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守恒定律
在任何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
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又称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将能量守恒定律应用于热力学中即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化学热力学中,研究的是宏观静止系统,不考虑系统整体运动的动能和系
统在外力场(如电磁场、离心力场等)中的位能,只着眼于系统的内能(又称热
力学能)。内能是指系统内分子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分子间势能,原子
间键能,电子运动能,核内基本粒子间核能等能量的总和。
设想系统由始态(内能为U
1
)变为终态(内能为U
2
),若在过程中,系统从
环境吸热Q,对环境做功W,则封闭系统内能的变化是ΔU=U
2
-U
1
=Q-W这就是热
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它表示封闭系统中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所吸的
热减去系统对环境所做的功。
由于内能是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所以是系统自身的性质,只决定于其状态,
是系统状态的函数。
状态函数的三个特点
系统处于一定的状态,其内能应有一定的数值,其变化量只决定于系统的始
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即它具有状态函数的三个特点:
①状态一定,其值一定;
②殊途同归,值变相等;
③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由于物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内部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系统物质内能的
绝对值尚无法确定,但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和功来确定。
热力学正是通过状态函数的变化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热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度差而交换的能量称为热。系统吸热,Q为正值;
系统放热,Q为负值。Q的SI单位为J。
功
系统与环境间除热以外的其他形式传递的能量都叫做功。以符号W表示,SI
单位为J。
系统对环境作功时,W取正值;环境对系统作功时,W取负值。
热力学中将功分为体积功和非体积功两类。
由气体体积的膨胀或压缩所做的功称为体积功(或膨胀功)。
体积功对于化学过程有特殊意义,因为许多化学反应常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如果外压p不变,这时的体积功为pΔV。
非体积功有多种,如电功、表面功、机械功、摩擦功等。
功和热都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
但要注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它们的总量(Q-W)与状态函数内能的改变量
相等,只由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体系
在研究热力学问题时,需首先确定研究的对象,即所谓体系。
体系的外界称为环境。
体系的确定是根据研究的需要人为划分的。
为了研究方便,通常把化学反应中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当作为体系。
当着眼于体系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情况时,可将体系分成三种:
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体系叫敞开体系;
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而有能量交换的体系叫封闭体系;
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体系叫孤立体系。
由于通常把反应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选作为体系,因此化学反应是封闭体
系。
体系与环境之间可以有能量交换也可以没有能量交换,但是,大量的事实说
明宇宙间的总能量是守恒的,即能量既不创生也不能消灭,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对于一个封闭体系,体系的热力学能为U
1
,体系从环境吸收了热量Q,同时
体系又对环境做功W,这时体系的热力学能变为U
2
。根据能量守恒得到
U1+Q-W=U2
U2-U1=Q-W
即ΔU=Q-W
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上的具体体现。
我们规定体系吸收热量Q为正值,体系放出热量Q为负值;体系对环境做功
W为正值,环境对体系做功W为负值。体系热力学能增加ΔU为正值,体系热力
学能减少ΔU为负值。
体系热力学能U是状态函数。就是说,体系的状态确定了,体系的热力学能
也就确定了。即体系热力学能变化(ΔU)只取决于体系的终了状态与起始状态,
与体系从始态变到终态的历程无关。
功和热是非状态函数。
我们不能说体系具有多少功或多少热,只能说体系与环境交换了多少功和
热。交换的功和热的大小不仅与体系的始末状态有关,还与体系从始态变化到终
态的历程有关。所以功和热也叫过程函数。
热力学第二定律
解决过程进行的方向、条件和深度等问题的规律,最根本的问题是方向问题。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对熵的论述,一般当封闭系统达到稳定平衡时,熵应该为
最大值,在任何过程中,熵总是增加,但理想气体如果是等温可逆过程熵的变化
为零,可是理想气体实际并不存在,所以现实物质中,即使是等温可逆过程,系
统的熵也在增加,不过增加的少。在绝对零度,任何完美晶体的熵为零;称为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当系统趋近于绝对温度零度时,系统等温可逆过程的
熵变化趋近于零。
第三定律只能应用于稳定平衡状态,因此也不能将物质看做是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
定义:严格遵从气态方程(PV=M/μRT)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Idealgas)。
从微观角度来看是指: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的气
体,称为是理想气体。
扩展:理想气体应该是这样的气体:
1、分子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2、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力;
3、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之间发生的碰撞不造成动能损失。
说明:
1、理想气体又称“完全气体”(perfectgas)。是理论上假想的一种把实际
气体性质加以简化的气体。人们把假想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气体三定律
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就是说:一切实际气体并不严格遵循这些定律,只有在温
度较高,压强不大时,偏离才不显著。所以一般可认为温度不低于0℃,压强不
高于1.01×105Pa时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实际气体中,凡是本身
不易被液化的气体,它们的性质很近似理想气体,其中最接近理想气体的是氢气
和氦气。一般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它们的性质也非常接近
理想气体。因此常常把实际气体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这样对研究问题,尤其是
计算方面可以大大简化。
3、当气体处于高压、低温条件下,它们的状态变化就较显著地偏离气态方
程,对方程需要按实际情况加以修正。修正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一种修正方程叫
做范德瓦耳斯方程。它是以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本身的体积为前提,
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修正的。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12:1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10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