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袭怎么读

更新时间:2022-12-07 06:49:01 阅读: 评论:0

冲刺期中考试口号16字-10月开什么花


2022年12月7日发(作者:biocos)

第8卷第2期

2009年O4月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OE

Vo1.8 No.2

Apr.2009

・文学语言学研究・

叶燮的阅读思想:读什么和怎么读

邓心强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清初叶燮在写作诗学著作《原诗》时体现出的阅读经验、方法和策略等,对当今读者具有很强的启迪价值,值

得承传和借鉴。重视古书、继承传统,在阅读和品评中点面结合,既有面的整体摄入,又须有小切口的深入,精专与

广博相得益彰;视文本为有机的生命整体,在阅读中重视整体性的审美感知和反复“涵泳”;体察作家的内心世界与

创作心态;突破个人一己之经历与情感,将之升华为一种人类或群体普遍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叶燮;《原诗》;阅读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09)02—0059—03

《原诗》是清初诗学思想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文学批

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整部书的写作别具一

格,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和很鲜明的文体特点。长期以来,

学界多从本原论、创作论及美学、文化学等角度来研究《原

诗》,而对其阅读思想则少有开掘。叶燮是一位具有深厚

理论涵养和批判精神的学者,而他作为鉴赏家的敏锐眼光

和作为艺术家的细腻感受力,同样令人震撼。《沧浪诗话》

沉淀着叶燮的阅读经验,尤其是他在阐发思辨性的诗学思

想时所运用的阅读智慧,会给后世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

当今的阅读也具有极强的启迪意义。

、叶燮在阅读中娴熟地采用点面结合法,启示读者既

要有开阔的阅读范围、广博的作品积累,也要根据自己的兴

趣爱好、专业方向、工作特点等有的放矢,小切口深入,使专

与博有机结合,精与通相得益彰,方是一种上乘的策略。叶

燮以自己一生的阅读经历和体验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必要性

与可行性。此外,“面”的整体式阅读不仅指范围要广,经史

子集都要有所涉猎,同时也指对作品的整体感知。

《原诗》内、外篇共计四节,但几乎在每一节里叶燮都不

同程度地运用了细读法,都有对具体文本的细致鉴赏与解

读,这是“点”的体现。比如内篇上卷中对杜甫《乐游园》和

王羲之《兰亭集序》所包蕴的“胸襟”的细读;内篇下卷密集

地选取杜甫四句诗进行精心的解读.夕 篇上卷中,在第4节

选取杜甫数44句诗一一细读;外篇下卷第25节在分析“转

韵”妙处时,对杜甫《丹青引》剖析式细读等等。这些“点”的

阅读有几个共通点:一是都非常精准,所选之点都既有代表

性和说服力,体现了对“开一代诗风”的杜甫等人的推崇;二

是读得都很细致和深入,他逐字逐句不厌其烦地“显微镜”

观摩,这需要很精湛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可以说,对具体作

家作品——“点”的细读贯穿《原诗》全书始终,叶燮对名篇

秀句的品玩是贯穿全书诗学的一条红线,也极大地增强了

理论阐释的实践性,带给读者美的愉悦,在叶燮的导航中登

堂入室,尽领诗文之魅力。

叶燮经常显微镜般地挑出核心诗句和关键语词来“点”

读,其深入的鉴赏和到位的评析颇见功力,显示出叶燮作为

鉴赏家敏锐的眼光和洞察秋毫的能力来。“点”的选择有利

用阅读的深入和精专,能从诸多作家和作品中进行比较与

鉴别,发现各自的优劣长短。而“面”的打开,则需要宽广的

阅读视野,尽可能多地品鉴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不同风格

的作品,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从中提炼出自己的诗学观,

形成自己独到的品鉴要略;在《原诗》中叶燮整体性地感知,

与点的深入水乳交融。譬如内上日:

“建安、黄初之诗,大约敦厚而浑朴,中正而达情。一变

而为晋,如陆机之缠绵铺丽,左思之卓荦磅礴,各不同也。

其间屡变而为鲍照之逸俊,谢灵运之警秀,陶潜之淡远。又

如颜延之之藻缋,谢眺之高华,江淹之韶妩,庾信之清新。

此数予者,各不相师,成矫然自成一家,不肯沿袭前人以为

依傍,盖自六朝而已然矣。其间健者如何逊、如阴铿、如沈

炯、如薛道衡,差能自立。”

这里,叶燮通读了《诗经》之后几乎所有的名家,才对众

多涛人与诗风进行了精准的概括,在比较中见出各自的特

点。对于唐宋文学同样如此:

……势不能不变。小变于沈、宋、云、龙之间,而大变

于开元、天宝、高、岑、王、盂、李。此数人者,虽各有所因,而

实一一能为创。而集大成如杜甫,杰出如韩愈,专家如柳宗

元,如刘禹锡,如李贺,如李商隐,如陆龟蒙诸子,一一皆特

立兴起。其他弱者,则因循世运,随乎波流而不能振拔 所

谓唐人本色也。宋初诗袭唐人之旧,如徐铉、王禹僻辈,纯

是唐音。苏舜钦、梅尧臣出,始一大变,欧阳修亟称二人不

置。自后诸大家迭兴,所造各有极致。”

就唐宋六百余年间不同诗人变化的大、小与其才力、成

收稿日期:2009—03-06

作者简介:邓心强(1979一),男,湖北大悟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与古代文论、文艺学等。

・ 59 ・

邓心强/叶燮的阅读思想:读什么和怎么读

就等逐一进行了剖析,高屋建瓴,明察秋毫。这种“面”的整

体性通读,得益于他一生的辛勤实践。唯有如此,他才能立

足于开阔而客观的文学史视野,响亮地提出“诗之源流、本

未、正变、盛衰,互为循环”观。没有就先秦至魏晋乃至唐宋

千余年、历朝各代文学的总体性纵览和概观,没有毕生阅读

的前期积累,对不同时期前后变化(或承续或新创)的分析,

就不会有其机智犀利的批评和令人信服的结论,叶燮也不

可能在开篇数语就提出极富思辨性的诗学见解。

叶燮的阅读启示我们:一个人不论是出于自身喜好还

是专业深入、工作发展需要,只有在平时积累中逐一踩点式

地去展开阅读、广泛了解,才不会坐井观天,圄于一隅,这是

杂取、博收的一面;同时还应培养一种停(慢)下来,细读文

本的功夫,人得书中去,方解其中味,或在广博阅读作基础

后,专门针对某一家(如叶燮对杜甫之诗用力甚著)或某一

书点通细读,这是阅读中精、专的一面。“点”与“面”、“博”

与“专”始终是阅读中紧密关联的重要维度。

二、叶燮在阅读中重视对作品整体的感知,重视审美感

兴中反复的“涵泳”。他在品鉴中把文本视作一个有机的

生命体,反对肢解、陈规与死法,这种以身作则的阅读方法

也给读者某种启示:文学——不论是何种文体何类作品,从

来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生命体,任何局部的、零散的肢解

都会对美感造成撕裂破坏,整体性的感知、直觉式的领悟和

浑然一体的回昧是值得提倡的阅读法,尤其是对古典诗文。

叶燮不会象有的理论文章那样作纯粹概念的逻辑分析

和细节的抽取与罗列,“他没有把完整的审美意象肢解为几

条抽象的逻辑判断和推理”,采用的是在审美感兴中“涵

泳”反复的整体性鉴赏法:将意象作为一个活的整体,通过

反复涵泳,把握这个活泼泼的意象,把握它内部的血脉流通

(即审美感兴的内在“逻辑”)。如叶燮在提出“胸襟”观时集

中赏析了兰亭之集:

“时贵名流毕会,使时手为序,必极力铺写,谀美万端,

决无一语稍涉荒凉者。而义之此序,寥寥数语,托意于仰现

俯察,宇宙万汇,系之感忆,而极于死生之痛 则义之之胸

襟又何如也!”

这是一种活生生的、充满诗性的、整体性的鉴赏感知,

必须通过反复涵泳,设身处地,把自己置于诗人当时的境

地,才有该序超越了个体情感和时空之限而生发出对宇宙

生命感的苍茫之美的领略,也才有这番赏心悦目的美文,这

也迥异于那些停留在局部、对其字句引经据典发挥阐发的

“经传式”阅读法。

上引其踩点细读杜甫即整体性阅读法,原文曰:“无处

不发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念友朋、吊古人、怀远道。

凡欢愉忧愁离合今昔之感,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

达情,因情敷句。”他在概览了杜甫一生所有代表性诗作后,

以“胸襟”二字概括其特点,认为杜甫不论何种作品,都有

“触”有“情”。

叶燮读诗是一种兴来神会的、审美感兴式的阅读,他以

诗解诗(即诗性地解诗),而非“以学究之陋解诗”,他“以诗

人审美感兴中的端委为端委,从而把握贯通诗歌意象的内

・ 60・

在血脉”,“吟泳再三,而精义自见。”叶燮优美地传达出自

己的体悟,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给读者一种灵动的美感,

体现出他反对肢解,在整体涵泳中把握诗心、细读出神韵来

的阅读策略。 ,

在我们回顾当初语文教育时会惊人地发现,中学课堂

上经常采用详细划分层次或机械概括段意的阅读法,长期

成为一种惯用的模式,无视文学作品的整体性,采用剪刀手

式的分析法把许多活生生的名篇人为地肢解。其弊端El

显,迫使语文界一再地呼吁教学改革。而当今某些学院派

的品读文章,也存在过于受西方文论的影响,追时髦赶潮

流,唯恐落伍般地借鉴、引用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

批评阅读方法,割裂了作品全身的血脉,甚至无视作家的存

在,忽略作品的灵气和生机,这些都容易远离文本之美。每

一种批评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会给作品品鉴带来新的

启示,但运用过“度”走人极端,不区分对象而盲目套用,往

往会适得其反。叶燮整体性的阅读方式虽有浓厚的传统色

彩,融“知人论世”和“妙悟品鉴”于一炉,但此法用之千年,

在古典诗文中尤为适用。此外,叶燮的阅读还启示我们,既

要在平时规划好自己的阅读计划,尽可能广泛地接触不同

国别、时代、风格的作品,积极进行文本储备,久之自然发

酵。同时不要想当然地割裂作品的整体性,人为地肢解其

美感。

三、如何更深入地阅读作品,体会其中之昧,是读者最

为关心的话题。如果把作品比喻为罗马的城堡,那么阅读

方式则是不同条道路;作品是河的彼岸,则阅读策略是渡河

之浆。叶燮在阅读中成功采用假设替换法和身临其境法,

在比较中抵达文本的中心意蕴,在理解作家处境的同时也

对作品有了更深层的领悟。比如,他常常拈出其中的关键

词进行同类替换,比较其中的优劣,见出不同词句艺术效果

的高下,或者设想寻常的诗人(被叶燮称为“俗儒”)在面临

此种情景时可能如何构思立意和遣词造句,而具备才胆识

力的优秀诗人又是如何别出心裁、超凡脱俗的。叶燮在艺

术的把玩与品鉴中携手读者共同完成一次次审美之旅。

如细读“月傍九霄多”一句,他说:“从来言月者,只有言

圆缺、阎明暗、言升沉、言高下,未有言多少者。若俗儒,不

日月傍九霄明,则日月傍九霄高,以为景象真而使字切矣。

……”(内下)叶燮把寻常诗人可能形容“月”的众多情状和

词语一一进行了替换,来和杜甫所用“多”进行一番鲜明对

比,自然让读者从鉴别差异中发现其中的大不同,来体会这

里“多”字的妙处。叶燮在“点”读时经常采用同类替换法来

进行对比,他是在读者有了一番自己的自然感受之后,再言

简意赅地道出个中奥秘,并画龙点睛地作出评析。又如在

外篇上卷中,他挑选出杜甫之诗句,也是假设、替换性地“代

俗儒一一为之评析”,“若今人为之”,每句各会出现怎样的

情况,具备怎样的艺术效果,等等。这种替换性兼对比阅

读,鲜明表明叶燮对俗儒动辄摘句考证、坚守陈法、维诺常

规而不敢创新的鉴赏之风的批判和否定。

叶燮的阅读是非常精心和投入的,他不奢望长篇大论,

不苛求面面俱到,只是挑选出某篇诗中最出彩、最有代表性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的一句,就其中的关键语句“逐字论之”,他以其敏锐的艺术

感受力逐字进行鉴赏,细致入微又不乏真知灼见。叶燮用

实际行动启示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大可不必盲目地

追求速度,贪多求快。一边游览一边观赏风景的方式比较

可取,遇到紧要处或有疑处,不妨停留下来想想可否替换成

其它的语言来表达,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比较哪种更佳,

作家为何如此构思行文,这样有什么好处,其奥秘何在,等

等。阅读中这种自觉的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增强和品鉴水平

的提高都有很好的帮助,读者会在这种替换、假设中领略到

作品潜藏的深层魅力。

在阅读中要身临其境,贴心体察作家的内心世界与创

作心态,这样才能走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主题内涵

和思想感情。此外,叶燮在阅读中充分继承了传统“知人论

世”的鉴赏思想与路数,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新变倾向。“知

人论世”说是孟子诗学思想的体现。读其文必先“知其人”

且要“论其世”,要求欣赏和批评文学首先要了解作者的身

世、遭际与时代变迁,将文章视为一个活生生的整体,作

家一时代一社会是彼此关联的,叶燮并不是封闭式的对作

品进行细读,他将作品的构思、遣词及意蕴,与诗人的阅历

变迁、时代变幻等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的解读。

譬如分析《乐游园》时,叶燮结合杜甫的境遇和创作的

背景,切实体会诗人建功立业无望之时的困顿和失意,“身

在少年场中,功名事业,来日未苦短也,何有乎身世之感?”

细读“碧瓦初寒外”时,日“设身而处当时之境会”,等等,叶

燮真正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实现读者和作家的心灵同

构。这启示我们两点:一是平时尽可能多的阅读人物传记

或访谈、作家日记或回忆录等,以期对作家其人有全面的了

解,一旦把握好了作品创作的具体背景和时代范围,相对而

言就比较容易读懂作品的内涵。二是在阅读中多从写作者

的角度去揣摩材料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矛盾的制造和人物

的塑造和情感的抒发等,就会更加明了作家的写作初衷,读

懂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获得更深一层的理解。

四、阅读中需要突破个人一己的经历与情感,升华为一

种人类或群体普遍的审美体验,不可陷入个体式的情感体

验中。叶燮的阅读体现出其艺术追求,很有代表性。文学

作品固然是以作家的经历、体验和感受为基础,但又必须在

选择、加工和传达中,通过~己的个别性表现出时代的共通

性或人类的普遍性来,这种的作品才能感动人心,引发共

鸣,有较高的阅读价值。一味纠缠于琐屑的题材或个人的

细节等而不加升华与提升,就无法深入读者的内心。大凡

超越了时空的经典作品,必有其独特的阅读效应,这也是

《原诗》给读者的启发。

叶燮在鉴赏中贴近了作家写作之境,但同时还表现出

对诗文所蕴涵的关于宇宙、生命和人生情感的高度激赏。

上引叶燮细读杜甫《乐游园》时,他非常体谅35岁的杜甫在

屡次落第、求仕无望后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

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穷困生活,但杜甫并没有停留在个

人遭际的哀怨和命运打击的沉沦之中,“诗人一己落魄穷通

之叹,在杜甫的诗里,却表现为具有宇宙时空意识的悲叹。

这种悲叹以超越个人情感为特征,以情感的普适性为高度,

从而实现了诗歌的情感高下之分野。”叶燮浩叹和激赏杜

甫的这种情怀与胸襟,它超越了个体的遭际和情感,.实现了

艺术的飞跃。杜甫功名未就的穷途末路之感,在诗歌中被

形之为宇宙情感的苍茫,李晓峰博士认为:

“个人情感的失意,通过个人跻身于宇宙空间的浩瀚,

不仅写出了诗人的一己之悲凉,更重要的是,这种悲凉激起

了人类宇宙生命意识的苍凉,它以杜甫的个人情感为契机,

以超越或逃避这种情感为手段,熔铸了诗歌情感意义上的

人类宇宙生命意识的孤独,诗歌的苍茫之境,也因此而出。”

诚如闻一多评说陈子昂之诗,“是超乎形象之美,通乎

精神之变,深于人生契合,境界所以高绝。”若在阅读中以

之评论杜甫此诗的“年年人醉”,“独立苍茫”,可谓有异曲同

工之妙。因为“从化一己之悲,言天人共感,杜甫的孤独寂

寞就不是个人际遇的寥落,而是充斥着天人共感的宇宙生

命意识。”

前引叶燮阅读《兰亭集序》可见,王羲之笔下对时间流

逝性的悲哀,已远不止对时贵名流的无常之聚散。叶燮读

出,宇宙光华的生命易逝才是人类永久性的悲哀,序中透漏

出有限之生与无限之时的抗拒,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叶燮

论“胸襟”时对杜、王二人诗文的激赏和细读,也体现出对这

种艺术情感和境界的期待。

读者之忌讳在于逗留于作品的细枝末节和局部体验中

走不出来,没有学会去发散、扩展和联想。联系自己的人生

遭际和体验,多结合平素各种观感,多从社会、人类甚至哲

学的高度去思索,就会有全新的感受和收获。凡是伟大的

作品往往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一般和普遍的融合,所写

的情节和人物等若从枝节来看似乎只是个人的遭际和一己

的感受,但往往具有某种普遍性。这需要在阅读中主动去

升华,从人、人生和人性的角度去展开思索。

《原诗》蕴藏着丰富的阅读思想,叶燮畅谈诗学的同时,

流露、显示出许多宝贵的阅读经验,充分进行挖掘、继承并

在实践中多揣摩、常借鉴、勤应用,对信息时代的读者会大

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李爱华.叶燮《原诗》研究综述EJ3.湛江师范学院学

报,1997(4).

E23 魏中林,王晓顺.2O世’纪叶燮诗歌理论研究[J].内蒙

古社会科学,20Ol(1). 一

[3] 南华,叶燮《原诗》诗学思想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

报,2002(4).

[4] 李晓锋,叶燮《原诗》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

年博士论文.

责任编辑:石柏胜

・ 61 ・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06:4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80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袭怎么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