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保留复制(miconrvativereplication):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
每一股做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
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半保留复制。
2.复制子replicon:由一个复制起始点构成的DNA复制单位。
57.复制起始点(OriC)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
苷酸序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
24.(35)复制叉(replicationfork)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通过解旋、
解链和SSB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
片段klenowfragment:DNApolI(DNA聚合酶I)被酶蛋白切开
得到的大片段。
4.外显子exon、extron: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部分可转录为
RNA,并翻译成蛋白质,也称表达序列。
5.(56)核心启动子corepromoter:指保证RNA聚合酶Ⅱ转录正常起始所
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及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ATA区。
(Hogness区)
6.转录(transcription):是在DNA的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硷基
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的过程。
7.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
特异的mRNA序列。
8.(59)信号肽signalpeptide: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
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9.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element):真核生物DNA中与转录调控有关的
核苷酸序列,包括增强子、沉默子等。
10.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MMR):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
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主要用来纠正DNA双螺旋上错配的碱基对,还
能修复一些因复制打滑而产生的小于4nt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修复的过程是:
识别出正确的链,切除掉不正确的部分,然后通过DNA聚合酶III和DNA连接酶的
作用,合成正确配对的双链DNA。
直接修复directrepair:是将被损伤碱基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修复。有三种
修复方式:1光复活修复2、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修复3单链断裂修复。
切除修复(excissionrepairing):也称核苷酸外切修复,这是一种取代紫
外线等辐射物质所造成的损伤部位的暗修复系统。对多种DNA损伤包括碱基脱落
形成的无碱基点、嘧啶二聚体、碱基烷基化、单链断裂等都能起修复作用。此系
统是在几种酶的协同作用下,先在损伤的任一端打开磷酸二酯键,然后外切掉一
段寡核苷酸;留下的缺口由修复性合成来填补,再由连接酶将其连接起来。不同
的DNA损伤需要不同的特殊核酸内切酶来识别和切割。主要包括碱基切除修复和
核苷酸切除修复两类
29.碱基切除修复(baexcisionrepair):由DNA糖基化酶始发先识别
受损碱基,通过DNA链的局部扭曲而使受损碱基突出,之后水解受损碱基与脱氧
核糖之间的糖苷键,除去受损碱基,产生无嘌呤或无嘧啶位点,即AP位点。AP
内切核酸酶能识别AP位点,在该位点的5’侧端将DNA链切断。
37.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excisionrepairNER)当DNA结构有较大
损伤变形(包括胸腺嘧啶二聚体在内)或DNA链多处发生严重损伤时,将诱导短
或长片段的修复。以NER的方式修复,无须DNA糖基化酶协助。在NER修复系统中,
已损伤的片段由切除酶识别并切除,该酶是一种内切核酸酶,但它是在链损伤部
位的两侧同时切开(有别于一般的内切核酸酶),切除包括含损伤区域在内的一
段寡核苷酸链。
41.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repairing):双链DNA中的一条链发生损伤,
在DNA进行复制时,由于该损伤部位不能成为模板,不能合成互补的DNA链,所以
产生缺口,而从原来DNA的对应部位切出相应的部分将缺口填满,从而产生完整
无损的子代DNA的这种修复现象。重组修复的主要步骤有:1.复制2.重组3.再
合成
修复:易错修复、SOS反应应急(SOSrespon)许多造成DNA损伤或抑制
DNA复制的过程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称为应急反应。(SOS系统只在细胞
受到严重损伤或复制系统受到抑制时才出现,系统是在DNA分子受到大范围的损伤情况下防
止细胞死亡而诱导出的一种应急措施,是使细胞通过一定水平的变异来换取最后幸存手
段。)
11.半不连续复制(mi-discontinuousreplication)是指DNA复制时,前导
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在DNA
复制过程中,亲代DNA分子中以3’-->5’方向的母链作为模板指导新的链以5’-->3’方向
连续合成;另一股以5’-->3’为方向的母链则指导新合成的链以5’-->3’方向合成
1000—2000个核苷酸长度的许多不连续的片段(岗崎片段),这种复制方式称之为半不连续
复制。
12.岗崎片段(Okazakifragment):DNA复制时,一股以5’-->3’方向的母链
作为模板,指导新合成的链沿5’-->3’合成1000—2000个核苷酸不连续的小片段称之为
岗崎片段。
46.前导链(leadingstrand):DNA复制时,一股以3’-->5’方向的母链作为
模板,指导新合成的链以5’-->3’方向连续合成的链称为前导链。(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一
致)
40.后随链、随从链(laggingstrand):DNA复制时,一股以5’-->3’方向的母
链作为模板,指导新合成的链沿5’-->3’合成,1000—2000个核苷酸不连续的小片段的链
称为随从链。(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
13.内含子(intron):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不编码序列,这部分序列并不编码
蛋白质,又称间隔序列或插入序列。
外显子(exonorextron):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部分序列可转录
为RNA,并翻译成蛋白质,也称表达序列。
14.基因突变(geneticmutation)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
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
15.转座子(transposon,Tn):转座子也叫做转座元件、跳跃基因。是在基因组
中可移动的DNA序列,不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如质粒或噬菌体DNA等),而在基因组内由一个
部位直接转移到另一个部位。
60.转座:一个转座子由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的过程称为转座。转座发生的频
率很低,而且插入位点是随机的,不依赖转座子与靶位点之间的任何同源性。
16.启动子(promoter)是指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它包
括4个区域:转录的起始点,-10区(pribnowbox,富含AT,其一致序列为TATAAT),-35区一
致序列为TTGACA,-10与-35之间的序列。
17.密码的简并性(degeneracy):同一种氨基酸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密码子
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序列SDquence:mRNA中用于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序列。SD序列
在细菌mRNA起始密码子AUG上游10个碱基左右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碱基序列,
能与细菌16SrRNA3’端识别,帮助从起始AUG处开始翻译。
19.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factor):反式作用因子又称转录因子
(transcriptionfactors,TF)。绝大多数真核转录调节因子由某一基因表达后,通过与特异
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另一基因的转录,故称反式作用因子。(是指能直接或
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
蛋白质。)
20.操纵子(operon):原核生物中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成簇串联排列组成的
一个基因表达的协同单位(DNA序列)
21.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编码同一
氨基酸的几个三联体遗传密码中,一、二位碱基大多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不同。
22.增强子(enhancer)指增加同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的DNA序列。
沉默子(silencer)是参与基因表达负调控的一种元件。能够同反式因子
结合从而阻断增强子及反式激活因子的作用,并最终抑制该基因的转录活性。
框(TATAbox/Hognessbox)、TATA区:酶的紧密结合位点(富含AT碱基,
利于双链打开)是构成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元件之一。
31.癌基因cancergene:指人类或其他动物细胞(以及致癌病毒)固有的一
类基因。又称转化基因,它们一旦活化便能促使人或动物的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25.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
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
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27.σ因子(σfactor):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的一个亚基。
34.转录的弱终止子:依赖于Rho蛋白糖助因子才能实现终止作用,这类终
止子属于弱终止子。蛋白质辅助因子称为释放因子,通常称为ρ因子。
ρ因子:是ρ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酶,它具有ATPa的活性和解链酶的活
性,在水解ATP的情况下,它沿着5′→3′方向转录物的3′端前进,直到遇到暂停在终止
点位置的RNA聚合酶。
28.转录的强终止子(transcriptionterminator):强终止子又称内部终
止子(intrinsicterminators指不依赖于Rho蛋白质辅助因子(ρ因子)而能
实现终止作用,这类终止子属于强终止子,是转录(Transcription)过程中起
作用的一种结构。由于其DNA模板上富含GC而使转录出的RNA上富含C和G,于
是RNA与模板之间可以形成较强的氢键,成为DNA—RNA杂合分子,从而阻碍DNA
聚合酶的前进而有利于终止。
30.锌指结构:多见于TFIIIA和类固醇激素受体中,由一段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
链构成。每四个半光氨酸残基或组氨酸残基螯合一分子Zn2+,其余约12-13个残基则呈
指样突出,刚好能嵌入DNA双螺旋的大沟中而与之相结合。
42.亮氨酸拉链结构:多见于真核生物DNA结合蛋白的C端,与癌基因表达调控
有关。由两段α-螺旋平行排列构成,其α-螺旋中存在每隔7个残基规律性排列的亮
氨酸残基,亮氨酸侧链交替排列而呈拉链状,两条肽链呈钳状与DNA相结合。
26.单顺反子mRNA:一个mRNA仅包含一种蛋白质的编码信息,即只含有一个
开放可读框(ORF),这种mRNA称为单顺反子mRNA;真核生物mRNA通常是这种情况。
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是结构基因的正常核苷酸序列,
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阅读框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其间不存在使翻译中
断的终止密码子。
32.多顺反子mRNA:一个mRNA包含多个蛋白质的编码信息,即包含多个个开
放可读框(ORF),这种mRNA称为多顺反子mRNA;这些蛋白质通常具有同一种相关
的功能,并且成组的被一个操纵子(operon)所调控;原核生物mRNA通常是这种
情况。
33.内部启动子internalpromoter:在由RNA聚合酶转录的5SRNA基因中,
其启动子位于转录单位之内,在转录起点的下游50个碱基以后,约在+55到+80
之间,故称下游启动子或内部启动子。
38.转录激活结构域transcriptionactivatingdomain:转录因子中能激
活基因转录的功能结构域。
39.端粒(telomere)是真核线状染色体两臂末端由特定的DNA重复序列构
成的结构,使正常染色体端部间不发生融合,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
45.端粒酶(telomera)催化端粒合成的酶称为端粒酶,是由一条RNA和多种蛋白
质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44.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TF):是真核细胞中一群能与基因5`端
上有特定序列专一性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强度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的蛋白
质分子。
47.衰减子(弱化子)衰减子(attenuator)---DNA位于L基因中,离E基因5’
端约30-60bp在RNA合成终止时,起终止转录信号作用的那段DNA序列。
(Polymera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快
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
50.转座子(transposon,Tn):转座子也叫做转座元件、跳跃基因。是在基因
组中可移动的DNA序列,不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如质粒或噬菌体DNA等),而在基因组内由一
个部位直接转移到另一个部位。
51.直接修复directrepair:是将被损伤碱基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修复。有三
种修复方式:1光复活修复2、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修复3单链断裂修复。
52.核不均一RNA:mRNA前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初始转录产物,统称为核不均
一RNA(heterogeneousnuclearRNA,hnRNA).
53.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
异的mRNA序列。
剪接(RNAsplicing):从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
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
编辑(RNAediting)是指在mRNA水平上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具体说
来,指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基因转录
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
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现象。
加工(RNAprocessing)将一个RNA原初转录产物转换成成熟RNA分
子的反应过程,加工包括从原初产物中删除一些核苷酸,添加一些基因没有编码
的核苷酸和对那些碱基进行共价修饰。
48.翻译-转运同步机制: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在
它们进行翻译的同时就开始了转运,主要是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
质网,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转移。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
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55.翻译后转运机制(post-translationaltranslocation)游离核糖体上
合成的蛋白质必须等蛋白质完全合成并释放到胞质溶胶后才能被转运一种机制。
61.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是指可改变DNA分子的链接数,通过瞬时
断开和再连接DNA分子的一条或两条链,催化拓扑异构体之间发生转化的一类酶。
62.转录单元(transcriptionunit):一段从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DNA序
列。
63.正转录调控positivetranscriptioncontrol:当(负调控过程)阻遏
蛋白从操纵基因上脱离后,激活蛋白(activatorprotein)与启动子结合以及
和R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帮助结构基因的转录起始,促进相应蛋白的合成。
64.负转录调控negativetranscriptioncontrol:是指阻遏蛋白(repressor
protein)与操纵基因的结合,阻止了RNA聚合酶对操纵子结构基因的转录。
65.泛素(泛蛋白)(ubiquiti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小蛋白。
它的主要功能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使其被水解。
gene(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
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itetransposon(复合转座子)一些转座子两侧是由IS元件组成的臂(含
有与转座有关的酶),中心区是携带编码转座酶以外的其它基因,这类转座子称为复合转座子。
插入序列(IS,InrtionSequences):是最简单的转座子,中间有转座基因,
编码转座酶,两端有15—25bp反向重复序列(IR)。可以独立发挥转座作用。
(载体)是携带靶基因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并表达的工具。
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模
体(motif)。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5:45: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2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