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
对于溶液中微粒浓度(或数目)的比较,要遵循两条原则:
一是电荷守恒,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二是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
度之和。(物料守恒实际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
★电荷守恒
1.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溶液呈电中性: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3.除六大强酸,四大强碱外都水解,多元弱酸部分水解。产物中有部分水解时产物
4.这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多少,离子前写几。
例如:NaHCO
3
:c(Na
+
)+c(H
+
)=c(OH
-
)+c(HCO
3
-
)+2c(CO
3
2-
)
★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另一种说法,即“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指原
子核中质子数相等的原子,就是元素守恒)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
⒈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
⒉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
⒊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例1】在0.1mol/LNa3PO4溶液中:
根据P元素形成微粒总量守恒有:
c[PO
4
3-
]+c[HPO
4
2-
]+c[H
2
PO
4
-
]+c[H
3
PO
4
]=0.1mol/L
根据Na与P形成微粒的关系有:
c[Na
+
]=3c[PO
4
3-
]+3c[HPO
4
2-
]+3c[H
2
PO
4
-
]+3c[H
3
PO
4
]
根据H2O电离出的H+与OH-守恒有:c[OH
-
]=c[HPO
4
2-
]+2c[H
2
PO
4
-
]+3c[H
3
PO
4
]+c[H
+
]
【例2】以NaHCO3溶液为例
若HCO3
-没有电离和水解,则c(Na+)=c(HCO3
-)
现在HCO
3
-
会水解成为H
2
CO
3
,电离为CO
3
2-
(都是1:1反应,也就是消耗一个HCO
3
-
,
就产生一个H
2
CO
3
或者CO
3
2-
),那么守恒式中把Na
+
浓度和HCO
3
-
及其产物的浓度和画等
号(或直接看作钠与碳的守恒):
即c(Na
+
)==c(HCO
3
-
)+c(CO
3
2-
)+c(H
2
CO
3
)
【例3】在0.1mol/L的H
2
S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过程:(均为可逆反应)
H
2
S=(H
+
)+(HS
-
)
(HS
-
)=(H
+
)+(S
2-
)
H
2
O=(H
+
)+(OH
-
)
可得物料守恒式c(S
2-
)+c(HS
-
)+c(H
2
S)==0.1mol/L,(在这里物料守恒就是S元素守
恒--描述出有S元素的离子和分子即可)
【例4】Na
2
CO
3
溶液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电荷守恒
c(Na+)+c(H+)=2c(CO
3
2-)+c(HCO
3
-)+c(OH-)
上式中,阴阳离子总电荷量要相等,由于1mol碳酸根电荷量是2mol负电荷,所以碳酸
精品文档
.
根所带电荷量是其物质的量的2倍。
·物料守恒
c(Na+)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的2倍,电离水解后,碳酸根以三种形式存在所以
c(Na+)=2[c(CO
3
2-)+c(HCO
3
-)+c(H
2
CO
3
)]
·质子守恒
水电离出的c(H+)=c(OH-)
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HCO
3
-,H
2
CO
3
)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
碳酸分子中有2mo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
所以c(OH-)=c(H+)+c(HCO
3
-)+2c(H
2
CO
3
)
此外,质子守恒也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个式子相减而得到。即:
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守恒式可由酸碱质子理论得到。
如在NaHCO
3
溶液中
原始物种:HCO
3
-
,H
2
O
消耗质子产物H
2
CO
3
,产生质子产物CO
3
2-,OH-
c(H
+
)=c(CO
3
2-
)+c(OH
-
)-c(H
2
CO
3
)即c(H
+
)+c(H
2
CO
3
)=c(CO
3
2-
)+c(OH
-
)
关系:剩余的质子数目=产生质子的产物数目-消耗质子的产物数目
又如NaH
2
PO
4
溶液
原始物种:H
2
PO
4
-
,H
2
O
消耗质子产物:H
3
PO
4
,产生质子产物:HPO
4
2-
(产生一个质子),PO
4
3-
(产生二个质子),
OH-
∴c(H
+
)=c(HPO
4
2-
)+2c(PO
4
3-
)+c(OH
-
)-c(H
3
PO
4
)
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
第一步:定基准物(能得失氢离子的物质)(若为溶液则包括水)利用电离和水解得
到得质子产物和失质子产物。
第二步:看基准物、得质子产物和失质子产物相差的质子数
第三步:列出质子守恒关系式得质子数=失质子数
第四步: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加以验证
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
3
):
溶液中的基准物为H
2
O和HCO
3
-
;H
2
O得到1个质子为H
3
O
+
(即为H
+
),失去1个质子
得到OH
-
;HCO
3
-
得到1个质子为H
2
CO
3
,失去1个质子为CO
3
2-
;然后根据得失质子守恒
列出关系式:C(OH
-
)+C(CO
3
2-
)=C(H
2
CO
3
)+C(H
+
)。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6:2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3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