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中,树林⾥,⼩溪旁……寻找嬉戏打闹的童年
“⽣活不⽌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的⽥野。”五⼀假期,我和⽼公带着⼉⼦回到了⽼家。我们是在那⽚⽥野的嬉戏打
闹中长⼤的,⽽现在城市⾥的孩⼦却没这么幸运,别说⽥野,他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都极其有限。可是,亲近⾃然是⼈
类的天性!神奇的⼤⾃然,不仅提供⼈类⽣存所需的物质,也养育着我们的健康⼼理。从⼩有机会接触⼤⾃然的孩⼦会
得到⼀个终⽣受益的礼物——⼤⾃然这个强⼤的⼼理调节师。
情景⼀:玩沙⼦,培养孩⼦的⾃主意识
⼉⼦⼀回到⽼家,就被门前那堆建房⼦⽤的沙⼦迷住了。他先是试探性地⽤⼿摸摸、捏捏沙⼦,回头看看,没⼈阻⽌,
便放开了⼿脚:挖坑、堆⾼⼭、沙⼦滑滑梯……那天我们扯回来⼀把⼩笋⼦,⼉⼦把它们插在沙⼦上,“这是我的⽵
林,只是还没长⼤!”过⼀会我再来看,⽵林中有了路,“妈妈,你从这⼉进来,从这⾥出去。”再过⼀会,⼜重新布局
了,“要整整齐齐的”……每天他⾄少玩沙两个⼩时,花样众多,乐此不疲。
孩⼦要怎么玩,都由他⾃⼰做主、⾃由选择,这样能够锻炼孩⼦的⾃主意识。六岁前孩⼦若发展出健康的⾃主意识,那
他将终⽣受⽤。亲近⼤⾃然的活动都是⾃主的,当孩⼦踏⼊⼀⽚树林,他要去爬哪棵树、摸哪个树枝、摘哪朵花,或蹲
下来花多长时间观察⼀群蚂蚁的活动,都是他⾃⼰决定的。在⼤⾃然中移来移去、抓这弄那的过程中,孩⼦的⾃主意识
会得到加强。
情景⼆:摘果⼦,让孩⼦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法
⼀天,带⼉⼦去摘⼀种叫“三⽉泡”的野果⼦,那可是“带刺的玫瑰”,⼀不⼩⼼就会弄伤孩⼦的⼩⼿。⼲脆⽗母代劳?我可
不这么做!我摘下⼏粒⼤⼤的红红的果⼦,塞到⼉⼦嘴⾥。⼉⼦尝到了甜头,兴致很⾼,要⾃⼰摘。“妈妈,我摘的这
个不好吃。”“你那个还没成熟呢,要摘熟透了的。”“哪个是熟透了的?”⼉⼦问。就等着你的问题呢,我得意地笑!“妈
妈,这个刺勾住我的⾐服了,怎么办?”“妈妈,那个果⼦太⾼了,我摘不到。”……
孩⼦在亲近⼤⾃然的过程中,会产⽣很多问题,当他的问题通过⾃⼰的观察、分析、实践或询问别⼈得到了答案,孩⼦
不光学到了⼀些具体的知识,更习惯了问问题,学到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法。
情景三:钓鱼钓虾,锻炼孩⼦的注意⼒
⼉⼦很想钓鱼,常常拿起⼀根棍⼦,前⾯垂下⼀节,伸进⽔⾥,这就是他的钓鱼竿。⽼家附近有两个⼩池塘,我带他去
钓鱼。池塘⾥的⼩鲫鱼挺多的,不⼀会⼉就有鱼⼉上钩了。这下⼉⼦的兴趣更浓了,我把钓鱼竿完全交给了他。四岁的
孩⼦认真地、专注地盯着浮漂,还真钓上来好⼏条鱼。那天钓鱼近两个⼩时,这是怎样的注意⼒呀!
研究者发现,⽇常⽣活中接触⾃然环境有助于提⾼⼉童的注意⼒品质,如果让多动症⼉童回归⼤⾃然,他们的注意⼒会
得到改善,多动症状减轻。⼤⾃然丰富的⾊彩、声⾳、⽓味牢牢吸引住孩⼦们的注意⼒,孩⼦⾃发⾃愿地去看、去摸、
去观察,在⾃主⾏为中投⼊注意⼒的活动才能真正培养长久的注意⼒。
神奇的⼤⾃然,简单⾼效的亲⼦⽅式、健康⼼理的养育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亲近呢?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7:1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6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