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说中的10大上古神兽
如果你知道玄武,朱雀,青龙,白虎这四大神兽,那你只能说你对
上古时期关于神兽的传说并不了解,在《山海经》中关于古代神兽的传
说多不胜数,除了那些家喻户晓的神兽,还有很多连名字都不认识的上
古神兽。
1、白泽
白泽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常与麒麟或凤凰等,视同为德行高
的统治者治世的象征。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
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是可使
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后世因为白泽能够趋吉避凶,常将它的形貌使
用在物品之上。
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故帝令图写之,以示天下,后用以为章
服图案。唐开元有白泽旗,是天子出行仪所用;明有白泽补,为贵戚之
服饰。后世因为白泽能够趋吉避凶,常将它的形貌使用在物品之上,《通
典》记帝王之旗就绘有白泽的形貌,被称为白泽旗。
白泽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驱除的方术,所以将画有白
泽的图画挂在墙上,或是贴在大门上用来辟邪驱鬼。寄托了汉族人民一
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钟馗坐骑
传说白泽神兽是陕西西安户县钟馗故里“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的
坐骑。钟馗神兽的宋代石雕文物一对,现保存于陕西西安户县渼陂湖畔
的《钟馗传》作者王九思的空翠堂别墅门前,据说是国内唯一的一对白
泽古石雕。
2、夔
夔读kui,夔因为长相似牛所以又称夔牛。夔牛是古代汉族神话传
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
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
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
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意思是说夔牛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
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
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
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
后来黄帝大战蚩尤时,双方势均力敌,这时候黄帝开了外挂,让九
天玄女来帮忙。九天玄女就让黄帝杀了一只夔牛,把皮剥下来做了八十
面战鼓。然后令军士一齐击鼓,一时鼓声大作,声震天地,蚩尤兵不知
何物,吓的神魂颠倒,四下逃散,黄帝一举而定天下。
相传夔与天地同生,世上只有三只,以上是第一只,第二只乃秦始
皇所杀。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
神奇了。
3、凤凰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与龙同为汉族民族图腾。凤凰
与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
瑞。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
最早凤凰属风,在古代风神信仰中,认为世界上的风是由巨大的鸟
拍动翅膀产生的,这种能产生风的鸟就是凤凰,故崇拜凤凰为各方风神,
认为四方各有一只巨鸟在拍动翅膀。也因此“凤”、“凰”二字与“风”字同
有代表风的“几”部。后来风的代表逐渐被呼风唤雨的龙所取代,而凤凰
也逐渐衍生出祥瑞、女性或者是火等这类的象征。
凤凰性格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凤凰
一度由于五行属火,因此被视为阳,代表雄性;而龙五行属水,被视为
阴,代表雌性。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
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
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
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凤凰涅槃
传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500年一次。当凤凰生命即将大限之时,
便会集梧桐枝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而且重生后它的法力会增大一倍。当凤凰从火中再次振翅冲天时,它的
灿烂光芒照亮的又岂止是我们的双眼?凤凰涅槃,是残酷的美,更是希
望的美。它的美和它的执着已是一种极至,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它的
重生,是建立在濒死的境地上。也就是凤凰必须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
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槃”,以此典故
寓意不畏痛苦、义无返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这已经成
为一种可歌可泣的美丽传说。其情景如飞蛾扑火般绚丽。
4、麒麟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龙牛杂交的一种神物,因此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
出、德才兼备的人。
汉许慎《说文解字·十》:“麒,仁宠也,麋身龙尾一角;麐(麟),牝
麒也。”段玉裁注:“状如麕,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
也。”
何法《徵祥记》:“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许云仁宠,用公羊说,
以其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简曰麟,咸以为祥瑞之物。《礼
记》礼运:“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又:“麟
凤龟龙,谓之四灵。”
麒麟的头形像马,头上有一角戴肉,全身布满鳞甲,麝鹿身、尾像
龙尾状。四灵之一。麟凤龟龙,四灵宠中成员之一,性仁慈,为民间祥
瑞的独特代表。传说里,它是神、仙的坐骑,麒麟地位仅次于龙,乃走
兽类动物之王。演化出麒麟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盼麒麟送子,
是古人对生育的崇拜和期望。麒麟主太平,能带来丰年、福禄、长寿与
美好。
5、梼杌
梼杌(táowù),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
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
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
《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嚣凶之类,
兴于记恶之戒,因以为名。也是上古帝王颛顼第六子,又名傲狠、难训,
由这几个名字,可以大略推知其作为。
他与玄嚣之子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并且是令人害
怕并厌恶的恶人鲧死后产生的怨气所化。
梼杌和饕餮,混沌,穷奇被称为中国上古四大凶兽,据说,他们分
别是三苗、驩兜、鲧与共工这四名大恶人的化身,他们都因为反抗权力
者而被杀,死后精神不灭,被当权者称为“邪魔”。
6、獬豸
獬豸(xièzhì),也称解廌或解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
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
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
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
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皇帝、“正大光
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
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
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
平公正”的象征。
7、犼
犼(hǒu)又称望天犼,是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由于
它生性凶猛,四肢强健有力,弓腰挺臀、威武轩昂,前腿直立、后腿左
右分开蹲坐,昂首怒吼、有随时腾跃奋起之势,全身透着一股震撼人心
肺之豪气和霸气。传说,犼是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
据说犼是一种极有灵性的动物,它每天蹲在华表上密切关注皇帝的
行踪。两只面南而座的犼是专门守候皇帝出巡的,每当皇帝久出不归,
荒淫作乐时,它们就会呼唤皇帝:“国君快回来料理国事吧,我们盼望
你回来,眼睛都快望穿了。”于是人们称这两只犼为“望君归”。位于城
楼后华表上的的两只面北而座的犼则是监视皇帝在宫中的举动的,如果
皇帝久居宫中,不理政事,它们便会催促皇帝:“国君快出宫体察民情
吧,不要总呆在宫中享乐,我们盼望你出来,眼睛都快望穿了。”于是
人们称这两只犼为“望君出”。
8、重明鸟
尧当国君几十年,贤明、节俭的声誉远播四海,重明鸟重明鸟在晚
年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支国给尧进献了一只名叫重明鸟的奇鸟。因
为它的两只眼睛中,各长有两个瞳孔,所以又叫双睛鸟,
它的身形像鸡,叫起来声音像凤凰一样嘹亮动听。它常常把身上的
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着没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回
旋。它能驱逐虎、豹、豺、狼等猛兽,使多种妖魔鬼怪不敢危害人类。
它对人类的要求也很低,它不吃食物,只要喝一点琼玉的膏液,就很心
满意足了。不过,这鸟十分眷恋自己的家乡,人们于心不忍,只好同意
它自由往来。
重明鸟很仗义,它理解人们的好意,有时一年中不辞辛苦,来回光
顾好几次。有时人们得罪了它,就隔几年都不来。于是,家家户户都清
扫庭院,摆上琼浆玉液,盼望重明鸟前来栖息。禽兽鬼怪往往趁重明鸟
不在时出来危害人,人们就用木头或铜铁铸成重明鸟的形状,安放在门
户间,这样,禽兽鬼怪见了,也会害怕,躲得远远的,不敢来捣乱。
后来,人们在过大年时,有的用木刻、有的用铜铸、有的用纸剪,
做成鸡的样子,挂在门窗上,据说这就是从那时用重明鸟驱降邪恶的风
俗演变而来的。
9、毕方
毕方是古代传说中的火神,毕方的名字来自竹子和木头燃烧时发出
的噼啪声响,它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树木中。毕方的外形象丹顶
鹤,但是只有一条腿,身体为蓝色、有红色的斑点,喙为白色。毕方不
吃谷物、吞吃火焰,据说毕方的出现预示着大火。而传说黄帝在泰山聚
集鬼神之时,乘坐着蛟龙牵引的战车,而毕方则伺候在战车旁。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时候。大地还没有火。人类只能象野兽一样生吞
活剥。这些还不算。更可怕的是寒冬。大雪封冻一切。一下子冻死了好
多的人。人类祷求天帝能够救他们。天帝却将能救人类的火种藏在自己
的怀中。不肯施舍。毕方是天帝身边的个童子。他不忍心人类就此而灭
亡。在天帝睡觉的时候。毕方把火种偷了出来。悄悄的带下了大地。大
地此刻正是隆冬。
毕方在一个野外的树下,救了一个快要冻死去的年轻人。用火温暖
的他的心。让他恢复了生机与力气。因为救人花去了不少的时间。毕方
担心天帝醒后会追来。他就将火种送给被他救活的年青人。叮嘱他要把
这火与热传遍大地。让天下所有的人不再害怕寒冷,不再有人被冻死。
从此,有火的地方就有毕方的足迹,毕方为人类带来了火花带来了温暖。
10、饕餮
饕餮读音为tāotiè,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
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其状如羊身人
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
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盖。又说,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称“老饕”;
贪财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贪欲。
《左传·文公十八年》上有这么一段:“缙云氏有不才之子,贪于饮
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
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史记·五帝本纪》中有"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
凶.""三凶"者即"浑沌,穷奇,梼杌",《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昔帝鸿氏有不
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皡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
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
"。
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
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
它是贪欲的象征。
奥秘世界独家观点:各种关于神兽神秘古老的传说,总是能让我们
瞬间回到远古时期。各类神话传说和影视剧中都会有神兽的身影,而传
说仅仅只是传说,虽然这些古代神兽并不存在,但是它们代表了古代人
们各种美好的愿望。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06:3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94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