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运动
(1)参照物
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相对于这个
标准,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认为它是运动的;否则,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运动和静止
(1)由于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2)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平时所说物体是“运
动的”或“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3.机械运动的分类
(1)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
4.速度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可见,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
运动的快慢。
(2)公式:速度=
时间
路程
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可表示为:v=
t
s
(3)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取米,时间的一单位取秒,那么,由速度公式可以推出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符一号为m/s,读作米每秒。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时,符
号为Km/h,读作千米每时。
5.参照物的选取及有关物体运动方向的判断
(1)位置的变化判断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如果其方位发生了变化或距离发生了变化,则这个物体
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
(2)如果两个物体同向运动,以速度大的物体为参照物,则速度小的物体向相反方
向运动。
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通过的路程相同时,用运动时间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
短的物体运动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在运动时间相同时,用路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
越长的物体运动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运动得越慢。
(3)如果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等时,可运用速度公式直接求出速度来比较运动
的快慢或求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再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或求出在通过路程相同时
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7.速度的测量
由速度的v=
t
s
公式可知,要测量物体在通过某段路程的速度,必须测量出通过的路程
长短和所用时间多少这两个物理量。
物理实验中,常用刻度尺测物体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物体所用的时间。
8.利用匀速直线运动规律解答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
由v=
t
s
可得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s=vt。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
个恒量,所以物体通过的路程s跟运动时间t成正比,这是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运
动规律。运用该规律解题的一般思路是:
(l)确定研究的运动物体;
(2)分析所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比较复杂的问题画出物体运动过程示意图帮助分
析,用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使问题简单化;
(3)根据匀速运动规律s=vt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9.图表信息与s、v、t计算
(1)利用坐标图象给出相关条件,进行读图判断或计算。在计算时,要弄清横轴和
纵轴各表示什么量,找出对应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
(2)利用列车时刻表或乘车的车票给出相关条件,进行计算或选择。计算时要从中
找出两站之间的距离及运行时间。
(3)利用路边里程碑和速度表或手表给出相关条件进行计算。找出起点与终点距离
及运行时间或速度。
(4)利用回声或车轨撞击声进行计算。声音传播速度和列车轨道长均是常数。(V
声
=340m/s,L=12.5m)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14:58: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02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