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
2.学习如何才能让所写的人物真实、感人的写法。
3.体会文中充满情感语言的深意。
【教学重难点】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找出表现
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抑‛中的‚扬‛。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
层神秘的面纱。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对,她就是长妈妈。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
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
力的人物。可是在《阿长与《山海经》》里,鲁迅却将长妈妈称为‚阿长‛,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究
竟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来写长妈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
深切感情。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二、《朝花夕拾》简介:
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示题为《旧事重提》,编辑出版时改用现名。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
回忆性散文10篇。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说处的时代的社会风貌。即《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作者儿
时的保姆。
三、整体感知
(一)仔细听读课文,要求:
1.找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2.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
(二)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自由讨论。
1.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2.如何划分段落?
3.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再总
结归纳阿长的形象。
4.依照文中时间的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
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5.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1.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②限制我的行动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⑤
讲长毛攻城时护城⑥谋害我的隐鼠⑦为我买《山海经》
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2.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2)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及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3—18)作者介绍讨厌长妈妈的事例。
第三部分:(19—29)长妈妈为我寻找并购买《山海经》,作者感激她。
第四部分:(30—31)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
划分的依据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依据。
3.引导归纳,师生共同小结:
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他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他‚不许我动‛到吃福桔的祝福,以及‚晒
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和后来买《山海经》中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他虽然
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
4.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师生共同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
—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作者对他的‚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
讨厌‛的。对他的繁琐的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他讲的长毛故事产生‚空前
的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的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
甚至‚完全消失‛。最后他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因为作者说:书的模样,
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的真挚的感激、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的祝福: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远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
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就叫先抑后扬的写法。
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5.纵观全文,作者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
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
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四、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一)研读课文第1-5自然段。
提问: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长妈妈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了解到长妈妈‚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对‛
我‛管得很严,喜欢到母亲那儿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无
法翻身。这些描写真切生动,作者采用戏谦谑的口吻来描写,又显得很风趣,刻画出长妈妈饶舌多
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二)研读6-17自然段。
提问: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
格特点?
元旦除夕吃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提问: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
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
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
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
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
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
塞在我的嘴里"。
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
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
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
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然而,最让
‚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三)研读第18-28自然段。
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
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
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明确:在‛我‛渴慕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叔祖找不到,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自
己去买又没有机会的时候,长妈妈却神奇般地买到了。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识字,
她连书名都说不准,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我们可以想象幼小的鲁迅
此时那种激动而又敬佩的心情,‚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
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
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一个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
呢?
(四)研读第四部分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
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五、总结全文。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
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妈妈为‛我‛买
回《山海经》后,作者的感情变得深沉庄重,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
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实感人。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13:2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10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