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与白话文比较教学
作者:何艳艳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3期
何艳艳
内容摘要:高中文言文与白话文是教学的主体,两者之间的教学有异同点,文言文是高中
教学中的瓶颈,而现代白话文同样不被学生重视。因此,有针对性地教学,对比两者之间的教
学,可以更好地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比较教学,可以更好地侧重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白话文比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
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
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而对白话文,即现代文体,则要求“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
类等多种文本。了解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恰当地表达文本的
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等”。因为目的不同,所以在教学上,两者之间略有不同。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数量不多,必修中共有十五篇典范的古文,而现代文所占比重略大。而
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我们可以浓缩为:文言文要求理解、掌握、运用。而对白话文的要求则
比较高。要求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更多的是体现学生自身素养的锻炼,因此,更多的实
践性的操作应该留给学生。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因为距离现代较为久远,因此很多上古时期的词汇学生知之甚少,
如果一段话中有两三句读不懂,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这里,教师的教法尤
为重要。王力先生所提出的学习古文的三种途径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总结出教授文言文应该使用的方法:
一.文言文注重音律、句读,有抑扬顿挫之美,教师在指导学生寻找各段的关键词之后,
可以将其串联,整体感知。此后当学生了解大意后,可以先指导背诵。教师示范,当然最好是
吟诵。因此,这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就比较高。当学生能感受这种音韵之美时,情感自然就呼之
欲出了。如《荆轲刺秦王》、《逍遥游》等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分外激烈、直露。学生在背
诵的基础上也能渐渐了解文章的大致含义了。因此,背诵是前提。
二.当学生能够部分甚至全篇背诵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当
然这里要贯穿四种方法:字形、相似句式、语境、联想。而在关键实词讲述中,要着重运用拆
字的方法讲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字的本义,这就需要《说文解字》等知识
的贯通。如在《陈情表》中,有“而刘夙婴疾病”一句,婴的解释为“缠绕”,当教师写出
“缨”这个通假意义的词时,学生就很能理解为何为“缠绕”之意了。再如《过秦论》中“秦
孝公据崤函之固”中,“据”的小篆字形为“像是一个人拿着拐杖靠在树上,因此其意为凭依、
倚仗。”因此,还原实词的原本形状就能大致了解这个词的基本含义。
因此,在文言文的讲述中,分析、理解是关键,而讲述仍然是一贯的用法,只是不再重复
翻译的讲述,而是理解、推敲的讲述。
文言文如此,现代白话文仍需要贯穿词汇、整体的感知理解,只是方向和力度有所不同。
高中阶段的现代文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因此文章的结构构思、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仍是教学
的关键。而和文言文不同的是现代文的理解较之白话文稍难。文言文我们只做理解、记忆,而
白话文则是在你能感知的话语的基础上再做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学生自身的素养要有所提高,
因此在教师的教法中,需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去思考、感悟、理解、走人课文、走出文本。因此
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我总结为三种方法:点拨法、引导法、评点法。
在点拨法的运用中,与文言文异曲同工,都需要在语境的理解中感受语言的情感。如《谈
中国诗》中“怀孕的静默”的理解。而在《咬文嚼字》《拿来主义》中,就需要教师逐渐地引
导,学生的思路才能明晰起来。而评点法的运用,古已有之。评点法可以让学生前后兼顾,使
得阅读能够留下足迹,这样不会顾此失彼。
但是,现代典范白话文仍未引起学生的关注,对于课文的理解及反馈式的仿写仍有模糊的
意识,我想,大概是由于我们讲述的太多,引导得太浅,评点得太粗的原因。相反的是,在文
言文的讲述中,可以略微实用。
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教学中,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之点,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总
结,才能有心得体会和感悟。
当然,对于高中阶段的文章,文言文和白话文都是教学的重点,作为古代与现代典范的文
体,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应在知识与技能及方法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指
导,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的标准,才能无愧于心。
(作者单位:陕西安康汉滨区恒口高级中学)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13:4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99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