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力的分类

更新时间:2022-12-06 12:29:18 阅读: 评论:0

教育培训机构薪酬方案-水务局是什么单位


2022年12月6日发(作者:保护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的宣传口号)

第二章:力物体的平衡

第一模块:力的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

『夯实基础知识』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

(1)物质性:由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概念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任意一个力必然与两个物体密切相关,一个是其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其受力物体。把握住力

的物质性特征,就可以通过对形象的物体的研究而达到了解抽象的力的概念之目的。

(2)矢量性:作为量化力的概念的物理量,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关的运算

中所遵从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就是说,力是矢量。把握住力的矢量性特征,就应该在定

量研究力时特别注意到力的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就能够自觉地运用相应的处理矢量的“几何

方法”。

(3)瞬时性:力作用于物体必将产生一定的效果,物理学之所以十分注重对力的概念的

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于物理学十分关注力的作用效果。而所谓的力的瞬时性特征,

指的是力与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间产生的。把握住力的瞬时性特性,应可以在对力概念的

研究中,把力与其作用效果建立起联系,在通常情况下,了解表现强烈的“力的作用效果”

往往要比直接了解抽象的力更为容易。

(4)独立性:力的作用效果是表现在受力物体上的,“形状变化”或“速度变化”。而对于

某一个确定的受力物体而言,它除了受到某个力的作用外,可能还会受到其它力的作用,力

的独立性特征指的是某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力是否存在毫无关系,只由该力的三要素来决

定。把握住力的独立性特征,就可以采用分解的手段,把产生不同效果的不同分力分解开分

别进行研究。

(5)相互性: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A施力于物体B的同时,物体B也必将施力

于物体A。而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总是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互,作用线共线,

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种性质等关系。把握住力的相互性特征,就可以灵活

地从施力物出发去了解受力物的受力情况。

3、力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安培力等(按现代物理

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

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②按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浮力、回复力等

③按研究对象分类:内力和外力。

④按作用方式分类: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为场力,即非接触力,弹力、摩擦力为接

触力。

说明:性质不同的力可能有相同的效果,效果不同的力也可能是性质相同的。

4、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瞬时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F=ma

B、时间积累效应:产生冲量I=Ft,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Ft=△p

C、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W=△E

k

5、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7、力的单位:是牛顿,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秒2加速度力的大小为1牛顿.

二.重力

1、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说明: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但它并不就等于地球时物体的引力.重力是

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旋转所需的向心力。由于物

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很小,所以计算时一般可近似地认为物体重力的大小等于地球对物

体的引力。

(1)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等于mg,g是常数,通常等于9.8N/kg.(说明:物体的重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所处的状态都无关)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说明:不可理解为跟支承面垂直)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总是作用在物体的各个点上,但为了研究问题简单,我

们认为一个物体的重力集中作用在物体的一点上,这一点称为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②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线法求出重心位置.

说明:(l)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都有关系。重心

是一个等效的概念。

(2)有规则几何形状、质量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

体,其重心随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的不同而不同。

(3)薄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求得.

三、弹力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

种力叫做弹力.

(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课本中提到的形变,一般都是指

弹性形变。

(1)弹力产生的条件:

①物体直接相互接触;

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跟物体恢复形状的方向相同.

①一般情况: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②一般情况:凡是一根线(或绳)对物体的拉力,都是这根线(或绳)因为发生形变而对物体

产生的弹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线(或绳)的方向.

③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④弹力方向的特点:由于弹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面面结触、点面结触时弹力的方向

都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3)弹力的大小:

①与形变大小有关,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②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

胡克定律可表示为(在弹性限度内):F=kx,还可以表示成ΔF=kΔx,即弹簧弹力的改变

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③一根张紧的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④可由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得

四、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存在相对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

阻碍它们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是粗糙;

②两物体接触面上有压力;

③两物体间有相对滑动.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大小—滑动摩擦定律

滑动摩擦力跟正压力成正比,也就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N

Ff其中的F

N

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为动摩擦因数,取决于两个物体

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2、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

对它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①接触面是粗糙的;②两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③两物体接触面上

有压力.

(2)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

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

m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μF

N

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既Fm=μF

N

3、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①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不一定与物

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如:课本上的皮带传动图。物体向上运动,但物体相对于皮带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摩

擦力向上。

②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的。

如上例,摩擦力阻碍了物体相对于皮带向下滑,但恰恰是摩擦力使物体向上运动。

注意:以上两种情况中,“相对”两个字一定不能少。

这牵涉到参照物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物体运动或静止,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而牵涉到“相对运动”,实际上是规定了参照物。如“A相对于B”,则必须以B为参照物,而

不能以地面或其它物体为参照物。

③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摩擦力不一定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④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但一定保持相对静止。

⑤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第二模块:力的合成与分解

『夯实基础知识』

1、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出来。

共点的两个力F

1

,F

2

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θ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

小,合力越大,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F

1

与F

2

同向时合力最大,F

1

与F

2

向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是|F

1

-F

2

|≤F≤(F

1

+F

2

多个力求合力的范围

有n个力

n

FFFF……、、、

321

,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它们的方向相同时的合力,即

FF

i

i

n

max

1

,而它们的最小值要分下列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n个力FFFF

n123

、、、……

中的最大力F

m

大于

F

i

iim

n



1,

,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

是FF

mi

iim

n



1,

②若n个力FFFF

n123

、、、……

中的最大力F

m

小于

F

i

iim

n



1,

,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

是0。

3、三角形法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

1

,F

2

的合力,可以把F

1

,F

2

首尾相接地画出

来,把F

1

,F

2

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4、分力与力的分解: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叫

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5、分解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同样,由力的分解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如不加任何限制而将某个力分解为两

个分力,则可以得到无数种分解的方式,这是毫无意义的。通常作力的分解时所加的限制有

两种: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按照所建立的直角坐标将力作正交分解

6、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求其合力,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直行正交分解,然

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值得注

意的是,对

x

、y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

x

、y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

力。步骤为:

①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水平方向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方向为X轴,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②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投影在坐标轴上,分别求出坐标轴上各力投影的合力。

③分别求出x轴方向上的各分力的合力Fx和y轴方向上各分力的合力Fy。

Fx=F1x+F2x+…+Fnx

Fy=F1y+F2y+…+Fny

③利用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数,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共点力合力的大小为

F=22

yx

FF,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

x

y

F

F

arctan

第三模块: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夯实基础知识』

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

(1)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理解:把某个特定的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

一个不漏,一个不重地找出来,并画出定性的受力示意图。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

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

(2)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方法:为了不使被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与所施出的力混淆起来,

通常需要采用“隔离法”,把所研究的对象从所处的物理环境中隔离出来;为了不使被研究对

象所受到的力在分析过程中发生遗漏或重复,通常需要按照某种顺序逐一进行受力情况分

析,而相对合理的顺序则是先找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场

力、浮力等)。

重力是否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不忘电磁浮

(3)受力分析的几个步骤.

①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根据解题的目的,从体系中隔离出所要研究的某一个物

体,或从物体中隔离出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与周围环境联系密切并且已知量尽量多;对于较复杂问题,由于物

体系各部分相互制约,有时要同时隔离几个研究对象才能解决问题.究竟怎样选择研究对象

要依题意灵活处理.

②对研究对象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除了重力外查看哪些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对它

有力的作用.凡是直接接触的环境都不能漏掉分析,而不直接接触的环境千万不要考虑进

来.然后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力的分析,根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所满足的

物理规律,确定它们的存在或大小、方向、作用点.

③审查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平衡态还是加速状态等等,根据它所处的状态有时可以

确定某些力是否存在或对某些力的方向作出判断.

④根据上述分析,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把各力的方向、作用点(线)准确地表

示出来.

(4)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依据:在具体的受力分析过程中,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

依据通常有如下三个。

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

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六.平衡概念的理解及平衡条件的归纳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刻,物体速度

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

F0

说明;

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

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

X合=0,F

Y合=0;

★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转动平衡状态是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其共同的物理本质是描述转动状态的角速度这一

物理量保持恒定;而能够迫使物体转动角速度发生变化的只有力矩,所以在有固定转动轴的

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力矩为零,即M=0。

4.力的平衡: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合力为零,这种情形叫做力的平衡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

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

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





0

0

y

x

F

F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受力情况;③建立适当坐标;④列出平衡方程

5.解决力的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2-12-06 12:2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29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标示量
标签:力的分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