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英语骂人的单词

更新时间:2022-12-07 11:58:33 阅读: 评论:0

无锡腾大教育待遇好吗-子奇治阿


2022年12月7日发(作者:武汉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

龙源期刊网

英美文化、英美思维与初中英语教学

作者:雷斌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7年第09期

摘要:文化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初中英语课堂中英美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学生英美

思维的培养。英语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意中西文化的比较,

积极创设良好的英美文化学习氛围,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为高质量的初中英语教学打下坚

实基础,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提供强大动力。

关键词:英美文化;中西文化差异;英美思维;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7)26-0032-04

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学家h在总结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三点:一是语

言表达了文化现实,二是语言体现了文化现实,三是语言象征了文化现实。[1]人类学家霍尔

教授也认为“语言学习并不仅仅是符号系统的解码,更为重要的是语言是文化价值以及社会行

为规范的传播者。”[2]可见,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学习语言,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就

不能领会其精髓。换言之,对于英语的学习,必须深刻领会英语背后的英美文化,熟悉英美国

家的历史、传统、习惯、习俗、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等,通过英美文化的学习,掌握其思维方

式,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英语这门语言。

一、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结构,它导致每个民族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种差

异。”[3]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

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谦逊和谐;英美文化则属于基督教海洋文化,商业气息浓重,注重个人

主义与个人价值,尊重个人权利和个人隐私。语言作为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思维方

式输出的结果。长期生活在儒家文化体系下的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如果对英美国家的历史

传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宗教信仰和风俗民情等缺乏了解,那么,我们所熟知的只是英语

的语言符号,而不知其内涵,在对外交往时就会产生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偏差。可以说,“缺乏

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了解,就无法用该国的语言表达思想。”[4]换言之,学习英语的过

程,同时也是学习英美文化、培养英美思维方式的过程,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和把握住这一语言

学习的核心要义,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都大有裨益。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知识融入与英美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的学校英语教育没有系统的或根本就没有告诉我们的学习者英国/美国(人)什么

样,其他外国人什么样、他们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行为处事准则、社会文化惯

龙源期刊网

例等等。”[5]当今社会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人们在一起交流与合作。作为沟通世界的桥

梁,英语语言技术技巧纵然不可或缺,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重视英美文化

知识的学习,领会和理解英美文化、英美价值观念及其背后的思维逻辑。初中生正处于英语学

习的初级阶段,对于新事物、新观念的吸收能力较强,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将英美文化融入其

中,让学生更早掌握英美文化及其思维方式,极大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为后

续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作为一门主干课程,除了在升学考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之外,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学生今后的人生规划。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价值观念与思维

方式的不同,在英语初学阶段,将英美文化知识融入英语教学课堂,不仅有利于提升英语学习

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避免在日常交往中由于文化禁忌、行为方式不同导致误解而引起不必要

的冲突。

近年来,学术界在语言学的研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众多语言学家将重点转向语言使用领

域,语言研究越来越精密和细化,相继出现了语用学、心理语言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一批新兴

子学科。新兴学科的出现和研究成果的不断出新,对既有的教学理论和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革

命性影响。广大的外语教学工作者意识到,只教会学生语法规则,拥有一定数量的单词和词组

与学好外语还相差甚远。学生娴熟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毫无障碍地参与英语交际活动,必须

理解其文化结构,因为“英语交际活动过程要受到相应的英美文化规则的制约,什么时候对谁

说什么话、怎么说都要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6]作为初中生和英语初学者,在英语课堂上学

习英美文化,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惯和习俗等内容,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英

语、使用英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说,大家思考问题要换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就是英

美思维,即运用英美文化作为背景的思维运用。换言之,就是换位思考。道格拉斯·布朗在其

《语言和语言教学的原则》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化”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种第二语言的使

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化”现象,运用一门外语,会产生更为严重的“文化化”现象,学习

外语产生的文化冲突要比在母语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形成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学习外

语,在任何时候都要换一种思维去理解异质文化中的人及其逻辑。[7]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当重点融入的英美文化内容

通常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一般包括交际性文化和知识性文化两类。交际性文化

主要是指相异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包括民族性的礼仪礼节等内容。而知识性文化则

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教育、宗教、习俗等知识。在

语言学教授Stern看来,“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应该聚焦在目的语言国家的人们身上,包

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8]根据初中英语的教学要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

重点融入以下文化内容:

(一)与语用相关的文化内容

龙源期刊网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造就了中西方文化性质的不同,在价值观念、道

德理念、社交礼仪等方面,中国与英美国家都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同样表现在语言的运用

上。“人们在交談中总是主动地,不假思索地遵循自己的说话方式,以此理解对方的话语和选

择应答方式,这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9]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将

英语最基本的语用文化融入其中,主要有:一是日常交往中的招呼语和问候语。中国人和朋友

见面打招呼,通常问“你吃了没有?”“你去哪儿?”,而对英美人士而言,去哪儿是个人私事,

属于隐私范畴,用不着别人干涉。“中国学生有时可讲出语音和语法上均无可挑剔的英语,但

内容却反映出中式思维或汉语表达方式,因而造成误会。”[10]故与英美人士相互问候最好从天

气、交通、兴趣爱好等话题切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二是人际交往中的称呼称谓。英美国家

崇尚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交往主体间的相互尊重与个性平等,等级观念薄弱。这种价值

观念表现在称呼和称谓语的使用上,就是可以晚辈对长辈可以直呼其名。一般而言,未婚女子

称Miss,已婚妇女称Mrs,婚姻状况不明的称Ms(女士)。对于有职称者,如教授可以叫

ProfessorSmith,即用头衔加姓名来称呼对方。而在中国,长辈、同辈和晚辈之间都有不同的

称谓体系,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往往是“不敬”“没礼貌”“不懂规矩”和“没修养”。三是人际交往

中的赞美和欣赏。在英美文化中,对他人的外在、衣着、服饰进行赞美,对别人能力和取得的

成就的欣赏都是十分普遍的,而被赞美和被欣赏者,一般会欣然接受,并以“Thankyou”作为

回应。而在中国,一个人赞美另外一个人并没那么容易,被赞美者也会很谦虚的说“哪里哪

里”“你更……”“你过奖了”等话语来回应。

(二)与语义相关的文化内容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字、词、短语和成语都有不同的语义,就英语学习而言,必须掌握单

词、词组、短语和谚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融入以下内容:

一是特有的英语词汇,如Christmas、cowboy、Americandream等。二是融入英美国家的节日

文化,如圣诞节、母亲节、感恩节等,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三是体现英美文化的习惯用

语和固定用语,这类用语类似于汉语中的成语典故。

(三)与语言禁忌相关的文化内容

学习英语还应当注意英语语言中的禁忌问题。一是骂人和诅咒用语,英美国家大多数人信

仰基督教,宗教文化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当中的很多粗话和诅咒用语与宗教用语

相关,如sonofbitch,JesusChrist等,与虔诚宗教人士交流时要特别注意。二是表示不雅的

词汇,如厕所,英美人士一般称作“rest”“bathroom”“ladies/men’sroom”,而不直接用“toliet”,

上厕所可用“toone’shands”。三是表示身体健康、病痛、死亡的词汇也在禁忌范围,如某人生

病了一般说“Hedoesn'tfeelwell”,而不用“Heisill”。去世用“begone”“passaway”“beno

more”,这一点与汉语类似。四是话题禁忌,英美人士注重个人隐私,交谈中不要提及年龄、

家庭、工资等问题。

四、英语课堂教学中英美文化融入的策略选择

龙源期刊网

(一)以教材为基础,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初中英语课堂的第一要义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

地理解英美国家人士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为学好英语服务,不能将英语课堂变成纯粹的英

美文化课。基于这一点,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初中英语教材和辅助材料,对课文中涉及

的相关文化内容进行充分挖掘。此外,利用好每一单元的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因为每一段对

话或者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或多或少与英美文化有关,教师要针对相关场景进行深度解读,加强

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师课前要做好材料搜集工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辅

助课堂教学。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将真实对话场景搬到教学课堂,教师在播放过程中

进行解释、说明和答疑,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

采用原版英美电影中的一个片段、一个场景,或者选择比较优秀的英语学习视频,如可根据需

要选择《走遍美国》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播放和讲解。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将英美国家人们的

日常生活直观展现出来,强化理解和记忆。

(三)注意中西文化差异,课堂上进行对比讲解

外语学习,实际上也是跨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初中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课标更

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应该努力摆脱课标和考点的桎梏,课堂上不断强调中西文化的差

异和英美文化的特质,课堂上遇到文化兴奋点时,应该即时讲解和互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如听力场景中,对话一方说工作很忙,无暇他顾,只能赶时间去吃麦当劳,这时教师可以给学

生讲述美国的快餐文化。

(四)积极创设良好的英美文化氛围

语言学习需要环境、需要氛围,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更多的条件,将学生置于浓厚的英美文

化氛围之中。如定时开设英语口语练习园地,举办班级英语演讲,讲英语小故事等,条件允许

的学校,可以开设模拟场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交际,然后教师进行点评。教师还可以组织学

生观看《Discovery》等英美纪录片和其他原声电影。

(五)教师要提高自身英美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国有句俗语“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教师,自己要有扎实的英美文化基础。很多教师都

意识到英美文化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将文化知识融入教学课堂却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教

师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师应该加强中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如多阅读

龙源期刊网

英美国家的历史、政治、宗教、文学等领域的著作,正确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成为两

种异质文化的解释者。

参考文献:

[1]geandCultur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p3.

[2]CultureGardencity,NewYork:AnchorPress,1976.

[3]geandlinguisticsChapter10,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

[4]刘金花.论英美文化与英语教学[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60.

[5]肖龙福,肖笛.外国英语学习者对外国文化的认知了解及态度状况——对我国英语教育

教学的反思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3,(5):50.

[6]黄瑞红.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34.

[7]plesof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Prentice-Hall,

oodCliffsN.J.1980.

[8]:OxfordUniversityPress,

1983,p173.

[9]高東军.论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知识导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1):124.

[10]程尽能.英美文化与英语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2):35.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11:5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94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区时
下一篇:关于红的诗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