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形容国家强大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2-11-12 16:16:22 阅读: 评论:0

理想与现实的作文素材-飞机什么时候发明的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寿星图片)描写国家的成语

1.亡国之音,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2.调和鼎鼐,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3.齐家治国,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4.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5.为国捐躯,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6.同文共轨,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7.万里长城,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8.天下为家, 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

9.上医医国, 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10.山中宰相,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11.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2.体国经野,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13.败家子, 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14.国破家亡,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15.平治天下, 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16.励精图治, 砺: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17.国泰民安,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18.丧权辱国, 丧:丧失;辱:使受到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19.繁荣昌盛, 繁荣:兴旺发达;昌盛:兴旺。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20.书同文,车同轨,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21.卖国求荣,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2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23.上下交困, 指国家和百姓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24.入境问禁, 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25.安国宁家, 指治理国家。

26.小国寡民, 国家小,人民少。

27.匹夫有责,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28.入国问

俗,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29.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30.开基立业, 开创基业,通常比喻旧时开国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国家。

31.一张一弛, 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32.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33.百二河山,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34.一国三公,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35.欺君误国, 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36.安邦定国,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37.日月合壁, 日月同时上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

38.海水群飞, 比喻国家不安宁。

39.国无二君,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40.鱼烂而亡, 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因内部祸乱而灭亡。

41.毁家纾难, 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42.国不堪贰,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43.忧国忧民,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44.国富兵强,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45.假途灭虢,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46.精忠报国,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47.以身许国, 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48.国将不国, 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49.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50.开国功臣,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51.一统天下, 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52.鱼烂土崩, 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53.政出多门, 原意是政令出自几个卿大夫的门下。指中央领导软弱,国家权力分散。

54.分崩离析, 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55.酒酸不售, 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56.以文乱法, 文:指儒

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57.金匮石室, 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58.兴利除弊, 弊:害处,坏处。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59.治国安民, 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60.国难当头, 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61.黄金时代, 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62.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又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之存之,匹夫有责”。对于国家的兴亡,每个老百姓都负有责任。

63.长治久安, 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64.逆取顺守, 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65.国仇家恨,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66.安邦治国, 使国家安定太平。

67.以身殉国,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68.远交近攻,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69.保国安民,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70.民富国强,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71.民穷财尽,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72.宗庙社稷, 宗庙: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73.国步艰难,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74.济世之才, 济世:拯救时世。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

75.忧国奉公,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76.垂帘听政, 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77.老而不死,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78.民穷财匮,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79.国富民安,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80.地大物博,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81.怀宝迷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82.楚材晋用,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83.开国元勋, 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84.相忍为国, 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85.载舟覆舟, 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86.保境息民, 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87.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88.国计民生,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89.经纬天下,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90.

隐若敌国,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91.国家栋梁, 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92.干城之将,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93.鹿走苏台, 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94.大展经纶, 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95.尽忠报国,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96.重熙累洽, 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97.继绝存亡, 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98.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99.一日万机, 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用在国家领导人)。

100.虎狼之国, 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6:1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3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谦虚英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