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秦淮河诗句

更新时间:2022-11-12 16:23:10 阅读: 评论:0

学科网免费下载账号-藏语你好怎么说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中考祝福语和鼓励的话)

《泊秦淮》

阅读1

1.杜牧是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

2.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州市中考题)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

$

4.“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该如何理解

答:

(以下为2008年娄底市,06年扬州中考题)

5.“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

分)

答:

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答:

7.(07年桂林)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杜牧《泊秦

淮》阅读答案】杜牧《泊秦淮》阅读答案。(2分)

13、请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2分)

14、诗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

阅读2

1、杜牧是诗人,诗中提到的被称为“亡国之音”。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烟笼寒水月笼沙⑵隔江犹唱后庭花

3、“商女不知亡国恨。”真正的“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本诗点名时间和地点的一句是,运用典故的一句是,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一句

是。

-

5、“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犹”字意味深长,蕴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

6、对本诗中此举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

B、“商女”,茶楼酒馆里侍奉客人的歌女。

C、“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唱,诗人从船舱听去,所以说“隔江”。

D、“后庭”,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历来被人看做“亡国之音”。

7、探究本诗的主题思想。

8、对本诗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笼”字,说出夜色的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

做了铺垫。

|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图,寄寓诗人的忧愁与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意只在借批判她们的幼稚无知,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

告诫统治者不要沉湎于享乐。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之作。

9、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字运用的妙处,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有怎样的

特点。

10、对本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四种景物融为一

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B、从第二句中“夜”字可知时间,“泊”字告之诗人是乘船而来停在此处,“秦淮”“近酒家”五字晓知

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

C、第三句批评歌女纵情声色,醉生梦死,沉湎于歌舞升平,不知国之将亡而唱亡国之音,诗人耳闻目睹,

心中激起无限的忧愤。

D、第四句里一个“犹”字意味极其深长,令人发历史的联想,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

1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迷蒙冷寂的画面。

12.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广州市中考题)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

44.“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该如何理解?

答:

15.“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答:

1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答:

17.(07年桂林)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8、.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的画面。

19、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请欣赏首句中“笼”字的妙处:

答:

21、次句点明了:

22如果首句是写景,那么三、四句是:触景生情。请简要谈一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

24、“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25、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26、“《后庭花》”指的是南朝陈叔宝的,此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2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28、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答:

2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3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情感。

答:

阅读3

1.诗中用一个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三字引出下文

商女的出场(2分)

,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

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

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

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3.诗的首句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4.怎样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诗中笼字很妙,谈谈你的理解。

6.本诗主题是什么

7.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的画

面。

8.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如何理解“隔江”二字

答:

10、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答:

11、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

@

1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13、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4.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近体诗中的____。(2分)

15.谈谈你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理解。(3分)

16、诗的韵脚是(),(),(),同压()韵。

17、哪句写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

围。

答案:

18、哪句些小船停泊的时间和地点,结构上起承上起下的作用。

答案:

19、哪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对沉溺于歌

舞的统治者的批判,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答案:

[

阅读1答案:

:

1.唐李商隐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

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4.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5.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1分),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1分)。

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分,意

思相同即可)

7.D

8.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9.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0.诗的首句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

滩。

.

11.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1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

13、烟、水、月、沙、酒家、秦淮河

14、作者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

难,只顾自己享乐,醉死梦生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杜牧《泊秦

淮》阅读答案】[4分。亡国之音1分;讽刺统治者,2分,作者感情1分,意思对即可给

分。]

阅读2

1、晚唐后庭花

2、⑴笼罩⑵还

3、“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

情怀。

4、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烟笼寒水月笼沙

5、一是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

的情形;二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

6、C

7、诗人针砭时弊,抒发了心中不满和对世风和时局的忧虑。

8、B

9、两个“笼”字将轻烟、寒水、淡月、细沙之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绘制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月夜图;勾画出秦淮河朦胧清冷的景象。

所以画面的特点是迷茫、朦胧、冷寂、悲凉。

10、C

11、入眼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

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14.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15.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1分),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1分)。

1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分,意思相同即可)

17.D

18、.凄冷、迷蒙

19、.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20、请欣赏首句中“笼”字的妙处:

答: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绘成了一幅“秦淮月色图”;为后

文商女的出现制造了浓郁的氛围。

21、次句点明了:

答:时间:夜里;地点:秦淮酒家。使景物具有了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

诗题:泊秦淮。

22如果首句是写景,那么三、四句是:触景生情。请简要谈一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商女是侍侯达官贵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都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决定的;所以诗人明写

的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真正要鞭挞的是那些“不知亡国恨”的达官贵人们。

2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

24、“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5、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6、“《后庭花》”指的是南朝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此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2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8、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答:描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2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3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情感。

答:借用典故;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阅读3

1.笼近酒家

2.D1

3.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

的沙滩上。

?

4.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应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这两句

是一种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因此为人所传颂。

5.笼字将烟、月、水、沙四者和谐地融合一起,构成一幅及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营造了柔和幽静、迷蒙冷寂的气氛,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6.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

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7.凄冷、迷蒙

8.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9、如何理解“隔江”二字

答:“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的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

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10、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答:后两句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11、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

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1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全诗表达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

情)。

13、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D)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4.绝句(七绝)

15.表面上是对歌女的埋怨(表面上写歌女),(1分)实际上则是批评了醉生梦死的晚唐

统治者,(1分)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与愤慨。(1分)

16、诗的韵脚是(),(),(),同压()韵。

诗的韵脚是(笼),(秦淮),(犹),同压(仄)韵

17、答案:烟笼寒水月笼沙

18、答案:夜泊秦淮近酒家

19、答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6:23: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打7折怎么算
下一篇:方字旁一个生
标签:秦淮河诗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