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介绍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很幸运的选上了张老师的《昆虫世界与人类
社会》这门课,张老师对昆虫的专业研究以及精彩的上课讲解,让我
对昆虫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篇结课论文我将就萤火虫的形态
特征、种群分类、生活习性、分布范围、发光原理作简单的介绍。
一、形态特征
萤火虫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
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萤光,故名为萤火
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2000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
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
萤火虫体长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细长,头较小,体壁和鞘翅
较柔软,头部被较大的前胸盖板盖住。雄虫触角较长,有11节,呈
扁平丝或锯齿状;腹部可见腹板6~7节,末端有发光器,可发出荧光;
雄虫大多有翅。雌虫无翅,身体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荧光比雄虫
亮。
二、种群分类
水生萤火虫、陆生萤火虫、半水生萤火虫
三、生活习性
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幼虫一般需要6次蜕变后才进入蛹
阶段。幼虫喜吃螺类和甲壳类动物,捕捉猎物后会先麻醉再将消化液
注入其身体,将肉分解。
成虫产卵在草丛常发现尾部两点发光的是陆生的山窗萤幼虫,和
全身发光黑白双间的双色垂须萤幼虫,此两品种的成长雌虫翅膀退
化,与幼虫形状没有太大分别,雄虫才可以飞行。
初春时段,水中生活的萤火虫幼虫会爬上岸钻进土。这时由鳃呼
吸改为气孔呼吸,腹部两侧会发光,再约50天时间才变蛹成虫,平
均只有5天的生命,进食成长都变得次要,在日落后1小时后萤火虫
非常活跃,争取时间互相追求,雄虫会在二十秒中闪动亮光,等二十
秒,再次发出讯号,耐心等待雌虫的一次强光回应,当没有反应,雄
的会飞往别处,萤火虫在天黑时才开始发光。
四、分布范围
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萤火虫世界上已知的共有2000多种分别属于8个亚科92属和亚
属,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中国约54种,各地皆有分布,
尤以南部和东南沿海各省居多。
五、发光原理
萤火虫的发光是生物发光的一种。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萤
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
称作萤光素(在萤火虫中的称为萤火虫萤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
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并与氧气发
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
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以光的形
式释放,只有极少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反应效率为95%,甲虫
也因此而不会过热灼伤。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办法制造出如此高
效的光源。
在虫的腹部下部有着很多白色斑块。其实是它的甲壳中对光
透明的部分。在内部有一块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间
这个部位呈现白色。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16:18: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18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