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

更新时间:2022-12-06 13:04:06 阅读:14 评论:0

中考辅导教材-璺怎么读


2022年12月6日发(作者:百家姓图片)

教师姓名

韦任小

单位名称

陆川中学

填写时间

2022年8月24日

学科

物理

年级/册

九年级全一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摩擦起电的原因

难点名称

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角度解释摩擦起电原因。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介绍摩擦起电时,总引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带负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容易对此产生片面的理解,认为摩擦起电

是创造了电荷。应该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微观结构来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

从学生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物质的微观结构体系了解的不是很到位,加上空间想象的有限,认为物体带正

电是得到了正电荷,带负电是得到了负电荷。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观看视频和空间想象,知道物质的微观结构。

2通过类比、讲授等方法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导入

一、先通过小视频引入摩擦起电,引导学生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

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通过小视频等科学分析摩擦起电的原因。

近代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

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

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能摆脱

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当两个物体互相摩

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

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讨论①:(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

(2)玻璃棒为什么带正电

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在与丝绸互相摩擦时,玻

璃棒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3)丝绸帯什么电负电。

(4)丝绸为么帯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讨论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

三、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

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

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

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因此,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荷的转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练习1、如图所示,油罐车尾部总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这主要是为了()

A便于摩擦起电

B.便于牵引车辆

C.将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

D.将产生的静电转移到大地

【答案】D

【解析】在运输过程中,油与油罐摩擦,会使油罐带电;在油罐车的尾部总装有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

能及时将电荷导入大地,避免放电产生的火花引燃汽油,故D正确。故选:D。

练习2、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A的球接触

后,再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说明金属箔片带了异种电荷

C.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后,验电器B带正电

D.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后,瞬间电流方向是从金属棒的右端到左端

【答案】C

【解析】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A错误;B、验电器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

张开的,故B错误;CD、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B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

验电器A转移,B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因为电子带负电,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

反,所以瞬间电流方向是由金属棒的左端到右端,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小结

一、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弱不同。

二、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本文发布于:2022-12-06 13:0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31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正碰
下一篇:青春的词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