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集合英文

更新时间:2022-11-12 14:35:35 阅读: 评论:0

伊宁县二中老师名单-者加偏旁组词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待产包清单冬季)

1.1.1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集合是是高中数学的基础,集合作为一种数学思想在其它一

些章节中也都有渗透,因此学好这一章内容是十分关键的。本章又

是高中数学课程的起始章,内容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设计好这一

章内容的教学不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能否入门高

中数学都是很重要的。本节内容主要学习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

示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用区间来表示集合,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

用集合来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并使学生能用集合语

言简洁、准确地表示数学对象,同时它也是后续学习集合运算的知

识储备,因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程目标核心素养

1.了解集合的含义和集合元素的特

性,理解元素和集合的关系;

2.掌握几个常用的数集的符号表示;

3.掌握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4.能够用区间表示集合。

a.数学抽象:集合的含义及其描述法的理解;

b.逻辑推理:用区间表示集合的应用;

c.数学运算:对给出的集合进行化简运算后用区间表

示;

d.直观想象:在理解集合表示方法的过程中,列举法

的理解,以及区间可以用数轴形象地表示,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e.数学建模: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含义,

体验其现实意义。

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用区间表示集合。

难点:

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

的集合。

一、集合

1.情境与问题:

在生活与学习中,为了方便,我们经常要对事物进行分类。例如,

图书馆中的书是按照所属学科等分类摆放的,作文学习可按照文体

如记叙文、议论文等进行,整数可以分成正整数、负整数和零这三

类……

你能说出数学中其他分离实例吗?试着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大家熟悉的情境中提取数学概念,使其

更通俗易懂。

【师生活动】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表述本组结论。

2.探究新知

(1)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集合”来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

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汇集在一起,就说由这些对象组成

一个集合(简称:集),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通常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通常用英文

小写字母a,b,c,…表示。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或不属于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读作:a属于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读作:a不属于A。

3.尝试与发现

你能举出几个用集合表达的、与数学有关的例子吗?指出例子中集

合的元素是什么?

(1)如果A是由所有小于10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则0A,

0.5A

(2)如果B是由方程x2=1所组成的集合,则-1B,0B,

1B

(3)如果C是平面上与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r>0)的点组成的

集合,则对于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O上的每个点P来

说,都有PC

(4)方程x+1=x+2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则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举例,清楚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锻炼学

生思维辩证能力。通过(4)题,理解空集。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独自完成(1)(2

(3)。第(4)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得到空集的概念和理解。

解:(1)

(2)(3)(4)不含任

何元素,此集合为空集。

4.深化认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学习集合的相关概念,分小组讨论,得出

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5.尝试与发现

(1)你所在的班级中,身高不低于175cm的同学能组成一个集合

吗?

(2)你所在的班级中,高个子同学能组成一个集合吗?为什么?

(3)不等式x-2>1的所有解能组成一个集合吗?

思考:(1)给定集合A和B,如何定义两集合相等即A=B?

(2)集合按含有的元素个数如何分类?

【设计意图】实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应用,完成学生学习的“实

践―――认识―――再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思考部分可自主探究,形成结论。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答,可以自主纠错。(1)可以组成集合(2)

由于高个子不满足确定性,故不能组成集合(3)可以组成集合。

由此,完成思考部分

(1)给定两个集合A和B,如果组成它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就称

这两个集合相等,记作A=B。

(2)集合按含有元素的个数可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其中,空集

包含0个元素,所以空集是有限集。

不难看出,依据子集的定义,任意集合A都是它自身的子集,即AA

因为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所以我们规定: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A

的子集,即A

二、几种常见的数集

1.自主阅读、探求新知

[阅读教材,完成问题]实数集是如何分类的?用字母怎样表示?

2.深化认知

用或填空:

(1)0Z

(2)Q

(3)如果nN,那么n+1N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是对学生自主阅读环节的反馈,也是对学生

归纳、表达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较,这一环节更

体现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活动】: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初中所学的知识,清楚实数

集的构成及其掌握用符号表示几种常见的数集;(2)学生回答,教

师指导。

(1)(2)

(3)

三、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

(1)定义: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相邻元素用逗号分隔),

并写在大括号内,以此来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列举法。

(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有两个元素0和1组成的集合

(2)24的所有正因数组成的集合

(3)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组成的集合

(4)不大于100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5)自然数集N

【师生活动】通过列举法的定义,学生回答,教师分析指导。

(1){0,1};(2){1,2,3,4,6,8,12,24};(3){《西游记》、《红楼梦》、

《水浒传》、《三国演义》}

(4)如果一个集合元素较多,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那么

在不致于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可按照规律列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

其他元素用省略号表示。所以答案为{0,1,2,3,…,100}

(5)无限集有时也可用列举法表示。答案为{0,1,2,3,…,n,…}

2.描述法

(1)尝试与发现

以下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方便吗?如果不方便,你觉得可以怎样表

示?

(2)满足x>3的所有数组成的集合A;

(3)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Q。

3.学习新知

用集合的特征性质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提取数学概念,使其更通俗易懂。培养学

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师生活动】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汇集结论提取描述法的概念,

进一步理解描述法表示集合。

四、经典例题

例1.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x-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A;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第一象限内所有点组成的集合B

想一想:

判断A与B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由此思考该选用哪种表示方法。

{|()}xpx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学生完成,教师点评,并思考选用哪种表示方法合适。

五、区间及其表示

阅读课本p7,完成下表。

如果,ab则

集合区间名称

{x|axb}

{x|axb}

{x|axb}

{x|axb}

在区间中,a,b分别是区间的左、右端点,b-a为区间的长度,区

间还可以用数轴形象的表示。

如果用表示“正无穷大”,如果用表示“正无穷大”,则实

数集R可表示为(,)

完成下表格:

集合区间数轴

{x|x}a

{x|xa}

{x|xb}

{x|xb}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是对学生自主阅读环节的反馈,也是对学生

归纳、表达能力的培养。

【师生活动】: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先独立完成表一,教

师点评,然后讲述正无穷大和负无穷大的定义后,学生小组交流,

老师点评,总结错误原因。

经典例题:

例2.用区间表示不等式

1

2

2

xx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A。

解:由

1

2

2

xx可知

1

2

x,所以A=

1

(,)

2



【师生活动】:学生完成,教师点评

六、练习反馈,培养能力

练习A(教材P8)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巩固新知,查缺补漏。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七、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活动】:学生可以从以下四点分别回答:

1.集合2.常见的数集3.列举法和描述法4.区间及其表示

作业:教材P9练习B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4:35: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8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小说六要素
下一篇:片的英文
标签:集合英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