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花的古诗文赏析【八首】
【一】有关花的古诗文赏析: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
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
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
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
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
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
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
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
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
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这
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
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
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
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
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
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
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
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
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
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
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
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二】有关花的古诗文赏析:爱莲说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甚爱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赏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
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
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首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选用“可爱”二
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
斟酌之妙。
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
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的田园逸趣。“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
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
不可独爱莲呢?
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特别是
统治阶层“甚爱牡丹”的好尚,这几句像是重复,但实为加
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
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
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
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
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
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
作了的铺垫。
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些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
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
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这几句隐
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
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
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
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
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他为官正直,数洗
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
养天年,便是身体力行,澹泊明志的体现。这正是这篇小品
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
接下来,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
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
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
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
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
的贤君子。另外,莲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来、观音均以
莲花为座。唐释道世《三宝敬佛》云:“故十方诸佛,同出
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作者《题莲》
诗也云:“佛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
人头。”与这篇小品参照,情趣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
矣!”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
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
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这里先用花进行
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
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
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
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里,周敦颐是高傲
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
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
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三】有关花的古诗文赏析:菊花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
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
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
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
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
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
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
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
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
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
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
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
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
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
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
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
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
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
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
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
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
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
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
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
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
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四】有关花的古诗文赏析: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赏析
首句是起。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东风”即
春风。“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
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
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用典中的“语典”。“泛”即弥
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崇”推崇,引申为“增
长”。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
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诗人写道:“香雾空蒙月转廊。”这一句侧
写海棠。“香雾”指的是氤氲的雾气中的海棠花香。“空蒙”
即细雨(烟雾)迷茫的样子。南朝齐谢眺《观朝雨》中写道:
“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
中写道:“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宋代苏轼《饮湖上初
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
“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
来的景象。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
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即月亮已
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其中的“转”字,不
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
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后两句写爱花心事。第三句转句。诗人首先写道:“只
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紧承第二句而转,担心“夜深花睡
去”。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是从上面描写环境进入到描
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表现了赏花者的心态。上面写“月转
廊”,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了。其中,一个“只”,可以说虚
词表意,深化了爱花人的痴情。一个“恐”字,不但强调了
诗人对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自己的孤寂、冷清。最后是合
句。
诗人接着写道:“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句将爱花的感
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即所以之意,含有“特意而为”
之意。同时,这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
未足”的典故。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
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
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
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里,“红妆”表面指海棠,实
则诗人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自己对心上人的
思念。可以说,诗人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给人以审美
想象。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
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
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
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
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
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
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
“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
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
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
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
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
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
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五】有关花的古诗文赏析: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
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
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
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
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
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
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
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
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
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
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
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
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
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
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
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
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
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想到,自己
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
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
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
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
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
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
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
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
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
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
一珍品。
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是在江州司马的任上。唐贞元年间
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
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
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
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许自然地融入这首小诗的
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
彩。
【六】有关花的古诗文赏析:紫薇花
唐代: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赏析
紫薇夏季开花,开谢相续,花期长达三、四月之久。杜
牧这首诗即围绕紫薇花花期长的特点着笔,赞美紫薇花不争
春的谦逊品格。
“晓迎秋露一枝新”,首句写紫薇花开花季节时令。秋
天的早晨,紫薇花迎着秋天的寒露开出一枝枝新鲜的花朵。
一个“迎”字,赋予紫薇花以人的精神,它不怕秋寒,迎着
寒露开放,为人间装点秋天的景色。
“不占园中最上春”,春天时节,百花盛开,争奇斗艳,
而紫薇花不与百花争春,它夏季开花,一直开到秋末。诗人
在这里赞美紫薇花不与百花争春的谦逊品格。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出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
传》,意谓桃花李花开得鲜艳靓丽,引得人人们纷纷前来观
赏,以致树下踩出了小路。杜牧在这首中用此典故,却一反
其念,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和开花时间之长,极有
新意。诗人虽写紫薇但在此诗中一字不提紫薇,使读者在惊
奇之中,享受到紫薇的美丽的质感。现在秋天到了,秋风萧
瑟,无言的桃花、李花,不知今在何处,只有紫薇花向着寒
冷的秋风,笑对那些争着在艳阳春天开放的花朵了。诗人寄
情于物,在赞美紫薇花的谦逊品格时,也赞美了具有谦逊美
德的人。
诗人虽写紫薇但在此诗中一字不提紫薇,使读者在惊奇
之中,享受到紫薇的美丽的质感。充分感觉到紫薇不与群花
争春,淡雅高洁的风骨和一枝独秀的品格。所谓“反常”必
须以“合道”为前题,方能构成奇趣。这首被人们誉为咏紫
薇诗中的佳作,由于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使人玩味不已。
【七】有关花的古诗文赏析: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深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阑通:栏)
赏析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
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一篇。它与《摊
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
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
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
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
“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
垂芳根。”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
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
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
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
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
呢?
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
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
象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
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
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
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
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
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
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
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于是,正值
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的是
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宋
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
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
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
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两句便把桂花的
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鸣冤”、
“正名”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
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
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
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
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
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
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妒”和“羞”恐怕还是因
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
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
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
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
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
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八】有关花的古诗文赏析: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析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
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
写牡丹。诗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
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
“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芍
药”,本来同样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但据说到了唐
代武则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王禹傅《芍药诗
序》)。以至有人将牡丹比为“花王”,把芍药比作“近侍”。
此处,刘禹锡也怀着主观感情,把芍药说成虽妖娆但格调不
高。“芙蕖”,是在诗文中常以清高洁净的面目出现的花卉,
但刘禹锡大概因为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远观而
不可近玩的缘故,说她纯洁而寡情。这里暗示了牡丹兼具妖、
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这首诗本来是《赏牡丹》,可落笔却不先说牡丹,而先
对芍药和芙蕖进行评赏。首句写芍药,这种同样具有观赏价
值的花儿,较之牡丹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就写到过
周朝郑国的男女以芍药相赠的欢乐场面,而同时期却不见有
关牡丹的记载。所以宋代韩琦在《北第同赏芍药》中写道:
“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化。到了唐代武则天执政以后,“牡
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以至于有人将牡丹比为君王,把芍
药比作近侍。芍药地位的下降,刘禹锡认为其格调不高,所
以说芍药虽妖娆而无格。
芙蕖,即荷花,这是自屈原以来在诗文中经常以清高洁
净面目出现的花。大概由于它亭亭玉立于池塘水面之上,令
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吧,刘禹锡觉得它虽纯洁却寡
情。至此前两句已经分别对两种可与牡丹并肩的花儿进行了
评赏:芍药的种植历史悠久,也曾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却“妖
冶无格”;荷花也的确堪称花中君子,清高洁净,但却冷艳
寡情。至此为后两句推出作者心中的最爱,可谓做足了铺垫,
唯有期待着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场了。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旧指
一国中最美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牡丹,便将牡丹的超群姿
色表现了出来。“真”字虽是副词,却加强了语气;“唯有”
是一种不二的选择,增强了评赏的分量,照应了上面两句,
包含着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选择,是经过了认真比较,确
认了“非此莫属”的地位的意思。在这样的美好评价和高度
概括之后,再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作结尾,既反映了京城
人赏花倾城而动的习俗,又从侧面衬托了牡丹花的诱人魅
力: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倾慕的“国色”,才使得“花开时
节”京城轰动,人们奔走相告,争先赏玩。
这短短四句诗,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
富的审美思想。诗人没有忘记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
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无穷。作为花木,本
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
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
的印象。
本文发布于:2022-12-06 10:08: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23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