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ms与s的换算

更新时间:2022-11-12 18:41:44 阅读: 评论:0

初三化学20道计算题质量守恒-遂读音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遇见爱情的利先生小说)

电导率与TDS的换算公式

电导率DD(ms/cm),可用如下公式折算成TDS(ppm)。

当DD<10ms/cm时,TDS(ppm)=0.5DD(ms/cm)

当DD=300-800ms/cm时,TDS(ppm)=0.55DD(ms/cm)

当DD=45,000-60,000ms/cm时,TDS(ppm)=0.70DD(ms/cm)

当DD=65,000-85,000ms/cm时,TDS(ppm)=0.75DD(ms/cm)

us/cm

电导率单位:西门子/厘米,1s/cm=1000ms/cm=1000000µs/cm

TDS:总溶解固体指水中全部溶质的总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的含量。

一般可用电导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的盐份,一般情况下,电导率越高,盐份

越高,TDS越高。在无机物中,除开溶解成离子状的成分外,还可能有呈分

子状的无机物。由于天然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以及呈分子状的无机物一般可以

不考虑,所以一般也把含盐量称为总溶解固体。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TDS=含盐量+有机物+分子态无机物

希望网友分析总结一下,谢谢

从定义上来看,溶解性总固体(TDS)确实包括溶解在水里的有机物,但其主要成

分还是钙、镁、钠、钾离子、碳酸离子、碳酸氢离子、氯离子、硫酸离子和硝

酸离子等无机成分,而TDS的测量原理实际上也是通过测量水的电导率从而间

接反映出TDS值。因此个人认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与TDS值并无太大的关系,

关键还是无机离子的量。

电导率测TDS只是一种懒惰的方法,没有太多科学根据,纯净水还有点用,污

水就完全不适合。

TDS就是水中溶解物质的总含量,包括钙镁离子、胶体、悬浮颗粒物、蛋白质、

病毒、细菌、微生物及尸体。

我们都知道纯净的水中含有的溶解性固体是很少的,一般只有零到几十毫克/升

左右。若水被污染或已经溶进许多可溶性物质后,其总固体的含量也就随着可

溶解物质增多而增多;而阿鸥公司提供的TDS测试仪可以将该项指标直接测量

出来,而且快捷、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把TDS测试仪的测试电极部分

插到被测试的水中,TDS测试仪立即就把水中的可溶解物质的量测定并显示出

来:也就是说TDS测试仪上显示的数字是指以离子状态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的含

量。这是因为水中绝大多数的无机化合物只以离子状态存在,所以可以用测试

仪通过测量水体的导电性,来间接测定溶解在水中离子状无机化合物的含量。

如果被测的水越纯,则在测量时,TDS测试仪上所显示数值越小,也就说明水中

含无机化合物和杂质成分就越少;显然含有其它杂质越多的水,在测试时TDS

值就越高。

TDS是水中溶解性固体物质的总含量,水样经过滤后,再蒸馏,剩下的固体成分,

其实TDS基本上表征了水中盐份高低TDS主要影响细菌的渗透压.

9000以内,对污泥活性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超过10000的话,就需要对污泥进行

驯化,使之逐步适应.不知道版主单位废水TDS在什么范围内,经过驯化后,TDS在

15000左右都没有什么问题的.

电导率与TDS之间对应参数表

电导率

(uS/cm)

TDS

(ppm)

电导率

(uS/cm)

TDS

(ppm)

电导率

(uS/cm)

TDS

(ppm)

0.10.07535.3650305.5

0.20.11.0

0.50.212558.8750352.5

1.00.515070.5800376.0

1.50.717582.3850399.5

2.00.9275129.3900423.0

2.51.2300141.0950446.5

5.02.4350164.51000470.0

104.7400188.01250587.5

157.0450211.51500705.0

209.4500235.01750822.5

2511.8550258.52000940.0

5023.5600282.025001175.0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8:4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60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其皆出于此乎
下一篇:亢长
标签:ms与s的换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