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着火三要素

更新时间:2022-12-06 18:53:01 阅读: 评论:0

杭州比较好的教育机构-若干是什么意思


2022年12月6日发(作者:世界上销量最大的酒)

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燃烧

一、燃烧及燃烧条件1.燃烧的含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氧气或空气)发生

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是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消耗热量的反应。燃烧具有

两个特征:①有新的物质产生,即燃烧是化学反应;②燃烧过程中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①可燃物,如木材、乙醇、甲烷、乙烯等;②氧化剂,

常见的为空气和氧气;③点火源,即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火花、高温气体、

光和射线等。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构成燃烧的三要素,即三角形原理,见图2-1。缺

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对于已经进行着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

燃烧便会终止。

二、燃烧的种类1.闪燃各种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的浓度取决于该液

体的温度。闪燃是在液体表面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闪点这个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性液体,某些固体如棒脑

和萘等,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因此也有闪点。在闪点的温度下,液体蒸发产生

的蒸汽还不多,所以闪烁一下就灭了。但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

闪点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被火点燃的危险。2.自燃自燃是可燃物质自发的着火燃烧,通常

是由缓慢的氧化作用而引起,即物质在无外部火源的条件下,在常温中自行发热,由于散

热受到阻碍,使热量积蓄逐渐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的燃烧。自燃又可以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

自燃。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使温度升高,当达到其自燃点时,即着火燃烧,这种

现象称为受热自燃。在工业生产中,可燃物由于接触高温表面、加热、烘烤过度或冲击摩

擦等,均可导致的自燃就属于受热自燃。而自热自燃是指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影响下,

由于物质内部所发生的化学、物理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在适当条件下会逐渐

积聚,导致温度上升,达到自燃点而燃烧。造成自热自燃的原因有氧化热、分解热、聚合

热、发酵热等。自热自燃的物质常见的有自燃点低的物质,例如磷化氢;遇空气、氧气发

热自燃的物质,如油脂类、钵粉、铝粉、金属硫化物、活性炭;自然分解发热的物质,如

硝化棉;易产生聚合热或发酵热的物质,如植物类产品、湿木屑等。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

本文发布于:2022-12-06 18:5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46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惊叹近义词
下一篇:棉花里的父亲
标签:着火三要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