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客行悲故乡

更新时间:2022-12-06 10:22:45 阅读: 评论:0

深圳龙华区一模试题-长江长度


2022年12月6日发(作者:过年发朋友圈句子)

温庭筠《商山早行》鉴赏阅读答案及赏析

温庭筠《商山早行》鉴赏阅读答案及赏析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

塘。

[注]征铎(duò):装在车马上的铃。檞(jiě),又

读(xiè),树名。枳:树名,又称臭橘、枸橘,开白花。

杜陵:古县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回塘:回环曲

折的池塘。

(1)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

“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

说出妙在何处。

答:

(1)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

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

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

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

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

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

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2)“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

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

行之“早”。

鉴赏

这首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

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

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

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

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

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

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

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

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

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

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

“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

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

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

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

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

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

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

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

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

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

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

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

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

“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

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

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

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

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

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

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

“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

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

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

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

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

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

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

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

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

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

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

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

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

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

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

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

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

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

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

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

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

的表现。

本文发布于:2022-12-06 10:22: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23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沉鳞
标签:客行悲故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