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测实用公式
一、一般公式
1、不同反射体的回波声压比
(1)平底孔对大平底:Δ=20lg(πX
B
Φ2/2λX
f
2)dB
用途:用于以底波方式调整超声波探伤起始灵敏度和评定缺陷的当量大小,式中X
B
为
大平底声程(探测到工件地面的工件厚度);X
f
为平底孔声程(即缺陷的埋藏深度);Φ为
预定探测灵敏度所规定的平底孔直径;λ为所用频率超声波在被检工件材料中的波长。在按
照大声程调整探伤起始灵敏度时,设X
B
=X
f
,则公式简化为Δ=20lg(πΦ2/2λX
f
),即将
直探头良好地耦合在探测面上,调整仪器的增益,使工件地面的第一次回波高度达到满屏上
的某一刻度(例如50%),然后按公式计算所得到的dB值提高仪器的定量增益。在探伤过程
中发现有缺陷回波高度超过预定的满屏刻度(例如上面预定的50%)时,可根据将该回波
高度降到预定刻度所需的ΔdB值和缺陷埋藏深度,按照公式计算出Φ当量值,即缺陷的当
量值。
(2)球孔对大平底:Δ=20lg(dX
B
/2X
f
2)dBd为当量球孔直径,用途同上。
(3)长横孔对大平底:Δ=10lg(ψX
B
2/2X
f
3)dBψ为当量长横孔直径,用途同上。
(4)短横孔对大平底:Δ=10lg(L2ψX
B
2/λX
f
4)dBψ为当量短横孔直径,L为短横
孔长度,用途同上。
(5)平底孔对平底孔:Δ=40lg(Φ
1
X
2
/Φ
2
X
1
)dB两个不同声程、不同直径的平
底孔回波声压比,用分贝表示。
用途:在探伤中,一般把调整探伤起始灵敏度时设定的一定声程X
2
和一定直径的平底
孔Φ
2
作为基准,通过缺陷回波与基准回波高度分贝差(由探伤仪定)和缺陷埋藏深度X
1
计算出缺陷的平底孔当量大小Φ
1
,注意Δ的正负值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在以上规定时
负值表示缺陷比基准平底孔当量小,反之则大。
(6)球孔对球孔:Δ=20lg(d
1
X
2
2/d
2
X
1
2)dB两个不同直径不同声程的球孔回
波声压比,用途同上。
(7)长横孔对长横孔:Δ=10lg(ψ
1
X
2
3/ψ
2
X
1
3)dB两个不同声程不同直径的长横孔
回波声压比,用途同上。
(8)短横孔对短横孔:Δ=10lg(ψ
1
X
2
4/ψ
2
X
1
4)dB两个不同声程不同直径、长度相
同的短横孔回波声压比,用途同上。
(9)大平底对大平底:Δ=20lg(X
2
/X
1
)dB一般用于验证被检工件材质衰减
状况。
回波幅度比:Δ=20lg(H
2
/H
1
)dB以回波幅度法探伤时,将缺陷回波高度与基准波高
之间的幅度差异转换成以分贝表示两个幅度高度的差异
(10)大平底对凸圆柱底面:Δ=10lg(R/r)dBR为圆柱外径,r为圆柱内径;计算
得到的ΔdB值应是相当于大平底时的曲面补偿值,显然这是正值—凸底面的反射发散需要
补偿,见示意图1
图1
(11)大平底对凹圆柱底面:Δ=10lg(r/R)dBR为圆柱外径,r为圆柱内径;计算得
到的ΔdB值应是相当于大平底时的曲面补偿值,显然这是负值—凹底面的反射汇聚需要反
补偿,见示意图2
图2
2、纵波圆形晶片的有效直径D
e
D
e
=097.0
4
D
f
NC
e
f
e
为回波频率;0D为晶片名义直径;N为近场区长度;C为材料中的声速。在超声换能器
中,晶片自身的边沿效应以及由于周边被固定,因此实际发生振动发射声波的区域称为有效
区域,对于圆形晶片则称为有效直径。
3、声束的指向性
圆形晶片的声束指向性:零扩散角θ
0
≈70λ/D
e
方形晶片的声束指向性:零扩散角θ
0
≈57λ/a(a为晶片边长)
比声束轴线声压低3dB的对应点构成的声束之扩散角:θ
-3dB
≈29λ/D
e
与θ
-3dB
≈25λ/a
4、综合衰减系数测量
X≥3N时,α={(Bm-Bn)-20lg(m/n)-(m-n)(一次往返损失)/{2(m-n)X}dB/mm
X<3N时,α={(Bm-Bn)-(m-n)(一次往返损失)/{2(m-n)X}dB/mm
注:为消除波导效应的影响,要求被测材料厚度X、探测面横向尺寸H和L应满足
H、L≥0.65X
5、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2
2
2
2
1
1
1
1
1
1
1
sinsinsinsinsinsin1
S
S
L
L
S
S
S
S
L
L
L
L
CCCC
1L--纵波入射角1L--横波入射角1S--纵波反射角1S--横波反射角2L--纵波折射角
2S--横波折射角
第一临界角:αⅠ=arcsin(C
L1
/C
L2
)
第二临界角:αⅡ=arcsin(C
L1
/C
S2
)
C
L1
为第一介质纵波声速C
L2
为第二介质纵波声速C
S2
为第二介质横波声速
6、瑞利波入射角
α
R
=arcsin(C
L1
/C
R
)≥arcsin(C
L1
/C
S2
)
在有机玻璃-钢界面的情况下,通常取α
R
为67~72°
7、横波、纵波和瑞利波在同一材料中的声速差异
钢:C
S
≈0.55C
L
C
R
≈0.92C
S
铝:C
S
≈0.49C
L
C
R
≈0.93C
S
二、绘制AVG曲线面板的计算公式
1、标准化距离:A=X/N
0
(X-距离;N
0
-近场长度)
2、标准化缺陷(当量):G=Φ/D
0
(Φ-平底孔直径;D
0
-圆形晶片直径)
3、底波振幅曲线:V
B
=20plgB/p
0
=20lg(π/2A)
(p-底面回破声压;B-工件厚度;p
0
-初始声压;A-晶片面积)
4、平底孔回波振幅:VΦ=20lg(p
f
/p
0
)=20lg(π2G2/A2)(p
f
-距离x处的回波声压)
5、绘制曲线面板时,最大测距上满刻度H
B
的比例系数:K=H
B
/(π/2A)
三、横波探伤中的几何关系
21KYS
21K
K
SX
21
1
K
SY
K=tgββ-折射角
直射法x
1
=Ky
1
y
1
=x
1
/K
一次反射法x
2
=Ky
2
’y
2
=2t-y
2
’=2t-s
2
cosβ
二次反射法x
3
=Ky
3
’y
3
=y
3
’-2t
见图3分析:
图3
四、横波探伤中的晶片有效直径与近场
横波探伤中的晶片有效直径D
e
e
e
A
DD2
cos
cos
0
式中D
0
-晶片的名义直径;A
e
—晶片有效面积;A
e
=(cosβ/cosα)A(A为晶片的实
际直径)。
横波探伤中的近场区长度N为:N=A
e
/πλ式中N-总近场长度;λ-工件中的波长;
A
e
–晶片的有效面积。
在工件中的近场:N
A
=N-S
2
,S
2
为有效位置,S
2
=(C
S2
/C
L1
)S
1
,C
S2
为第二介质横波速
度;C
L1
为第一介质纵波速度。如图4所示:
图4
图5
五、棒材探伤中的应用公式
1、棒材周面径向纵波接触法探测
适合采用
2
2
2
lg20
f
B
X
X
dB
,以底波方式调整探伤起始灵敏度检测棒材的情况,其条件
应满足:棒材直径ψ≥3.7N;单晶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应为:D2/2≤ψ。
2、棒材周面弦向横波法探伤
一般有接触法和水浸法两种
①接触法:
如图所示,探头斜楔块匹配面磨制方法:先
在纸上按欲探伤棒材直径画圆,作一直径延
长线从C点引出至A点,长度为a,垂直此
直径过A点作垂线长为b,连接B和C,则
BC为预定入射角时的声束轴线,然后将有
机玻璃透明楔块置于图上,使纸上的声束轴
线与探头声轴线重合(或使声轴线通过斜探
头中心并垂直于斜面),透过斜楔块描出应磨
去的圆弧部分。然后,先在砂轮机上粗磨至
接近规定轮廓,再在比棒材名义直径小1毫
米的专用圆棒(或将与探伤棒材同直径的棒
材试块端头直径车削掉1毫米)--因为下面
要使用的刚玉砂布厚度一般是1毫米左右,
在此位置平整地铺垫上0#或1#刚玉砂布用
手工细磨成型。
b=a·tgα=arcsin[(C
L
/C
S
)·sinβ]
②水浸法:
采用的水浸探头发射的声束应是会聚(聚
焦)的。
棒材横波水浸法探伤的最大检查深度(径向
深度)为:
h=R[1-(C
S
/C水)·sinα]=R[1-(C
S
/C
L
)]
式中:α—第一临界角;R—棒材的半径
水浸探头偏心距的调整:
α=arcsin[(C水/C
S
)·sinβ]
由于α=θ,X/R=sinθ=sinα
所以:偏心距X=R·sinα=R·[(C水/C
S
)·sinβ]
注:β一般多取45°,故在接触法时,有机
玻璃斜楔块入射角对钢为37°左右,对钛
合金为37.5°左右;水浸法时的偏心距对钢
约为0.32R(mm),对钛合金约为0.33R
(mm)。
六、管材的周面弦向横波探伤
1、满足t/D≤0.5[1-(C
S2
/C
L2
)]的管材:
C
S2
、C
L2
分别为管材的纵波与横波速度,D
为管材外径,t为管材壁厚
(1)接触法:见右图,探头斜楔块的磨制
与棒材要求相同,入射角应满足:
sin-1(C
L1
/C
L2
)<α<sin-1(C
L1
r/C
S2
R)
式中:C
L1
为斜楔块的纵波速度。
(2)水浸法:见图6,使用点聚焦或线聚焦
探头。
偏心距要求:
(C水R/C
L2
)≤X≤(C水r/C
S2
)
在水-钢界面情况下,偏心距为0.253R≤X
≤0.461rX=R(C水/C
S
)sinβ
其中:
sinα=[1-(2t/D)](C
L1
/C
S2
)=2X/D=X/R;
sinβ=[1-(2t/d)]=(C
S2
/C
L1
)sinα
最佳水层厚度:22XRFH
式中:F为探头水中焦距,此时焦点落在与声
轴线垂直的通过圆心的水平直径上。
自动化管材水浸法探伤的重复频率要求:
f重=2πRnK/D
式中:R-管材的外径;n-探头与管材相对转速
(转/min);D-有效声束宽度或螺距;K-系数,
与报警、记录等辅助装置有关,通常取2以上
(包括2在内)。
图6
2、满足t/D≥0.5[1-(C
S2
/C
L2
)]的管材(厚壁管):采用纵-横-纵波法,见下图所示
七、板材探伤
1、中厚板的单直探头水浸法探伤
水层厚度≥C水t/C
L
(一般水浸探伤要求)式中:C
L
--板材纵波速度;t--板厚;C水--水中声
速
当采用:
一次重合法探伤时有:H=C水t/C
L
二次重合法探伤时有:H=2C水t/C
L
三次重合法探伤时有:H=3C水t/C
L
四次重合法探伤时有:H=4C水t/C
L
。。。。。。
2、薄板的兰姆波探伤
①激发兰姆波的条件:仪器有足够高的发射功率和足够宽的发射脉冲;仪器工作频率范
围在0.6-10MHz;探伤压电晶片最好采用矩形晶片,且短边与板面平行,长边至少为板厚的
7-10倍,以利于入射波束与反射波束充分重叠干涉形成兰姆波。
②兰姆波模式的选择:
[1]入射角的选择:用可变角探头实际调试,采用被检板材端面反射回波幅度高、前沿
陡峭、传播速度快的兰姆波入射角。
[2]波型鉴定:在示波屏上观察兰姆波的特征—板端回波在探头前后移动时是连续移动
的(横波则是跳跃式移动的);声程越大,距离越远,波形包络越宽(横波不变宽);入射角
变化时声速发生变化(横波速度不变);将回波展宽时可见兰姆波是一个规则的中间高、两
边低的包络(横波可分离成单个、各自独立的来自板端棱角的回波)。
波速鉴别法:如下图所示
将探头如图左放置,观察板端回波的
位置,然后放到厚度为原板材厚度两倍的
试板上(如图左),此时因板厚改变使频
率×板厚关系变化,兰姆波的速度将改
变,因而板端回波位置变化(一般为消
失),而横波速度不会因板厚改变而变化,
在薄板上的声程相差不大,故其板端回波
仍基本上在原来位置。
[3]模式鉴定:利用频率与板厚乘积关系,在相应材料的相速度曲线图上查出相速度,
按下式求出相应入射角:
sinα=C
L
/C
P
式中:C
L
--斜楔的纵波速度;C
P
--在板材中可激模式的相速度
注:有的相速度曲线图上已在纵坐标上直接标明入射角度。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8:4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0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