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作者简介:111小布丁111
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近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
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
称,极富真情实感。代表作有散文《荷塘月色》《绿》《背影》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
我》,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文艺论著《新诗杂
话》《诗言志辨》等。
课文主题归纳: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
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
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
强烈情感。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作者运用排比、对比的手法引出问题:我们的
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初步抒发了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之
情。
第二部分(2~4):以“我”的生活为叙写内容,生动形象地描
写了时间的匆匆流逝。
第三部分(5):照应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
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课内词语:
空虚叹息徘徊
生字组词:
藏:隐藏埋藏暗藏藏书卧虎藏龙
挪:挪用挪动挪移挪步东揶西凑
徘:徘徊
徊:徘徊
蒸:蒸融蒸发蒸气蒸笼蒸馒头
多音字:
燕:yàn燕子yān燕国
藏:cáng埋藏zàng宝藏
禁:jīn不禁jìn禁止
散:sàn散步sǎn散漫
形近字:
藏(躲藏)臧(臧否)
挪(椰动)娜(婀娜)
徘(徘徊)排(安排)
近义词:
匆匆——匆忙确乎——的确
空虚——空乏挪移——挪动
觉察——发觉徘徊——彷徨
反义词:
匆匆——缓缓聪明——愚蠢
空虚——充实徘徊——果断
词语扩展:
“千~万~”式:
千门万户千言万语千山万水
千变万化千呼万唤千军万马
千秋万代千恩万谢千辛万苦
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千思万虑
ABB式:
头涔涔泪潸潸雾蒙蒙喜洋洋
泪汪汪湿淋淋笑盈盈明晃晃
懒洋洋沉甸甸金灿灿亮晶晶
香喷喷空荡荡
词语解释: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空虚】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
【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潸潸】形容流泪不止。
【挪移】挪动;移动。
【茫茫然】对事理全无所知。
【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凝然】精神凝聚。
【觉察】发觉;看出来。
【遮挽】遮挡,挽留。
【伶伶俐俐】聪明;灵活。
【叹息】叹气。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疑不决。③比喻事
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蒸融】蒸发。融解。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残存的迹象。
【游丝】蜘蛛等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赤裸裸】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形容毫无遮盖掩饰。
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
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
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
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
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
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
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
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
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
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
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每课一题:
问: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
写得如此感人?
答:因为作者在描述“时间流逝”时蕴含了深沉、真切、难以
抑制的情感。情感郁积深厚,便会很自然地诉诸笔端,再加上作者
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不可感的抽象事物变得具体
可感,甚至富有人情味,其描写自然真切感人。
课后习题答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名师指点】首先认真阅
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然后多读几遍,融
入自己的情感,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这篇抒情散文语言
清秀隽永,篇幅短小精悍,是积累语言的良好素材。应在熟读的基
础上,试着背诵全文。另外,还应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以便条理
清晰地进行背诵课文。
2.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出来读读,说说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习题参考答案】(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
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
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一连串的
发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
的深深留恋。(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
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
白走这一遭啊?”这三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
索,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文中
一连串的问句像一条线,在全文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
层层紧扣,深化了主题。
3.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
能写得如此感人?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课
文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
【习题参考答案】(1)作者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拟人
等多种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富有
感染力。(2)仿写示例: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
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学习的时候,日子从书本里流逝;发呆的时
候,日子从那美丽的风景中飘过;骑车的时候,日子从耳边呼呼的
风声中过去。
同步练习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泪(潸潸)
眼()绿()急()乐()
汗()白()笑()哭()
二、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
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
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
俐俐地从我身上()过,从我脚边()去了。等我睁开眼和
太阳再见,这算又()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
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过了。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仿照这
句话再写两个这样结构的句子。
的时候,日子从。
的时候,日子从。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这四个词表现了。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
参考答案:
一、眼(巴巴)绿(油油)急(匆匆)乐(呵呵)
汗(津津)白(茫茫)笑(吟吟)哭(啼啼)
二、1.——,;,;,。
2.排比略
3.跨飞溜闪时间在无声无息中快速流逝
4.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5.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09:4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88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