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秋容如拭

更新时间:2022-12-06 20:30:20 阅读: 评论:0

唱歌指挥动作视频教程-毫无顾忌的意思


2022年12月6日发(作者:显示器驱动程序已停止响应 并且已恢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秋瑾《满江红》赏析(多名作家)

导读: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

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

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

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

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1、满江红·小住京华-【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

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易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

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

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

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

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

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

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

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

但她性格豪放,秉性聪慧,少时就喜舞剑,善骑马,蔑视封建礼教,

具有反抗精神。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王子芳,名子芳,字廷钧,

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

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

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

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

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

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

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

兴的道路。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

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

胸怀。

2满江红·小住京华原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

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注释】

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

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

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③八年风味独思浙:应为“独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

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⑤烈:刚烈。

⑥肝胆:指真诚的心。

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

眼泪打湿了衣服。

3、满江红·小住京华-【翻译】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

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

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

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

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

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

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

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

的衣襟。

4、满江红·小住京华【赏析】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

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致秋誉章书》),如今与其决裂,突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

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

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

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在封建社会里,

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用《史记·项羽

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不

过分。“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

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

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应是家人

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

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

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

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离家出

走以后,下一步怎么办?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平日诗

人,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

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

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

然的。“何处觅知音”?这对当时的秋瑾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

题,它关系到她的前途和事业。特别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的叛逆

行为,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所以作者清醒地估计到“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的困境(《致琴文书》)。这种担心和

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

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2-12-06 20:3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51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棉衣英语
下一篇:撷取读音
标签:秋容如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