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高吸光度示差分析法
一、目的:
通过标准曲线的绘制及试样溶液的测定,了解高吸光度示差分析法的基本原
理,方法优点。掌握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普通吸光光度法是基于测量试样溶液与试剂空白溶液(或溶剂)相比较的吸
光度,从相同条件下所作的标准曲线来计算被测组份的含量,这种方法的准确度
一般不会优于1~2%,因此,它不适合于高含量组份的测定。
为了提高吸光光度法测定的准确度,使其适合于高含量组分的测定,可采用
高吸光度示差分析法。示差法与普通吸光光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一个待测组
份的标准溶液代替试剂空白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测量待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它的
测定步骤如下:
(1)在仪器没有光线通过时(接受器上无光照射时)调节透光率为0,这与比
色法或普通分光光度法相同。
(2)将一个比待测溶液(浓度为C+△C)稍稀的参比溶液(浓度为C)放在
仪器光路中,调节透光率为100%。
(3)将待测量溶液(或标准溶液)推入光路中,读取表现吸光度A
f
。
表观吸光度A
f
实际上是由△C引起的吸收大小,可表达为:
A
f
=ab△c
上式说明,待测溶液(或标准溶液)与参比溶液的吸光度之差与这两次溶液
的浓度差成正比。
无论普通吸光度或高吸光度示差法,只要符合比尔定律,而且测量误差仅仅
是由于透光率(或吸光度)读数的不确定所引起的,则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分析的
误差。
仪器刻度上透光率读数改变数(dT)所引起的浓度误差dc为绝对误差,它
与透光率有关,其关系式容易由比耳定律推得:
A
f
=ab△c=k△c
lgT=-A
f
=-k△c
0.43lnT=-k△c
KT
dc
43.0
·dT
式中k为标准曲线(A~C)的斜率。实验中三条曲线的三个k很接近。根
据k值及上述关系可以计算出实验中各点的绝对误差(假设透光率读数误差为
l%,即dT=0.01)。
对于化学工作者来说,更有意义的是浓度的相对误差(
c
dc
),或者相对百分误
差(
c
dc
×100)。浓度相对百分误差与参比溶液的浓度关系密切。随着有色参比溶
液浓度的增加(或A的增加),相对百分误差也随之减小。当所用参比溶液的
A=1.736时,最低的相对百分误差也可减小至0.25%。由此可见了,差示法中高
吸光度法可达到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的准确度。
三、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附2只1厘米比色皿)
0~10ml微量滴定管1支(刻度准确至0.005ml)
25ml容量瓶×6
0.5000MCr(NO
3
)
3
四、实验步骤
l、标准溶液的配制
在16支25ml容量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分别放入1.0,2.0,3.0,4.0,5.0,6.0,
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ml,0.5000MCr(NO
3
)
3
溶液(也可放臵相接近的毫升数,但须正确读到0.005ml),再用蒸馏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待测溶液的测定
选择一对合适的厚度为lcm比色皿,在550nm波长下分别测量下列三组溶
液的吸光光度。(1)以蒸馏水为参比溶液,测量1.0~5.0m10.5000MCr(No
3
)
3
/50ml
溶液的吸光度。
(2)以5.0m10.2500MCr(NO
3
)
3
/50m1溶液为参比溶液,测量6.0~
11.0ml0.5000MCr(NO
3
)
3
/50ml溶液的吸光度。
(3)以10.0ml0.5000MCr(NO
3
)
3
/50ml溶液为参比溶液,测量11.0~16.0ml
0.5000MCr(NO
3
)
3
/50ml溶液及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4)为了消除由于标准溶液浓度、液槽厚度与光学性能不一致所带来的误差,
常采用中性滤光片代替参比溶液,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以中性滤光片(相对空气其A约为1.0)代替参比溶液,测量11-16毫升0.5000
MCr(NO
3
)
3
/50ml溶液及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注意:应固定中性滤光片的位
臵)
五、结果与处理
1、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制(l)-(3)组的A-C标准曲线。
2、从(3)组标准曲线上求算待测溶液的溶度。
3、根据(1)-(3)组标准曲线,分别求其K值,然后计算出每个实验点的
c
dc
×100,绘制(1)-(3)组
c
dc
×100~T图,从图可以引出什么结论。
六、思考题.
1、在普通分光光度法中,若透光率读数改变0.01,最小误差点(即T=36.8%)
的相对百分误差是多少?
2、根据实验数据,指出哪一个实验点的相对百分误差最低?比普通分光光
度法中T为36.8%处精确多少倍?
七、参考资料
1、朱世盛,《仪器分析》,第3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2、田笠卿,化学通报,第5期,301页,1963年。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15:0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14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