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
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所书写的黄遵宪送梁启超诗
《赠任父同年》,顾校长读到诗中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字时卡了壳。这事引起
许多人指责,有人认为“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甚至有人提出顾校长应引咎辞职。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
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准题意】
1、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顾秉林校长“卡壳之失”
2、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
1)为顾校长辩护:不能求全责备
2)批评顾校长:①为何不未雨绸缪
②根源在于缺乏责任心——
【例文展示】
例文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古语有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地日月尚且有盈有亏,更何况世上的芸芸众生呢?
纵使有一些缺陷,只要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便能够在世间立身。可是无知世人却诸多留难,
求全责备,实在可笑可怜。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和材料科学家,他在主持欢迎宋楚瑜到校发表演
说时,因为引用的诗文用字冷僻,一时卡壳,以致尴尬了一番。事后便有无知的人大发议论,
道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全无文学底蕴。又道校长不学无术,甚至还有要顾校长引咎辞职之
说。其实有心人细心一想,便知此等言论全不足道。顾校长作为科学工作者,全副精力投入到
科研之中,于文学言辞上稍有欠缺,当然在所难免。而且顾校长在物理、材料应用方面为我国
贡献良多,怎能因此小失就要引咎辞职?顾校长虽然一时读错了文字,但瑕不掩瑜,他的才能
人格并不会因此而被抹杀被贬低。顾校长,依然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清华大学的校长。
韩愈在其名著《师说》中反复提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表明每个人学识才能
各有高低,技巧手艺各有不同。只要有一技之长,便值得学习,绝对不因某方面某科目的不足
便可以耻笑。而且天下间每门技艺,每个学科都有极其深奥的原理,不少人穷其一生之力尚且
未能钻研透彻,何况要样样皆精,科科都晓呢?由此可见,在某科有缺失不必可笑可耻,反而
是那些只会大发批评,高谈阔论的人才是不学无术之人。
其实不仅由于对不擅长的科目会出错,就是那些长年研究本门学科的专家学者也难免会马
失前蹄,在最熟悉的地方摔一跤。清代著名学者朱起凤,饱读诗书,自命不凡。但他在学堂教
就事论事
借题发挥和联想
书期间,却有一事令他无地自容。有一天,朱起凤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看到“盘施两端”,以
为是“首鼠两端”之误,遂作更正。殊不知这词语出自古典,与“首鼠两端”的含义完全不同。
于是乎全院扔书毁册,指桑骂槐地指摘朱老先生学识短浅。朱起凤虽闹此笑话,遭此大辱,却
并不代表他一无所成。流传至今的珍贵文籍《辞通》便是这位朱老先生所作。难道后世会因为
他的一点的疏忽,一丝的纰漏,就抹杀了他在文字学上的贡献吗?诚然,我们能包容朱子的过
失,当然也应该理解顾校长的出错,因为,那毕竟是美璧微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优劣。我们不能“以一眚而掩大德”,只一
味地攻击别人的缺点,全不顾别人其他方面的优点和贡献。为山九仞,依然有棱有角;为海万
丈,仍旧有深有浅。我们只会惊叹于山之高大,海之壮阔,却不会则山之棱角,骂海之有浅。
山水亦然,何况世人!
18+18+18=54
点评本文就事论事,就顾校长“卡壳”之失而遭指责一事,为顾校长辩护。辩护的理由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顾校长虽然有失,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以一眚而掩大德”。
本文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用了以下论据:
(1)引用名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顾校长的“卡壳”是小失(一眚),顾校长的建树和贡献是“大德”,我们不能“以
一眚而掩大德”;
(3)引用韩愈名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4)朱起凤批改的失误与编撰《辞通》的贡献
(5)人们对山海的评价。
例文2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的清华大学,固不可说其缺乏人文精神,但顾校长之为,
确实不仅是其本人的尴尬,更是中华文化的尴尬。作为一所中国首屈一指的堂堂学府之主,竟
然不会读诗中一字,实为荒唐!
只不过,这种荒唐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言“人无完人”,故读理科出身的顾校长不懂“侉”
字怎么读终究是可以谅解的。但这种谅解仅限于平时,而在当时那种场合上不懂怎么读却是不
可饶恕的。我们不禁要问:校长,送礼前您就不能先准备一下吗?为什么非得出现了问题才知
道脸红呢?
在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里,有这样八个字:“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它告诫我们无论
何时何地都要准备好应对将来的困难或问题,才不致于突受麻烦便手足无措,把事情弄得一团
糟。而一个好端端的宋楚瑜先生演讲仪式便给顾校长弄糟了。
顾校长之前,其实已有许多教训了。最近也最为惨痛的莫过于美国人的“9.11”事件了。
美国人目空一切,树敌过多,终为恐怖分子所不齿。美国人虽然也知道恐怖分子厉害,也知道
他们无恶不作,就是偏偏不懂得把自己严谨地保护起来,也不懂得制订周密的措施来预防恐怖
分子的袭击。于是,世贸中心塌了,恐怖分子手舞足蹈了。在这种时候,哭娘喊爹的美国人才
慌忙地动起来做“护身符”。嘿嘿,晚矣晚矣!
“9.11”刚过,顾校长便好像不记得了。或者说他不屑于知道美国新闻,那也应当谨记我
华夏史留下的警示啊!关羽没有做好东吴入侵的准备而败走麦城,身首异处;清政府无视外夷
之海患而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令我泱泱中华备受外侮之辱;张学良只垂手恭听蒋介石
之言而无任何战前动员筹备而把东三省送入日狗之口……呜呼!顾校长究竟没有从中吸取教训
啊!
也许往事不必再提,顾校长也不必耻于见国人,你只要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础
上再谨记同样珍贵的八个字——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那就足够了。
16+16+16=48
点评本文也是就事论事,不同于上文的是,对顾校长“卡壳”之失提出批评——顾校长为
什么不未雨绸缪呢?但所用论据不是很恰当,遣词造句也有欠准确、通顺。尤其是本文观点的
提炼也不是十分恰切。
例文3一字千斤
清华大学校长在宋楚瑜先生的欢迎仪式上出了一次糗:在念一首诗中的某个字时卡了壳。
这一卡壳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指责顾校长及清华大学。顾校长大概也为此背负了很大压
力,真可谓是“一字千斤”。
有人说:顾某人是物理学家,不会念古文也在情理之中。有人说:清华大学的校长竟然不
会念古文,反映了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这两种意见我都不以为然。文理之别当然不可以成
为卡壳的借口,但由此得出“人文精神欠缺”也未免太过片面。我认为,这“一字不识”反映
了责任心的问题。
平日里的家人、朋友间读错一个字,不懂一个字当然没有问题,也没有人会追究。但顾校
长不是正在家里吃饭,也不是正在与朋友聊天,而是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参加一个特殊的活动。
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合,就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他代表了中国教
育水平最高的学府之一的教育水平;作为主持,他掌握着欢迎仪式的成功与失败;作为将在全
世界的媒体中出现的公众人物,他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中国;作为大陆同胞,他是与台湾同
胞互通友谊的信使。这着这多重身份的顾校长,是不是应该对自己的讲话更加谨慎些呢?再者,
古文在现在并不常用,不会读也在情理之中,骂得响亮的人也不见得有多少个能读出那个字来。
但是,连小学生也知道,不会读的字可以查查字典。这种很简单就可以避免卡壳的办法,为什
么身为清华大学校长却没有采用?如果在讲话之前认真地看一遍诗句,发现有难读的字马上想
办法解决,那么还会出现卡壳的“事故”吗?当然不会!所以,归结原因,只能说顾校长的责
任心不强,对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没有清醒的认识。
在某些人看来,一字不识也许是个无伤大雅的问题,但在我看来,这个字值千斤重啊!这
种不负责的现象当然不仅仅发生在顾校长一个人的身上。在我们的身边,在电视里,在报刊上,
随处可见类似的错误。顾校长只是“一字不识”,没有查字典;媒体们却把那些错别字铺天盖
地地堆到读者的面前。从前,人们见到这些错别字还会提出纠正,现在却大都麻木了,面对错
别字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媒体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是错别字越来越多,到
最后,会不会错的反倒成了对呢?人们看错别字,用错别字,教育水平又如何能得到提高呢?
各位肩负重任的文化工作者,在下笔之前,在开口之前,请先审视一下自己的责任吧。因
为在你的笔下,在你的口中,对你对我,都是一字千斤啊!
18+17+16=51
点评本文与上两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既就事论事,又有所拓展。
首先,是就事论事,评论顾校长“卡壳”之失。在“就事论事”上,与上两文相同;
但在观点的提炼上,不同于上两篇。本文的观点是“这‘一字不识’反映了责任心问题”。这
与例文2有相似之处,但又高于例文2。
本文与上两篇的最大不同,是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是在评论顾校长之失后,再作
拓展,联系现实,针砭当前文化工作者的不负责任的问题,使文章更具现实针对性,从而使文
章高出上两文一筹。
【能力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07年1月2日上午9点过,一年轻女子独坐在成都市三圣街某酒店6楼的窗台上,试图
跳楼轻生。经警方和消防官兵近5小时的劝说,最终该女子放弃了跳楼。
在这期间,楼下却热闹非凡,谈笑声一片,围观者中有人起哄着“哦哦,快跳”,有人拿
出手机来拍照摄像,还有人甚至打电话要朋友“快点过来看热闹”……
“她哪里是在跳楼嘛,根本就是在作秀,要跳就不会等到警察来”,“就是嘛,要跳早跳了”,
“她怎么还不跳啊?”……围观者中,不时有人发出这样的议论。几名骑车路过的男子在观望
几分钟后,竟嘻笑着说“打假”,然后还冲楼上大吼:“跳啊,跳嘛!”警方好几次干预,起哄
声才停了下来。在街对面的一栋民房的5楼上,一年轻男子还坐在窗边弹起了吉他,边唱边
看。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05:5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92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