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教学班级
一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知道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历史。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
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
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并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并从中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经文,熟读成诵;明白个人的行为准则要符合社会
发展的法则;要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知错能改。
教学难点体会经文承载的历史意义,明白以史为鉴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动画片《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学的历史朝代歌吗?谁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2、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夏、商、周的历史故事,那么根据历史朝代歌,接下来
我们将进入哪个朝代呢?那个朝代怎么样呢?(春秋战国乱悠悠)
3、过渡新授:对呀,春秋战国的确是乱,那时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等等很多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发生在这段历史上的故事,
好不好?
二、诵读感悟
2
1、初读正音。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辙、纲、坠、戈、说、
霸、赢、兼、楚莽、篡”。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名读,随时正音。
(5)全班齐读。
2、再读经文。
(1)学生赛读,比一比谁最准确、流利。
(2)开火车读,每人轮读一句,看哪列火车开的又快又准。
(3)小组赛读,看哪组读得最捧。
(4)师生拍手齐读。
3、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3)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4)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5)全班拍手齐背。
(6)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奖一个红太阳)。
三、理解经文
1、教师讲解这几句经文的大意。(ppt出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始皇嬴政、
西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的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直到秦始皇嬴政统一全国,才结束了当
时的纷乱。但秦朝比较苛政,皇位传到二世胡亥时,天下又开始大乱了,形成楚
汉相争的局面,汉高祖刘邦赢了后,他的帝王传到孝平帝时却被王莽篡夺了。可
见,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个人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于社会发展的法则,否则
就算赢了一时,最后也会以失败而告终的。
3、发生在那段时间的历史故事有很多,你们想听听吗?那老师就讲讲发生在春
秋五霸中楚庄王的故事吧!(播放动画《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3
4、同学们看了动画片,你们觉得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知错能改,善于接
受别人意见的人)
5、教师小结:楚庄王开始虽然贪玩、不理朝政,但他能改过,乐于接受他人的
意见,使自己日渐强大,这也是他最终成为霸主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同学们,
我们要向楚庄王学习,要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知错能改。
四、实践明理
1、PPT出示两个生活情景
(1)情景一:今天星期一,小明值日。下课铃一响,小明就背起书包走人,同
学们告诉他不应该偷懒,要打扫教室,小明也不听。结果第二天,同学们回到教
室,低头一看到处都是垃圾。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做呢?
(2)情景二:小军很调皮,每次出来做操都慢吞吞。他排队的时候,总是喜欢
动来动去,跟其他的同学讲话。后面的同学叫他排好,他也不听。整排队伍,从
他那里开始,就歪歪扭扭。体操做完后,老师就罚全班同学留下来,练习排队。
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这是谁造成的呢?如果你是小军,你怎样做呢?
2、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两个情景,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做错了,别人指
出来,我们应及时更正,否则就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五、小结升华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春秋五霸、还有战国七雄,知道了秦始皇嬴
政统一了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乱悠悠。
六、分享经文
1、把今天学习的经文背给家人听。
2、把今天听到的故事,说给身边的人听。
板书设计: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09:5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88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