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作者:章雪颖
来源:《中国教师》2011年第05期
编者按:
2010年教师节,温总理在讲话中说:“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当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出
息,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事
业。”遵循总理讲话精神,《中国教师》将以“从中小学讲坛走出的杰出人物”为主线,展现这
些历史人物的中小学教师生涯对其本人终身成就的影响,与所有教师共勉。本期推出学界泰斗
蔡元培和艺术大师丰子恺。
他来自封建王朝,却是民主革命的开拓者;他出身科举,却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他既是一位儒雅的学者,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又是一个锐意改革的教育家,无论是中小学的
讲台还是大学的校园,都留下了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他就是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
蔡元培在少年时期饱读经史,后中进士,成为清朝翰林院修编;国家危亡之际,他又积极
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由绍兴中西学堂肇始踏上从教办学之路。他担任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
时,对封建教育进行改革,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之端。他执掌北大,使“思想自由,兼容
并包”成为人人传诵的北大精神。他着力筹建中央研究院,成为中国学术的最高研究机关。他
抱定“教育救国”“学术救国”的宗旨,毕生致力于中国的教育、文化和学术事业,在社会转型的
新旧交替之际作出了卓著的功绩。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毛泽东发来唁电,誉其为“学
界泰斗,人世楷模”。
弃翰林而从教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何谓文化》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城,其父曾为当地一家钱庄的经理,
在他11岁时,父亲去世,于是家道中落。幼年的蔡元培在家乡绍兴接受了严格而完整的旧式
教育。他儿时阅读《史记》《汉书》《困学纪闻》《文史通义》等书籍,并得到叔父的悉心指
导,到17岁中秀才后开始自由阅读,因为当时无力购买书籍,只得向叔父借阅。除继续阅读
龙源期刊网
儒家经典外,还随兴趣阅读了许多考据和辞章的书籍。蔡元培曾在绍兴藏书家徐友兰家中为其
校订所刻图书,因而得以博览徐家丰富的藏书。此后的几年间,蔡元培中进士、点翰林,26
岁便跻身封建知识分子的最高层成为翰林院编修。在翰林院任职的数年中,他除了阅读经、
史、子、集等古籍外,开始涉猎论述世界概况和翻译自外国的书籍报刊,如赫胥黎的《天演
论》及《日本史略》《日本新政考》《环游地球新录》等。他不仅探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还旁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等。阅读这些西方论著拓展了他的视野,也使他萌发了对西学的浓
厚兴趣。
也许是蔡元培的北大改革太为人乐道,以致许多人并不了解他的教育之路始于基础教育。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蔡元培在北京目睹了戊戌
变法发生、发展与失败的全过程,并根据自己数年的观察与体验,清楚地认识到清廷的政治改
革“无可希望”。他认为,中国积弊如此之深,不在根本上即从培养人才上着手,改变中国是不
可能的。于是,蔡元培毅然离开翰林院,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回到家乡浙江绍兴,以实践自己教
书育人启发民智的救国理想。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可以不要头衔弃官从教是需要相当的
勇气和胆识的。正如张寄谦所说:“纵观晚清数十年间,以翰林而毅然抛弃前程,背叛本阶
级,投身推翻清朝的革命,以后又能毕生坚持爱国事业的,仅蔡元培一人而已。”[1]1898年9
月的弃官南下,是蔡元培一生的转折点,他从旧式教育中脱离转而倡导教育改革,从封建科举
的士大夫转变成为民主革命家。
在回到南方的4年里,他在绍兴、上海等地先后创办和主持了7所新式学校。
回故乡后,蔡元培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就任绍兴中西学堂总理(即校长),这是他服务于新
式学校之始。这所学堂是乡绅们用地方公款设立的,按学生程度,分为三斋(大致如后来的高
小、初中、高中一年级)。蔡元培认为能否办好新式教育,教师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他付
出了十分的热忱与耐心遍访绍兴以及杭州等地的名流,并陆续聘请到了比较满意的教师。他聘
请马用锡、薛炳、马水巨等讲授哲学、文学和史学,杜亚泉、寿孝天等讲授数学及理科,胡道
南主持训育,这“在当时的绍兴,可为极一时之选”。绍兴中西学堂原有英、法两种外国语课
程,他又增设日语课,聘日本人到校任教。蔡元培还组织教师自编教材,以真正实现对传统教
育的改革。另外,还增设了西方自然科学课程。为使学生能进行自然科学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的效果,蔡元培设法购置了一批物理、化学仪器,动物、植物标本及矿物的教学教具。因为蔡
元培的到来,绍兴中西学堂培养出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生。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原国民政府
教育部长的蒋梦麟当年就曾是绍兴中西学堂的一名小学生,他不无感慨地回忆到:“我总算开
始接触西方知识了。我在中西学堂里首先学到的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是地圆学说,而我以前一向
认为地球是平的。”[2]
蔡元培对学堂学生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他曾手订《绍兴府学堂学友约》,并制定学堂授
课及作息时间表。如学生每天5点起床、盥洗,6点吃早饭,上午7点外语以及算学各班上
课……[3]他还撰拟《绍郡推广学堂议》,建议绍属八县筹款,在府城设高级、中级学堂各一
所,在各县各设初级学堂一所。他通过详细考察写成《浙江筹办学堂节略》,希望由绍兴开始
推广新式的学校教育。当绍兴中西学堂办得有声有色之时,蔡元培却因为支持教员中的新派而
龙源期刊网
引起旧派忌恨,旧派怂恿学堂堂董干涉校政,迫使他愤而辞职。辞去中西学堂职务后,蔡元培
一度担任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并受聘为诸暨丽泽书院院长。此外,他还去临安为绍兴侨农创建
小学。
1901年,蔡元培受上海南洋公学聘请前往任教。南洋公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创办
于1897年,当时设有上院(小学)、中院(中学)、师范院(专科)。这一年,新设特班,教授英
文、政治、理财等学科,学生将保送经济特科。蔡元培被聘为特班总教习,肩负指导学生的责
任。他亲自选定修学门类及每门应读的书目。门类分为政治、法律、外交、财政、经济、教
育、哲学、论理、伦理、文学、科学等。每一个学生自选一门或两门学科,按书目阅读,每日
需要写札记上交,并规定每月做一篇作文。蔡元培对学生的每篇札记、文章都亲自批改,他在
“日记及课文评语中,多提倡民权之说”。他每夜会召两三学生到他的起居室谈话,或发问,或
令其自述读书心得,或对时事谈论感想。全班42人,每人隔一天都需要听训话一次。蔡元培
要求学生通晓世界大势,学习外文,阅读外国书报。同时,鉴于“今后学人,领导社会、开发
群众、须长于言语”,又在同学中设立演讲会,要求学生认真练习演说,养成唤醒民智的能
力。这种活泼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当时特班的学生黄炎培回忆:“这种教育方法,
切合学生们的要求,蔡师语言态度的亲切、谦和,使每一个学生都心悦诚服。这些还影响到上
院其他各班和中院。”[4]
蔡元培一直向学生强调对社会和民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特班的
每个学生,“吾师教人,其主旨在启发青年求知欲,使广其吸收,由小己观念进之于国家,而
拓之为世界。又以邦本在民,而民犹蒙昧,使青年善自培其开发群众之才,一人自觉,而觉及
人人”[5]。如蔡先生自己所言“用吾理想普及全国,如神经系之遍布脑筋于全体”。他希望对青
年学生进行新式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通过新的青年去影响全中国。蔡元培不但“诲
人不倦”,而且还“学而不厌”。担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期间,他曾与张元济、汪康年一道拜
马相伯为师,学习拉丁文。每天早晨,蔡元培要步行四五里路到马相伯家上课。由于求学心
切,头一次蔡元培去得太早,5点多钟,天边刚有一丝曙色,他就在楼下低声呼唤“相伯,相
伯……”大清早的,马相伯感到惊奇,打开窗子望去,来人原来是蔡元培。马相伯摇手对蔡元
培说:“太早了,太早了,八九点钟再来吧!”虽然有点败兴,蔡元培并没有感到不悦,三个钟
头后,他又回来了。这一年,蔡元培34岁,却仍有程门立雪的好学精神。
倡思想自由,开一代先河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龙源期刊网
离开南洋公学之后的蔡元培,又先后创办了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并发起成立了中国教育
会,坚持教育革新。蔡元培曾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中谈到:“我与次长范静生君常持
相对的循环论,范君说:‘小学没有办好,怎么能有好中学?中学没有办好,怎么能有好大
学?所以我们第一步,当先把小学整顿。’我说:‘没有好大学,中学师资哪里来?没有好中
学,小学师资哪里来?所以我们第一步,当先把大学整顿。’把两人的意见合起来,就是自小
学至大学,没有一方面不整顿。”[6]于是,当正在欧洲游学的蔡元培接到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
时,面对好友善意的劝阻,他还是回国了。对于中国的教育,蔡元培还有许多未践行的愿望与
想法。
1917年1月4日,北京大学迎来了新任校长——蔡元培。这座有着中国最高学府地位的大
学是戊戌变法仅存的硕果,从创立之日起,就在时代和政局的激荡中颠簸着。冬日里的北京大
雪纷飞,当校工们在校门口恭恭敬敬地向新校长行礼时,蔡元培也脱下礼帽郑重地向校工们鞠
躬回礼。这样的举动让校工们感到惊讶,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北京大学学生上课起立时嘴巴里
喊的不是“老师好”而是“老爷好”。当时的北大学生多是八旗子弟,官宦之后,虽然北大表面上
是新式大学,但是教师和管理者中旧派居多,所以便有人戏称当时的北京大学是“衙门大学”。
蔡元培回国接受北大校长的任命,为的不仅仅是治理北大,他更希望北大成为中国现代大学教
育改革的奠基者。在就职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学生应抱定宗旨,为学问而来,非为升官发财。
他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风气带进了当时暮气沉沉的北大。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理的
场所,应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并且主张沟通文理,由此,他对北大的学科进行了调整,并
首开招收女子入大学的风气。
作为校长,蔡元培一向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为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他曾以三顾
茅庐之姿,多次拜访陈独秀。据当时跟陈独秀住在一起的汪原方回忆:“差不多天天要来看仲甫
①。有时候来得很早,我们还没起来,他招呼茶房不要叫醒,只要给他坐在房门口等候。”[7]
在蔡元培的努力下,当时的北大聚集了一大批中国学界的执牛耳者。他对各类人才、各种学说
兼收并蓄,北大校园里不仅有谈论马克思主义的陈独秀和李大钊,也有拖着长辫子的前清遗老
辜鸿铭。蔡元培是《新青年》杂志的支持者和撰稿人,他为学生创办的进步刊物《新潮》题写
刊名,但同时也拨款让刘师培办《国故》月刊。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听了老派教师的
课,又去听新派教师的课。各种新旧学说在大学校园里碰撞激荡,造就了当时北大百家争鸣的
气象。蔡元培则有意让学生在各种相互冲突抵牾的观念学说中,自己判断曲直取舍。古史专家
顾颉刚在他的《我所知道的蔡元培先生》一文中写道:“他总希望大学发展个性,永远鼓励人
们自由思想。他唯恐别人不知道天地之大,又唯恐别人成见之深。他要人们多看,多讨论,多
工作,使得社会可以一天比一天进步,人生可以一天比一天快乐。”[8]这就是兼容并包、学术
自由的大学精神。儒学大家梁漱溟认为这一大潮流的酿成,“不在学问”“不在事攻”,而在蔡先
生的“器局大”和“识见远”。所以能“器局大”“识见远”,是因为蔡先生能“游心乎超实用”。[9]
蔡元培为中国高等教育缔造了一个新北大。的确,对旧北大的改革实属不易,不仅需要面
临新旧两个阵营师生之间的矛盾,还要应付北洋政府施加的压力,但蔡元培做到了。在“兼容
并包、思想自由”的风气中,新思想、新文化有了更大的空间,并得以在青年学生中不断地传
播,为日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杜威曾在北大讲学两年,他这样
龙源期刊网
评价蔡元培对北大的革新:“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
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
长身份,而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到
第二个。”[10]
蔡元培在北京期间,不仅主持北大校务,还热心于校外各种教育事业,积极参与为劳苦大
众组织的平民教育活动,为其争取各项援助。虽为校长,但蔡元培仍不舍走下三尺讲台,不仅
在北大为学生们上课,还曾兼任北师大教育研究科的美学教授。除了是一位伟大的校长、教育
家之外,蔡元培还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他奠定了中国现代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的体系,今天的
“美育”一词便是蔡元培从德文翻译而来。他的《中国伦理学史》一书至今仍被学界研究和推
崇。
鞠躬尽瘁,愿做一生“错”事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
蔡元培70寿辰之际,上海政治、金融、文化、教育各界代表纷纷前来为其庆生。他当着
众多宾客讲了这样一段话:“诸位来为我祝寿,总不外要我再做几年事,我到了70岁,就觉得
过去69年都做错了,要我再活几年,无非要我再做几年错事。”他幽默的发言使在场的听者一
听为惊,再听而悟,听完后均为之大笑。[11]蔡元培以做“错”事来笑答大家对他的祝福,而这
所谓“错”事也是他心目中一生可以为之坚持的、最对的事。蔡元培是一位谦谦君子,有着教育
家固有的儒雅气质和宽厚的胸怀。“慈祥恺悌,谦光中流露至诚,是先生对人的感化。‘柔亦不
茹,刚亦不吐’,是先生的风骨”[12]。他对许多事情的态度是谦逊、温和的,但对自己抱定目
标的事情,却又是如此的坚持、如此的义无反顾,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即如是。
蔡元培提出的诸多教育思想对后世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他向来非常重视健全
人格的教育,提出“五育”并举的主张,即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
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在一定意义上,这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最初版
本。他出任民国教育总长时拟定的教育方针为“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
之人格”,作为教育者不仅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
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幼儿教育方面,他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蔡元培主张
“教育独立”,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
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
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
的影响。”即教育事业应超然于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以外。
龙源期刊网
“学不厌,教不倦”是蔡元培一生的写照。他三度旅欧,研究学习西方学说,他在巴黎拜访
过居里夫人,在德国看望过爱因斯坦。从1908至1911年,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了整整3
年。蔡元培出国并非为获得文凭,而是希望通过在国外的学习更深刻地思考中国的富强之路。
他所听的课非常广泛,“在德国进大学听讲以后,哲学史、文学史、文明史、心理学、美学、
美术史、民族学,统统去听。那时候,这几类的参考书,也就乱读起来了。后来虽勉自收缩,
以美学与美术史为主,辅以民族学,然而他类的书终不能割爱”。蔡元培“邃密旧学”,而又“融
汇新知”。蔡元培继承了中国固有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取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精髓,使自己的
气度更为雍容博大。他深受欧洲大学学术自由思想的影响,其日后主持全国教育行政,领导北
京大学及中央研究院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与此都有深切的关系。
从中小学到大学,无论身为教师还是校长,蔡元培对教育事业始终抱有无法割舍的坚定和
执著,这一份坚定和执著源于他“教育救国”“学术救国”的理想和对国家民族的赤子之心。相对
于急风暴雨式的革命运动,教育是春风化雨式的文化启蒙,这也是他献身文教事业的一个原
因。在晚年,蔡元培致力于实现其“学术救国”的抱负。创立中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一直是
几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在蔡元培的筹划下,192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蔡元培辞去一切兼
职,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1940年逝世。在他的精心领导下,“中央研究院”先后设立
了9个研究所和1个自然博物馆,培养了大批科学研究者,为我国近代科学研究事业奠定了基
础。
蔡元培先生一生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
时代,他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为我国新式教育制度
基础的奠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勇于革新,使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成为北大的风气;他担任中
央研究院院长,为中央研究院聚集了那一时代学术研究的领物。蔡元培为我国现代教育、
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附录:
(一)温良恭俭让,蔡先生具中国最好之精神;(二)重美感,是蔡先生具希腊最好之精神;
(三)平民生活,及在他的眼中,个个都是好人,是蔡先生具希伯来最好之精神。蔡先生这精神
是哪里来的呢?是从学问来的。
——蒋梦麟曾向北大学生讲述蔡元培的精神
诸君为大学生,地位甚高,肩负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唯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
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辱,更何足以感人。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龙源期刊网
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都讲给学生
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着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
时,才去帮助他。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注释:
①仲甫即陈独秀。
参考文献:
[1]张寄谦.辛亥革命时期的蔡元培[A].辛亥革命史丛刊(第5辑)[M].北京:中华书局,
1983:23.
[2]蒋梦麟.西潮[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30.
[3]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54.
[4][5]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33.
[6]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J].教育通讯周刊,1940,(13).
[7]汪原放.回忆东亚图书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35-36.
[8]徐方.大学人文十四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
[9]梁漱溟.忆往谈旧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92.
[10]高平叔.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J].群言,1987,(2).
[11]刘宜庆.浪淘尽[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77.
[12]罗家伦.伟大与崇高——敬献于吾师蔡先生之灵[A].蔡建国.蔡元培先生纪念集[C].北
京:中华书局,1984:83.
[13]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J].文化建设,1935,(7).
龙源期刊网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徐会超)
本文发布于:2022-12-07 03:3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71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