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CDC实验过程中质控手段-LIMS
1LIMS中几个名词定义:
检出限:是指方法检出限,如果检测结果小于检出限通常报小于检出限,如“<0.05”(也存在
特殊情况报小于检出限的二分子一等情况LIMS不考虑。同时LIMS不考虑检出高限的控制。);
QC类型与系统标准设置的关系:
在系统的“基础静态数据”菜单组里面有个菜单叫“QC类型”,里面列出了各系统常见
的QC类型,用来让客户在“结果录入”的时候,添加质量控制样,以达到试验过程中的质控
目的。配置如下图所示:
在系统的“检测方法库”菜单组里面有个菜单叫“系统标准设置”,里面主要实现了不同的
QC类型执行不同的计算和进行不同的状态判断,具体功能参考下图:
2标准曲线
概述
➢LIMS标准曲线只支持线性标准曲线,对于对数、半对数等标准曲线不支持。
➢一批里面可以包含多个检测项目,每个检测项目可以有一套标准曲线(CAL0、
CAL1......CALn)。
➢每个标准曲线CALn只有一个分析项,如吸光度、峰面积等,并且包含x、y两个输
入框。但是存在特殊情况,标准曲线需要多个分析项:
(一)、如六六六,它包含各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因此标准曲线需要在多个分析项
上配置,如下图:
➢系统可以自动计算标准曲线的斜率、截距、相关系数,并自动判定斜率、截距是否
在要求的范围内。
质量控制计算公式:
通用公式:y=a*x+b
y表示仪器的响应值,也称测量值,如吸光度(分光光度计)、峰面积(色谱仪)等;
x表示可以精确测量的变量(如标准溶液的浓度、反推出的样品浓度等);
a表示斜率(LIMS的RN2字段);
b表示截距(LIMS的RN3字段);
LIMS系统中计算和判断位置:
LIMS系统计算出的斜率、截距存放在最大标准曲线上max(CAL)
质量控制判断公式:
(OOS_B)。如果斜率截距没有在lims系统维护,则作为合格(Done)处理。
其中斜率和截距的高底限在lims的仪器管理菜单的测试方法tabpage页维护。
仪器采集:
方式一:把标准曲线作为样品采集,采集每个标准曲线在仪器中的响应值y,然后试验
人员在lims系统输入校正值x(就是标准溶液的浓度),输入完成后lims系统计算斜率、截
距。
方式二:直接采集标准曲线校正表,把每个标准曲线的响应值y、校正值x采集到lims
中,采集完成后lims系统计算斜率截距(但是也有直接采集仪器计算的斜率截距的情况)。
特殊情况:
标准曲线过零点,在LIMS系统里面添加标准曲线从CAL0开始,如果不过零点添加标准
曲线从CAL1开始。
3空白对照
概述
➢这个空白对照是针对全批来说的,不进行任何计算,只是用于实验过程控制和溯源。
➢空白对照样品具有所有分析项,如果当前检测项目有公式,空白对照样也会计算公
式,但是大部分情况实验结果是小于检出限。
质量控制计算公式:
无
质量控制判断公式:
无
仪器采集:
采集方式同常规样品的采集方式。
4试剂空白
概述
是为了消除由于测试试剂本身而带来的测试结果的微小的正误差,采取的一种质控手段。
(超纯水+试剂,用以考察试剂中的杂质含量)
试剂空白在lims里面是针对全批的;
当前批所有样品的结果会先减去试剂空白再进行其他计算;而试剂空白本身无任何计算。
质量控制计算公式:
无
质量控制判断公式:
无
仪器采集:
采集方式同常规样品的采集方式。
5平行样
概述
➢平行样是针对样品的,而不是针对全批的;
➢精密度:通常又用标准偏差(RSD)或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而如果是两个平
行样通常使用相差或相对相差表示,在lims系统的“检测项目管理”——》“方法”
里面有个字段叫“精密度%”。公式为:
➢目前lims的平行样是只计算两个平行样的精密度(简称平行双样精密度)。
➢如果平行样结果小于检出限,则报小于检出限,如“<0.05”
➢如果平行样的结果小于检出限时,x1、x2按0计算。如果都是小于检出限则精密度
为0%;
质量控制计算公式:
平均值计算公式:
精密度计算公式:
注:实际精密度放在了RN7字段上,要求精密度放在了RN10字段上,后续进行判断。
LIMS系统中计算和判断位置:
质量控制判断公式:
如果实际精密度大于要求精密度则不合格,否则合格。
如果没有维护要求精密度,则当做合格来判断。
要求精密度是在lims系统的“检测项目管理”——》“方法”里面有个字段叫“精密度%”,
如下图:
要知道:同一个项目不同的方法的精密度要求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的浓度对于精
密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是目前LIMS均不处理),如下图:
仪器采集:
同常规样品采集方式。
6加标样
概述
➢加标样是对样品加标,而不是针对全批;
➢加标样如果是对平行样进行加标,计算加标回收率时会把平均值作为本底值(又叫
试验测定值),如果平均值小于检出限则把0当做本底值;
➢加标回收率的限值维护在检测项目管理的分析项上;
质量控制计算公式:
通用公式:加标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但是不同的项目(或使用不同的仪器),可能加标方式不同,有的是对浓度(mg/L)加
标,有的是对质量(ug)加标,因此加标回收率的判定是在哪个分析项上输入了加标量
(STD_VALUE!=null)就计算加标回收率这个分析项的加标回收率。
公式A:((加标样计算结果mg/100g-本地计算结果mg/100g)*取样量g)/加标量ug*100%;
公式B:(加标样计算结果mg/L-本地计算结果mg/L)/加标量mg/L*100%;
加标回收率会保留3位有效数字,保存在加标样的RN5(中文“加标回收率%”)上。
平均加标回收率也会保留3为有效数字,保存在最后一个加标样的RN6(中文“平均加
标回收率%”)上,如果加标样品一个,那么平均加标回收率就等于加标回收率。
LIMS系统中计算和判断位置:
质量控制判断公式:
如果平均加标回收率在限值范围内则合格,否则不合格。
首先:如果加标回收率时按照质量或体积算的,那么需要在检测项目管理的分析项上维
护“是否取样量”和“加标量的单位”字段。
其次:加标回收率的限值维护在检测项目管理的方法上。
仪器采集:
同样品采集方式。
要知道:
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
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
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
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的一种质量控制技术.对于它的计算方
法,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
.加标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以浓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理论公式可以表示为
P=(c2-c1)/c3×100%.………………(1)
式中:P为加标回收率;c1为试样浓度,即试样测定值,c1=m1/V1;c2为加标试
样浓度,即加标试样测定值,c2=m2/V2;c3为加标量,c3=c0×V0/V2:m=c0
×V0;m1为试样中的物质含量;m2为加标试样中的物质含量;m为加标体积中的物质
含量;V1为试样体积;V2为加标试样体积,V2=V1+V0;V0为加标体积;c0为加标
用标准溶液浓度。
上述符号意义在下文中均相同。
(1)在加标体积不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即V2=V1,当c3=c0×V0/V1时,
P=[(c2-c1)×V1]/(c0×V0)×100%………………(2)
(2)在加标体积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即V2=V1+V0,当c3=(c0×V0)/(V1
+V0)
时,
P=[(c2-c1)×(V1+V0)]/(c0×V0)×100%.………………(3)
2.2
以样品中所含物质的量值计算加标回收率
将理论公式中各项均理解为量值时,则可以避开加标体积带来的麻烦,简明易懂,
计算方便,实用性强.即
P=(m2-m1)/m×100%,或
P=(c2×V2-c1×V1)/c0×V0×100%……………….(4)
2.3
以吸光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
本方法仅限于用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使用.在光度法分析过程中,会用到校准曲线
Y=bx+a,导出量值公式为:
x=(Y–a)/b,
由2.2节可知,当以物质量值计算加标回收率时,可导出
P=(Y2-Y1)/(b×c0×V0)×100%.………………(5)
式中:Y2为加标试样的吸光度;Y1为试样的吸光度;b为校准曲线的斜率。
但是,使用公式(5)的前提条件为(Y1-Y0)>a.其中,Y0为空白试样的吸光度;a
则
将使回收率值人为地增大,引起较大的正误差。
7质量控制样
概述
➢质量控制样(即实验室标准试剂),是针对全批的;
➢同一个检测项目每次试验质量控制样的限值不一定一样;
➢不同的质量控制样,控制的可能是质量也可能是浓度,因此限值范围维护在了分析
项上。
质量控制计算公式:
无
LIMS系统中计算和判断位置:
质量控制判断公式:
如果质量或浓度在限值范围内合格,否则不合格。
质量控制样的限值范围在检测项目管理的分析项处维护:
仪器采集:
同常规样品采集。
8称重的恒量控制
概述
➢通常很多称重法的试验会要求称量到恒重,因此天平采集的时候增加了恒重的控制,
直到称量满足恒重要求,才会把最后一次称量的质量作为样品计算时的质量。
质量控制计算公式:
无
质量控制判断公式:
最后一次称量-前一次称量小于等于恒重时合格,否则不合格。
恒重在lims的检测项目管理的方法里,如下图:
LIMS系统中计算和判断位置:
仪器采集:
采用串口天平采集。
本文发布于:2022-12-06 12:2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29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