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
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
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二、词语归类
(一)重点字词解释
1.舜发
.
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2.傅说举
.
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3.管夷吾举于士
.
(狱官)
4.百里奚举于市
.
(集市)
5.故天将降
.
大任于是人也(下达)
6.人恒
.
过(常常)
7.行拂乱
..
其所为(违背)
8.所以
..
动心忍性(用这些来)
9.衡
.
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10.而后作
.
(奋起,指有所作为)
11.征
.
于色
.
(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表现。色:脸色)
12.而后喻
.
(明白,了解)
(二)通假字
1.曾
.
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2.衡
.
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畅)
3.入则无法家拂
.
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2
(三)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必先苦
.
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
.
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
.
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
..
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
.
性(忍:使……坚韧)
行拂乱
.
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2.动作状:
入
.
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
.
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名作动:
人恒过
.
(过:犯错误)
(四)一词多义
1.发:舜发
.
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发
.
于声(发出)
2.拂:行拂
.
乱其所为(违反,阻挠)
入则无法家拂
.
士(辅佐)
3.于:舜发于
.
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
.
是人也(给)
征于
.
色(在)
困于心,衡于
.
虑(在)
生于
.
忧患(在)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
译文: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使他的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想法从脸上显现出来,从言语中吐发出
来,然后才为人们所了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
犯的祸害,这个国家往往就会灭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忧愁祸患使人得以生存,安逸享乐使人趋于灭亡的道理了。
四、理解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
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经历磨难,砥砺的好
处: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
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五、问题梳理
1.文章讲的是什么问题?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课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人才必须在艰苦
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个人角度从正面证
明生于忧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家角度从反面证明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
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
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
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吕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闾善用其民,败我于柏举①。今闻其嗣又甚焉,将
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②恤③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闾食不二味,居不重席,舟车不饰。
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
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④,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⑤,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
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节选自《春秋左传》,原文有改动)
【注】①柏举:地名。②二三子:你们。③恤:忧虑。④旷:抛弃。⑤夫差;吴王阖闾的儿
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行拂
.
乱其所为()②衡
.
于虑()
③今闻其嗣
.
又甚焉()④所以
..
败我也()
2.请将选文中面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②阖闾善用其民,败我于柏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停三处。
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而导致国家衰亡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文中夫差“自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违背②同“横”阻塞③继承人④……的原因
2.①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②阖闾善于使用
百姓,在柏举把我们打败了。
3.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
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熟了
的食物要等到士兵都有了,自己才吃。不管有什么食物,都要分给士卒共享。故停顿应为:熟食
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4.①示例一:唐玄宗因安逸骄纵,“安史之乱”后使唐由盛转衰。示例二:夫差因安逸骄纵使
国家灭亡。示例三:商封王因安逸淫逸导致国家灭亡。
②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
参考译文:
吴军驻扎在陈国,楚国大夫们惊惧,说:“阖庐善于驱使他的人民作战,在柏举打败了我们,
现在听说他的继承人(夫差)更厉害,怎么办?“子西说:“你们只忧虑自己内部不和就是了,
不用担心吴国。当年阖庐吃饭时不吃两道菜,坐席不用两层,房子不建在高坛上,器具不用红漆
和雕刻,宫室中不造亭台楼阁,车船不用装饰,衣服用具,用实用而不糜费的。在国内,天降灾
疫,亲自巡视,安抚孤贫。在军队中,熟了的食物要等到士兵都有了,自己才吃。不管有什么食
6
物,都要分给士卒共享。他勤恳体恤,与民同甘共苦,所以百姓不疲累,死了也知道不是白白送
命。我们的先大夫子常则反其道而行之,所以我们吃了败仗。现在听说夫差住宿有楼台池沼,睡
觉有嫔妃相伴,即使一天在外面,想得到的东西也一定要得到,珍爱赏玩的东西,一定要随着带
走,积聚珍宝一心玩乐,把百姓看得象仇人一样,没完没了地驱使。这样是自己先让自己处于败
地,怎么能战败我们呢?
(二)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
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着耽③
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
“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敞④”,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尽
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⑥”。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敞:通“蔽”。⑤九重:
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饿
.
其体肤()(2)而后喻
.
()
(3)犹割股
.
以咦腹()(4)若耽嗜
.
滋昧()
6.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2分)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7.翻译下面句子。(2分)
7
(1)人恒过,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乙]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甲]文强调润国家兴盛内要有
“_________________”,外要有“_________________”;[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
“_____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
原文作答,2分)
9.[甲]文画波浪线部分从正面人手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乙]文画波浪线部分从
反面着笔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2分)
参考答案:
5.①使……饥饿;②知晓,明白;③大腿;④爱好。
6.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解析】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据此断句为:莫以
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7.①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
②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朵和眼睛都受到蒙蔽。
8.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存百姓不敢纵逸
9.举例比喻
参考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百姓。如果用损
害百姓的办法来满足自身的享乐,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
再说,我从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求。常常思索使人身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在别的,都是由于自己贪
欲才酿成的灾祸。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那么这些欲望越多,所受到的损害也就越
大,这样既妨害国家大事,又扰乱百姓。”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代的昏君,他们
8
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的失败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过错,
于是渐渐导致国灭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宫之内,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们
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10~13题。(14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
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
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
不重视。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
.
于版筑之间()(2)衡
.
于虑()
(3)创业与守成孰
.
难()(4)征与吾共安
.
天下()
1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莫不/得之于艰难D.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甲】文第2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作简要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1)被选拔(2)通“横”,梗塞,不顺(3)哪一个(4)安定,管理
11.A
12.(1)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增强他的才干。
(2)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
13.(1)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
(2)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
国家基业稳定。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04:4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8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