么?故事让你有哪些收获?再问问妈妈。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8:52: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0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