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里的中国孔子的经历与语录
经历: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的先祖是宋国公室,后因为宋国内乱而迁移到鲁国,到孔子已经是第
六代了。
孔子的父亲是鲁国大将叔梁纥(孔纥),也做过地方官陬邑大夫。叔
梁纥有一妻一妾,妻子施氏生九女,无子,妾生有一子,名孟皮。但孟皮
从小腿脚有毛病,按照当时礼法,他不适合当继承人。
于是,叔梁纥在69岁时遇到了17岁的颜征在,第二年,颜氏生子,
取名仲尼。孟,是老大,仲是行二,所以孔子又被称为孔老二。
史载,叔梁纥与颜氏是“野合”,即颜氏是没有名分的,孔子是私生
子。
当时各诸侯国礼崩乐坏,竞争激烈,都在争夺人口,鼓励生育,所以,
像孔子这样的私生子并不受歧视,只是不能继承父亲的遗产。
孔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除了优秀基因,就是“士”的身份。这个身份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身份只能靠继承,买都买不到。如果没有这个身份的
话,孔子连受教育的权利都没有,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孔子了。
语录:
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言。可
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论语》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14:5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13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