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14
声音有毒是什么意思
篇一:中了你的毒
中了你的毒
不想对不起走过的路总想把往事留住
所以中了你的毒声音在眉头上凝聚笑容在脑海中狂舞感
动滚烫了双眼
影子拖住了脚步
不情愿最终沦为朋友总想与时间打个赌所以中了你的毒
听一声名字伤口会感染见一字留言病痛会平复每一句呓语都
祈祷每一份牵扯都如初
中了你的毒中了你的毒不是没有清热的药而是没有医心的
书不用你去寻牧靡草我不愿拔那棵红豆树
中了你的毒中了你的毒都说舍得放下是解脱却不知饮鸩止
渴也舒服就用那双回春的手祝你每天都幸福
篇二: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
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当噪音强度超过100
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
进一步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
中感到听觉困难。有时一次强烈的噪音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
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此外,噪音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
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
2016
2/14
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噪音对婴幼儿、
青少年和孕妇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
音。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损害听力。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
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
表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
·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分贝值表示的是什么?分贝值表示的是声音的量度单位。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是0-10分贝。分贝值每上升10,表示
音量增加10倍,即从1分贝到20分贝表示音量增加了100倍。
人低声耳语约为30分贝,大声说话为60-70分贝。分贝值在
60以下为无害区,60-110为过渡区,110以上是有害区。汽车噪音
为80-100分贝,电视机伴音可达85分贝,人们长期生活在85-90
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就会得“噪音病”。电锯声是110分贝。喷气式
飞机的声音约为130分贝。当声音达到120分贝时,人耳便感到疼痛。
影响人于生物的生活,使人得疾病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损害听力。有关资料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
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
2016
3/14
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
50%。
2、噪音损害视力
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
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
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
减弱。
研究指出,噪音可使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在接
触稳态噪音的80名工人中,出现红、绿、白三色视野缩小者竟高达
80%,比对照组增加85%。
噪音对视力的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安静明亮的商
店购物时,显得愉快和镇静,买东西能做到挑选精细购买齐全。而在
高音喇叭大声播放快节奏的流行音乐(一些所谓的流
行音乐,只不过是震耳欲聋的强噪音)时购物,往往烦燥不安,
眼花缭乱,甚至会混胡乱交易,该买的未买,买了的因识别不细也不
满意。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燥音影响视力造成的的。
3、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
表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4、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
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
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
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
2016
4/14
5、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噪声对睡眠的危害:突然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
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
从心理方面来说,噪音首先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
记忆力下降等心理症状,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乃至忍耐性
降低,脾气暴躁,最后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
心理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
疾病。李博士还介绍,噪音引起心身疾病的几率是相当大的,而且治
疗比较困难,需要比较长的调养恢复期,给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
很大的麻烦。
噪音对人体的直接危害表现在:破坏人体神经,使血管产生痉
挛,加速毛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衰老期的到来。在临床诊断上:
病人的外在表现是整个人情绪不好,烦躁不安,说话声音很大;最常
见的病症是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头昏、头痛和噪音性耳聋;对于
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
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噪
音造成的是感音神经性损伤和毛细胞损伤,很难对其进行修复.
有关专家认为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噪音量(分贝)对
人体影响:举例0-50分贝:舒适,细语声;50-90分贝:妨碍睡眠、
难过、焦虑;90-130分贝:耳朵发痒、耳朵疼痛;130分贝以上:耳
膜破裂、耳聋。
噪音的危害
2016
5/14
在飞机场的附近,母鸡不会下蛋;乐队演奏的乐曲极度刺耳,
可以使观众突然晕倒,这些都是噪音引起的。从生物学的观点看,凡
是人们不需要的,令人烦躁的声音都是噪音。从物理学的观点看,噪
音是指声强和频率杂乱无章,没有规律的声音。环境噪音主要来源于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及社会生活。在城市里,交通噪音对
居民影响最大。噪音的影响和
危害主要有:一是影响听力,听力的损伤程度与在噪音环境中
暴露的时间有关,在85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可
达5%。二是影响学习工作,干扰睡眠。在噪音环境下,医生为病人
听诊时正确率仅为8%。如噪音达到100到200分贝时几乎每个人都
会从睡梦中醒过来。三是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这主要表现
在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过高。四是危害中枢神经系统。在强噪
声环境中,会出现头痛,耳鸣多梦,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
五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人做过调查,在噪音环境下的儿童的智
力比在安静环境下的儿童低20%。
篇三: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
主讲人:李谦
?有毒有害气体
认识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实际上是一个统称,是由有毒气体及可燃气体
两部分构成。
?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气体+可燃气体
2016
6/14
有毒气体针对人体作用的分类
?有毒气体又根据他们对人体不同的作用机理分为两大类
?刺激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
?氯气:CL2
?光气:COCL2
?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NO及NO2
?甲醛:CH2O
?氨气:NH3
?臭氧:O3等
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作用的特点是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
用,其中一些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气体腐蚀人体。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作用部
位有关。
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一般来说,水溶性大的化学物,如氯气CL2、氨气NH3、二氧
化硫SO2等对眼睛和上呼吸道迅速产生刺激作用,很快出现眼睛和上
呼吸道的刺激症状;
2016
7/14
?水溶性较小的化学物,如光气COCL2、二氧化氮NO2等,对下
呼吸道及肺泡的作用较明显。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刺激性气体造成的病变的严重程度除化学物本身的性质外,最
重要的是与接触化学物的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
?短期接触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急性中毒
?而长期接触低浓度则可造成人体的慢性损伤,俗称职业病
?氯气CL2
氯气(CL2)
?气态的氯气: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气体。
?化学式:CL2,×2=71,密度大于空气
?当氯气泄露时,由于比空气比重大,所以氯气会贴向地面扩散
氯气中毒机理
?氯气,剧毒
?氯气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
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影响
?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
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氯气中毒,起病及病情变化较为迅速。
?可发生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
咯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咯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
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016
8/14
?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
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个别出现哮喘发作,肺部有哮喘音。
?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
中枢抑制而致迅速窒息死亡。
?并发症: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肿等。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眼损害:氯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眼灼
伤。
?皮肤损害: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可引起皮肤暴露部位急性皮炎
或灼伤。
氯气的致死量
?1000PPM的氯气,
可造成人的死亡!
尸体解剖可见胃部
及肺部严重糜烂!
氯气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PPM
高限警报值=1PPM
TWA值=PPM
STEL值=1PPM
2016
9/14
?光气COCL2
光气COCL2
?光气,也叫氧氯化碳、碳酰氯、氯代甲酰氯。具有青苹果气味,
剧毒!长期接触微量光气,会导致人体发胖
?气态的光气通常无色或略带黄色,工业品通常为已液化的淡黄
色液体,以液态存放。?化学式:COCL2,12+16+×2=99,密
度大于空气
?当光气泄漏时,由于比空气比重大,所以氯气会贴向地面扩散
光气的中毒机理
?光气通过人体呼吸及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光气为酰卤类化合物,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与肺组织蛋白中
的氨基、羟基等重要功能基团发生酰化反应,引起肺酶系统的广泛抑
制,从而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及其功能,使肺气-血屏障受损,导致肺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肺泡表面严重受损,肺泡萎陷
光气急性中毒症状
?吸入中毒时,先出现短暂的呼吸变慢,继之呼吸浅而快。在出
现早期肺水肿后,由于肺泡呼吸表面积减少,肺泡壁增厚,影响了肺
泡内气体交换。加上水肿液充塞呼吸道,支气管痉挛及其粘膜肿胀所
引起的支气管狭窄,造成肺通气障碍,结果出现呼吸性血缺氧,导致
血氧含量降低,CO2含量增多,皮肤粘膜呈青紫色。
?呼吸循环功能出现变化,如呼吸加快、心跳快而有力、血压微
2016
10/14
升
光气急性中毒症状
?肺水肿晚期,心收缩力减弱、心律失常、循环减慢、血压逐渐
降低等心功能衰竭表现。?人体同步发生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内
脏毛细血管扩张,外周毛细血管收缩,皮肤粘膜转为苍白
?血压急剧下降,出现急性循环衰竭,进入休克状态
光气急性中毒症状
?形成血栓和栓塞。
?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初期出现烦躁不安、头痛、头晕;缺氧严
重时,出现乏力。
?缺氧进一步发展,大脑皮层抑制加深,并向皮层下扩散,呼吸、
循环中枢可由兴奋转为抑制,呼吸、心跳减弱,以至出现中枢麻痹,
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光气的致死量
?1450PPM的光气,
可造成人员1小时内死亡!
尸体皮肤苍白、胸廓扩大、肋间隙
消失、口鼻有粉红色泡沫状分泌物
排出,挤压胸腔时流出更多。肺部
呈“大理石”状。
光气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2016
11/14
低限警报值=PPM
高限警报值=PPM
TWA值=PPM
STEL值=PPM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SO2
?通常以气态呈现,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
?化学式:SO2,32+16×2=64,密度大于空气
?工业过程中二氧化硫非常常见,因为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
合物,一旦燃烧,即会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
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
?二氧化硫一旦排放到空气中,与水结合就会生成亚硫酸——
酸雨,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二氧化硫的中毒机理
?二氧化硫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皮肤对二氧化硫有轻度吸
收
?二氧化硫进入呼吸系统后,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
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
二氧化硫急性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
?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
2016
12/14
性声门痉挛。
?皮肤接触产生皮肤炎症,眼睛接触造成眼灼伤。
二氧化硫急性中毒症状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
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二氧化硫的致死量
?500ppm的二氧化硫,
可造成人员1小时内死亡!
尸体呼吸道腐烂,肺部腐烂
二氧化硫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2PPM
高限警报值=5PPM
TWA值=2PPM
STEL值=5PPM
?氮氧化物NO及NO2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是无色的气体
?一氧化氮:化学式NO,14+16=30,
?重量与空气相当
?二氧化氮在℃温度以上为棕红色气体;刺鼻
2016
13/14
?二氧化氮:化学式NO2,14+16×2=46,重量比空气重
?一氧化氮NO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NO2
氮氧化物危害
?不会燃烧,具有强氧化性,可助燃。遇衣物、锯末、棉花或其
它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烃等猛烈反
应引起爆炸。
?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
污染。氮氧化物:中毒症状
?氮氧化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生成硝酸损害呼吸道
?吸入气体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
适、干咳等。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
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
痰、紫绀等。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
?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氮氧化物:中毒症状
?慢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
?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氮氧化物的致死量
?在中国,氮氧化物中毒情况
非常少,目前还没有氮氧化物
2016
14/14
中毒致死的情况!
氮氧化物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高限警报值TWA值STEL值
NO25ppm25ppm25ppm25ppm
NO22ppm5ppm2ppm5ppm
?甲醛CH2O
甲醛CH2O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04:24: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88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