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指如削葱根

更新时间:2022-12-04 08:43:14 阅读: 评论:0

唐山口碑好的辅导班-搜怎么读


2022年12月4日发(作者:独立大队)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总结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艺术⼿法):表达⽅式、抒情⼿法、修辞⽅法、结构技巧、表现⼿法

⼀、表达⽅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古诗中不存在“说明”,因此,古诗从表达⽅式上讲,就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古代诗歌⼤多是即景抒情,因⽽描写

和抒情⽤得多。传统的叙事诗少,叙述的表达⽅式⽤得就少。议论在诗歌中⽤得更少,但也有,宋诗要多⼀些。

1、记叙:记叙⼈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发展、变化过程。⼀般⽤于叙事诗的表达,以⾼中课本中《琵琶⾏》和《孔雀东南

飞》为代表,⽽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今上岳阳楼。”

2、描写:⽤⽣动形象的语⾔对⼈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下蹑丝

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著明⽉珰。指如削葱根,⼝如含朱丹。”其中⽩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种表现⼿法。

具体⽽⾔,描写有分为点⾯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笔细描、粗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诗画结合、渲染衬托、对⽐烘托等。

3、议论:对⼈和事物的好坏、是⾮、价值、特点、作⽤等所表⽰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

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霖铃》:“多情⾃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

中⼀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志等,⽽这⼀般⼜称之为表现⼿法)

⼆、抒情⼿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作者直接对有关⼈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种抒情⽅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愿为天下

贫寒的知识分⼦的幸福⽽牺牲⾃⼰的⾼尚情操。

◆“⽣当作⼈杰,死亦为⿁雄”,抒发了李清照慷慨激昂的⼈⽣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为。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

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张继《枫桥夜泊》:“⽉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诗就是诗⼈张继在国家

遭受战争、⾃⼰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奈之时,借景抒情之作。

(2)触景⽣情:指诗⼈看见眼前景象就引起了他⼼中长期郁积的情感的⼀种抒情⽅式,见景⽣情,通常前句写景,后句⽣

情。如望⽉思乡、伤春悲秋、折柳送别、闻雁思归、见流⽔⽽思年华等。

◆李⽩的《静夜思》:“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然景物或⽣活场景中,借对此⾃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景

中含情,情中⼜有景,相互交融,情景难辨。是⼀种间接⽽含蓄的抒情⽅式。

◆杜甫的《春夜喜⾬》:“好⾬知时节,当春乃发⽣。随风潜⼊夜,润物细⽆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的喜悦之情。

(4)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在古风作品中⽐较常见。如杜甫《兵车⾏》、⽩居易的《卖炭翁》等。

(5)托物⾔志:诗⼈借⾃然界中的某物⾃⾝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格化的⾊彩。托物⾔志

的写作⽅法,最常⽤的有⽐喻、拟⼈、象征等。

◆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夸颜⾊好,只留清⽓满乾坤。”此诗以梅⾃喻,运⽤了托物⾔

志的⼿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陆游的《⼘算⼦?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已是黄昏独⾃愁,更著风和⾬。⽆意苦争春,⼀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如故。”

◆于谦的《⽯灰吟》:“千锤万凿出深⼭,烈⽕焚烧若等闲。粉⾝碎⾻浑不怕,要留清⽩在⼈间。”

◆周敦颐的《爱莲说》

(6)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志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咏史怀古诗)

(7)⽤典抒情:也叫⽤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观点的⼀种修辞⽅式。⽤典有明⽤,也有暗

⽤。⽤典的作⽤: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

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弃疾《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千古江⼭,英雄⽆觅孙仲谋处”

(8)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青花欲燃。今春看⼜过,何⽇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幅幅浓丽的春⽇画⾯,极⾔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

感受形成鲜明对照,⽤以反衬诗⼈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1)“借景抒情”与“触景⽣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触景⽣情”是先见景,⾃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

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不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

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然景⾊之中,⼀切景语皆情语。

◆(3)托物⾔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志”与“情”,“志”是志向、情操、爱好、美好愿望等,托物⾔志⼤多运⽤⽐喻和象征的⼿法,

把志向寄托在特定的物象上。“情”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之常情,⼀般是通过景物来传达。托物⾔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

些特性,此“物”⾮“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然风景,⽽不是某种物品。

三、写景⼿法(描写⼿法)

1、正⾯描写、侧⾯描写、细节描写

2、⼯笔、⽩描(⼯笔细描粗笔勾勒)

(1)⽩描:⽤线条勾勒,使⽤简练的笔墨,不⽤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

状、光暗(声响)等特点。

◆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就是对草原景象的⽩描,显得简洁有风⾻,写出了

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活。

(2)⼯笔:指对事物的⼀笔⼀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描,细描也可以称为⼯笔,

◆杜甫《春夜喜⾬》“野径云俱⿊,江船⽕独明”抓住典型细节,⼯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迷蒙、⾊彩迷离的氛围。

3、烘托、渲染

(1)渲染:指正⾯着意描写。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的正⾯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2)烘托:指通过侧⾯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法。

4、联想、想象

(1)联想是由⼀事物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联想是诗歌艺术的⼀种技巧.

◆唐代李⽩的《静夜思》:”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诗⼈在这⾥,就⽤了相似联想.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光误作铺在地⾯的浓

霜.这⼀处联想,既写出⽉光的皎洁,⼜点出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2)想象是指诗⼈凭借记忆

进⾏回顾或产⽣新形象的过程.

◆王维《九⽉九⽇忆⼭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诗⼈以想象兄弟们发现登⼭插茱萸少了⼀⼈,表达诗⼈⾃⼰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

5、绘形绘声绘⾊(多⾓度进⾏描写)

6、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正⾯的直接的描写是正⾯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描写。

7、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种情趣。

◆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更幽”⽤蝉和鸟的叫声衬托⼭林的幽静

◆王维的《⼭居秋暝》:“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8、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物象为实,想像为虚;正⾯为实,侧⾯为虚。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为读

者提供⼴阔的审美空间。

◆李⽩《望庐⼭瀑布》:“⽇照⾹炉⽣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虚)”

◆柳永《⾬霖铃》

9、点⾯结合:⾯指的是对背景做粗线条的勾勒,点指的是在背景上作精妙的描画。

◆“千⼭鸟飞绝,万径⼈踪灭。“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开头两句“千⼭鸟飞绝,万径⼈踪灭”描写雪景,是⾯,是渔翁的⼤背景,,

孤⾈蓑笠翁是“点”,刻画了⼀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在政治改⾰失

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畏、傲岸清⾼的精神⾯貌.

10、视听结合(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11、⾼低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

四、修辞⼿法

1、⽐喻:⽐喻新奇,⽣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望庐⼭瀑布》

2、⽐拟:

(1)拟⼈,赋予⼈的情感(使……⼈格化)描绘事物⽣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东风知我欲⼭⾏,吹断◆檐间积⾬

声。——苏轼《新城道中》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2)拟物:把⼈⽐拟成物。

3、双关:趣味含蓄委婉意味隽永、使语⾔幽默,饶有风趣;⽣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东边⽇出西边⾬,道是⽆晴却有晴。——刘禹锡《⽵枝词》

4、夸张:浪漫,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秋浦歌》

5、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6、对偶:⾳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乐美。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

7、排⽐(列锦):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互⽂:⾔简意赅趣味

◆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王昌龄《出塞》

◆“主⼈下马客在船”——⽩居易《琵琶⾏》

9、反问:强调突出

◆江东⼦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来?—王安⽯《叠题乌江亭》

10、设问:强调突出

◆问⼈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令阿鲁威作

11、反复:强调突出回环往复的⾳韵美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弃疾《丑奴⼉·书博⼭道中壁》(反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夜⾬时。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夜⾬涨秋池。(反复)

12、叠词:营造氛围、⾳韵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五、表现⼿法:

1、赋⽐兴:《诗经》中常见的表现⼿法。

(1)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往往是结

合在⼀起⽤的。

(2)⽐:⽐就是类⽐,以彼物⽐此物,诗⼈有本体或情感,借⼀个事物作类⽐⼀般说,⽤来作⽐的事物总⽐被⽐的本体事物

更加⽣动具体、鲜明浅近⽽为⼈们所知,便于⼈们联想和想象。形象⽣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卫风·硕⼈》,描绘

庄姜之美,⽤了⼀连串的⽐“⼿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蛾眉,巧笑倩兮,美⽬盼兮”。

(3)兴:先⾔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两种情况;从使⽤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

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

⼀徘徊”。

2、⽤典:也叫⽤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观点的⼀种修辞⽅式。⽤典有明⽤,也有暗⽤。

3、对⽐:对⽐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放在⼀起,⽤⽐较的⽅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4、衬托:利⽤事物间近似或对⽴的条件,以⼀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法。利⽤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事

物,称正衬;利⽤事物的对⽴条件来衬托⼀事物,称反衬。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声衬寂、以明衬暗、

以乐景衬哀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5、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

6、渲染/烘托

(1)渲染:指正⾯着意描写。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的正⾯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2)烘托:指通过侧⾯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法。

◆渲染和烘托的区别: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法往往紧密结合在⼀起使⽤。尤其是在借景抒情

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渲染的⼿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物情感。⼀般我们说,渲染⽓氛,烘

托情感。

◆对⽐、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事物暗⽰出另⼀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

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对⽐”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双⽅不分主次;⽽衬

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个主要事物,⼀⽅是⼯具,⼀⽅是⽬的,两者主次分明。

7、象征/托物⾔志: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法。

象征⼿法的作⽤,⾸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章更含蓄些,运⽤眼前之物,

寄托深远之意。“菊”象征⾼洁、傲霜⽃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等等。

8、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景、景中含情、直抒胸臆

9、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0、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和夸张

11、曲笔(对写):对写法,也即从对⾯写来,也叫对⾯落笔,主客移位。诗⼈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是落笔对⽅,将

作者⾃⼰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既深化感情,⼜强化主题。

◆《邯郸冬⾄夜思家》⽩居易

邯郸驿⾥逢冬⾄,抱膝灯前影伴⾝。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

◆《除夜作》------⾼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霜鬓明朝⼜⼀年。

六、结构⼿法:

1、照应(⾸尾照应照应诗题等)

2、总分(总领总结分写)

3、线索过渡铺垫伏笔

4、以景起句、起句设问、开门见⼭

5、以景结情、卒章显志、议论收尾、问句收束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08:43: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500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它的英文
标签:指如削葱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