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老子活了多少岁

更新时间:2022-12-04 10:22:23 阅读: 评论:0

2019广西公务员行测分值分布-鸟瞰近义词


2022年12月4日发(作者:烟标)

1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

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

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二)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

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

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

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

以为赠。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

喜日:“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

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

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2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

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

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

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文中指函谷关,是古长安与洛阳间的咽喉之地,是中国历史上建

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B.“书”即传说中老子著的《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

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C.玄孙,指曾孙的儿子或孙子的孙子。老子的玄孙应是李宫的儿子,李宫的

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

D.太傅,古代官职名,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三公之一;西汉时,太

子的老师被称为太傅。

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老子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他认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

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

B.老子认为圣人要有高远的追求。他强调圣人要追求常人不想要的东西,要

学习那些常人所不学习的大道理,而不要妄动、妄为。

C.关于老子历史上有不同传说。一是略早于孔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

二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

D.道学与儒学曾相互贬斥。世上信奉老子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

子。但信奉儒学的司马迁却能为老子写列传,实属难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14.孔子问礼与老子,老子告诚孔子要从两个方面注意,请你简要概括。

10.C

11.C

“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错误。

12.A

“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错误,原因分析不对应,应该是“必须重

视细微和小节处”。

13.

(1)人们做事往往在将要成功时候失败了。(所以)像对待开始一样慎

重地对待结果,那就不会有办不成的事。(“从事”,做事情,处理事务;

“几”,近,接近;“慎”,慎重对待;“败事”,意思是失败的事。)

(2)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

确。(“或”,代词,有的人;“即”,就是;“莫”,代词,没有谁,没

有人;“然”,正确。)

14.

第一,君子如果遇到好时机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时就顺其自然。第二,

除去你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孜孜以求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

4

参考译文:

(一)

事情在稳定的时候,就容易维持;在没有定局的时候,就容易筹谋;在

脆弱的时候,就容易分判;在微弱的时候就容易消散。在没有发生困难的时

候就要去做,在没有发生紊乱的时候就要去处理。双手搂得过的大树,是从

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楼台,是从一堆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旅

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如果不遵照自然规律去做的人(为者),就会破坏它

(道),坚持去做的人(执者)就会失掉它。因为“圣人”实行“无为”,

所以不会破坏它,不坚持去做(无执),所以就不会失掉它(道)。人们做

事往往在将要成功时候失败了。(所以)像对待开始一样慎重地对待结果,

那就不会有办不成的事。因此,圣人以没有欲望为欲望,不重视难得的财物;

学习弃绝学习的道理,而回到众人所经历过的(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他

只)能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轻举妄动。

(二)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

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出去

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

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

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

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

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

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

5

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

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

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

“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

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

下落。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

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

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

“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

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

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

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

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

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

氏就定居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

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

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10:2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04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决组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