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简介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之中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写下的
诗篇当中,韩愈的《师说》就是十分受人喜爱的一首。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
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
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
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
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
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
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
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
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
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
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
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
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白话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
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
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
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
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
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
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
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
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
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
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
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
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
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
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
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
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
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
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
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
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
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
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
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
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
来赠送他。
【韩愈简介】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
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
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
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
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
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背景】
《师说》是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
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
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
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
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
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
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
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
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
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
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
“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
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
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
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
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
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
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
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
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
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
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问题探究】
1.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应作怎样的理解?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
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
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
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
“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
的高度概括。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
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
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
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
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
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
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
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本文发布于:2022-12-06 22:2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56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