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新疆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所属院系: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电路
设计题目: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
班级:电气14-1
学生姓名:庞浩
学生学号:2
指导老师:李劲
完成日期:2016年6月28日
实用文档
课程设计题目: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
要求完成的内容:
(1)掌握瓦特计(瓦特计)的接线和使用方法。
(2)使用单相瓦特计对三相电路进行三瓦计、二瓦计法的有功功率进行测量。
(3)如何用一瓦计法测量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4)对三种方法分别测量出的总有功功率分析说明。
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电路的设计方案,初选电路元器件,设置参数。
(2)仿真分析、测量电路的相关参数,修改、复核,使之满足设计要求。
(3)综合分析计算电路参数,验证满足设计要求后,认真完成设计报告。
评分标准:
(1)设计思路是否清晰;(2)单元电路正确与否;(3)整体电路是否完整及满足
设计要求;(4)说理说明是否正确;(5)报告格式及版面是否清晰。
指导教师评语:
评定成绩为:
指导教师签名:201年月日
实用文档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瓦特计(瓦特计)的接线和使用方法。
(2)掌握单相瓦特计对三相电路进行三瓦计、二瓦计法、一瓦计法的有功功率进行测量。
(3)说明分析三种方法分别测量出的总有功功率。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im12.0软件
三、设计原理
(1)瓦特计的接法:将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端相连,1、3支路串入一相支路中,并把电压
表的非“*”端(支路2)接中线或者其他相线,如图1-1所示。
图1-1:瓦特计的接法图2-1:三瓦计法测有功功率
(2)三瓦计法:对于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的三相星形联接(Y0)的不对称负载,可以用瓦特计
测量出各相的有功功率P
u
、P
v
、P
w
,然后把三表读数相加,即可得到三相负载的总有功功率Σ
Pa=P
v
+P
w
+P
n
,如图2-1所示。若三相负载是对称的,则各相有功功率相同,所以只需测量一相的
功率即可,该相功率乘以3即得总的三相有功功率。
(3)二瓦计法:对于采用三相三线制供电的对称负载,或者不对称负载,它们都是三相三线制
电路,所以可以采用两只单相瓦特计来测量三相电路的总的有功功率。如图3-1所示。三相负载
所消耗的总有功功率P为两只瓦特计示数的代数和,即:
Pa=P
1
+P
2
=U
AC
IAcosφ1+U
BC
I
B
cosφ2=P
A
+P
B
+P
C
。
实用文档
(4)一瓦计法:对于三相负载,可用一只瓦特表测出一个功率P,则有Pa=√3P。
图3-1:二瓦计法测功率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三瓦计法测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使用Multisim12.0软件绘出如图2-1所示的电路(即图2-2),其中三相电源为相电压UΦ
=220V,线电压U
l
=381V,f=50HZ的三相交流电。启动仿真,读出各瓦特计的读数,将数据记录在表1
中。
准备工作:线电压与相电压的测量
图4-1:一瓦计法测功率
实用文档
图2-2:三瓦计法测有功功率仿真电路图及其运行结果
由仿真运行结果可知,瓦特计1读数为242.038W;瓦特计2读数为138.307W,
瓦特计3读数为96.815W,所以总功率为242.038+138.307+96.815=446.16W,并
将数据记入表一。
三瓦计法对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数据表:表一
测量方法测量项目单位不对称三相负
载
三瓦计法(三相四线制)测量数
据
PuW242.038
PvW138.307
PwW96.815
总功率Pa=Pu+Pv+PwW446.16
分析:由仿真运行结果可见在每相相电压相等的条件下,负载阻值越大,消耗的有
功功率越低。
2.二瓦计法测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用Multisim12.0软件绘出如图3-2所示的仿真电路,运行仿真电路,读出各功
率表的读数,将此数据记录在表2中。
实用文档
图3-2:二瓦计法测有功功率仿真电路及其运行结果
分析:瓦特计1读数为252.561,瓦特计二读数为189.421,总功率为
Pa=252.561+189.421=441.982W。将数据记入表二。
二瓦计法对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数据表:表二
测量方法测量项目单位不对称三相负
载
二瓦计法(三相三线制)测量数据P1无252.261
P2无189.421
总功率Pa=P1+P2W441.982
3.一瓦计法测有功功率:
用Multisim12.0软件绘出如图4-2所示的仿真电路,此时为了得到相同的总有
功率,应确定3个合适的电容值,来提供合适的无功补偿。即瓦特计读数应为442W/
√3=255W左右,所以在实验中应该多做几次不同参数下的实验,这次分别选用了
C=0uF,8uF,9uF,10uF,11uF,在不同电容值下,启动仿真并测量出功率值,将
数据记录在表3中。
实用文档
(1):C=0uF
图4-2:一瓦计测有功功率(0uF)
分析:当C=0uF时,根据一瓦计法,可得瓦特计示数为31.57W,示数不为0,总
功率为Pa=31.57x√3=54.679W。原因是负载不对称,所以功率表示数不为0。
如果负载对称,那么功率表示数为0。
一瓦计法对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数据表:表三-1
测量方法测量项目量纲不对称三相负载
一瓦计法(三相三线制)测量数据P无31.57
总功率Pa=√3PW54.679
(2):C=8uF
图4-3:一瓦计测有功功率(8uF)
实用文档
分析:当C=8uF时,瓦特计示数为201.243,总有功功率Pa=201.243x√3=348.553
一瓦计法对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数据表:表三-2
测量方法测量项目量纲不对称三相负载
一瓦计法(三相三线制)测量数据P无201.243
总功率Pa=√3PW348.553
实用文档
(3):C=9uF
图4-4:一瓦计测有功功率(9uF)
分析:C=9uF时,瓦特计示数为228.638,总功率Pa=228.638x√3=396.002W。
一瓦计法对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数据表:表三-3
测量方法测量项目量纲
不对称三相负
载
一瓦计法(三相三线制)
测量数据P无228.638
总功率Pa=√3PW396.002
实用文档
(4):C=10uF
图4-4:一瓦计测有功功率(10uF)
分析:当电容为10uF时,瓦特计示数为255.733,总功率Pa=255.733x√
3=442.930W。
一瓦计法对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数据表:表三-3
测量方法测量项目量纲
不对称三相负
载
一瓦计法(三相三线制)
测量数据P无255.733
总功率Pa=√3PW442.930
(5):C=11uF
图4-6:一瓦计测有功功率(11uF)
实用文档
分析:当C=11uF时,瓦特计示数为282.584,总功率为Pa=282.584x√3=489.435W。
对比前面的数据可见,随着电容的上升,功率也在上升。
一瓦计法对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数据表:表三-4
测量方法测量项目量纲
不对称三相负
载
一瓦计法(三相三线制)
测量数据P无282.584
总功率Pa=√3PW489.435
电容值测量项目不对称三相负载功率
C=0uF测量数据
P(○
W
的读数)
173.494
总功率Pa=√3*P300.500W
C=8uF测量数据
P(○
W
的读数
201.243
总功率Pa=√3*P348.553W
C=9uF测量数据
P(○
W
的读数
228.638
总功率Pa=√3*P396.002W
C=10uF测量数据
P(○
W
的读数
255.733
总功率Pa=√3*P442.930W
C=11uF测量数据
P(○
W
的读数
282.584
实用文档
总功率Pa=√3*P489.435W
选用值C=10uF,P=255.733,Pa=442.930W
五、数据分析:
在同一个三相电路下,且各元件参数保持不变时:(1用三瓦计法测得总有功率为446.16W
;(2用二瓦计法测得总有功率为441.982W;(3用一瓦计法测总有功功率,当C=10uF时
P=255.733W,总有功率Pa=√3P=442.930W。所以用各种方法测得的有功功率在允许的误差范
围内,可认为是相等的。各个方法测总有功功率都相等的结果,符合电路结构和参数都不
变的客观情况下,电路参数保持不变。此外,在用一瓦计法测总有功功率实验中,我们还
发现了当电路参数中仅电容值发生改变时,瓦特计示数与电容值呈正相关。即电容值越大,
三相电路的总有功率就越大,原因是电容起到了补偿无功的作用。而且如果令C=0,此时瓦
特计示数不为0,这是因为所测电路为三项不对称负载,所以P不为0;如果是对称负载,
那么P=0。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本次测量三相有功功率的实验,采用了仿真电路进行实验,它
很多优点。1.极大地减少了实验设备,仅需一台装有Multisim12软件的电脑
即可。2.布线清晰,便于修改。3.电路结构明确直观,实验人员能够对电路有
更清楚的了解。4.测量结果以数字的形式显现,消除了读数误差。5.能够避免
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与不必要损失。
实用文档
(二)1.通过这个实验,认识和掌握了对相同三相电路分别使用三瓦计、
二瓦计法、一瓦计法进行有功功率测量的方法。知道了无论用这三种测量方法
中的哪一种测量同一电路的有功功率,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总有功功率。
2.认识了在不同情况下,应使用何种方法测量有功功率。(1)三瓦
计既可以用于三相四线制,也可用于三相三线制,既可测量对称负载,也可测
量不对称负载的功率。而且在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只需测出一相的功率既可。
(2)二瓦计只能使用于三相三线制电路。
七、总结体会:
通过本次设计实验,我进一步学会了如何运用Multisim12.0绘制仿真电
路进行仿真实验,收获良多,颇有感慨。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只有在知道自己的目标之后,我们才能明确自己
的方向并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其次,充足的实验材料与实验数据。在确定目标之后,我们搜集的材料是
实验的基础。通过对材料的消化、理解,我们才能将之通过实验得到既定结果。
而实验数据是我们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和实验的结果,是我们进行实验分析的
对象。
最后,合理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实验数据之后,我们只是知道
了实验的现象,并不了解导致该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
工和处理,再进过合理的分析与推理,就可以验证我们的实验目的或从实验中
总结出结论。
实用文档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5:4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2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