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8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7)
一、解答题
1.多音字组词。
迤yǐ________蒙méng________尽jìn________难nán________
迤yí________蒙mēng________尽jǐn________难nàn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
(1)贫寒并没有吓倒心地善良的人们。________
(2)站在泸定桥上,往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________
(3)昨天,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的寒流侵入了胶东半岛。________
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赶
上的⑤极,最⑥绝对
(4)中国演员表演了很多绝活,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称赞。________
(5)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________
(6)这道难题他做得绝对正确。________
(7)尽管日寇在侵犯我国时,烧、杀、抢、掠,但中国人是斩不尽杀不绝的,他们在
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游击战,狠狠打击入侵者。________
(8)每天清晨,到古井挑水的人络绎不绝。________
3.解释词语。
(1)只等闲:________
(2)腾细浪:________
(3)走泥丸:________
(4)云崖暖:________
(5)铁索寒:________
(6)尽开颜:________
试卷第2页,总8页
二、解答题
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1)默写课文。
(2)填空。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是:________。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是:________。
③毛泽东在________时写下的这首诗,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____精神。
课外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诗题目中的“卜算子”是________名,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卜算子(bǔpǔ)________
犹有花枝俏(yōuyóu)________
她在丛中笑(cóngchóng)________
(3)判断句子说法的正误,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
“待到山花烂漫时”中的“待到”是等到的意思________
(4)毛泽东通过这首词生动地表现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使我们
感受到毛泽东的________精神。
人们常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诗句
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
庐山________
柳树________
小草________
春雨________
西湖________
写出下列各句诗所用的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________
(2)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____
(3)豆在釜中泣。________
试卷第3页,总8页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____
试卷第4页,总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7)
一、解答题
1.
【答案】
迤逦,启蒙,用尽,困难,逶迤,蒙骗,尽管,灾难
【考点】
组词
七律·长征
【解析】
这道题是考查多音字组词,注意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用不同的拼音拼出后组词,
词性不同,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
【解答】
迤:[yǐ]曲折连绵。可组词:“迤逦”;[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
的样子。
可组词“逶迤”;
蒙:[méng]1.没有知识,愚昧。可组词“启蒙”;[mēng]1.欺骗。可组词“蒙骗”;
尽:[jìn]完毕。可组词“用尽”;[jǐn]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可组词“尽管”;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可组词“困难”;[nàn]1.灾祸,困苦。可组词“灾
难”;
2.
【答案】
③
②
①
④
③
⑥
②
①
【考点】
词语的分类
七律·长征
【解析】
考查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般又叫多义词,指的是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
解释,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知道词的每个意义,然后品读句子,分析语境,根据语境
选择相对应的解释。
【解答】
贫寒:非常贫苦。“寒”穷困。故选③。
心惊胆寒:形容十分害怕。“寒”害怕。故选②。
寒流: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
初春时节。“寒”冷。故选①。
试卷第5页,总8页
绝活:绝招。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技术或手艺。“绝”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赶上的。故选
④。
绝路:走不通的路。“绝”走不通的。故选③。
绝对:无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绝”绝对。故选⑥。
杀不绝:杀不完。“绝”完全没有了,穷尽。故选②。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绝”断绝。故选①。
故答案为:(1)③;(2)②;(3)①;(4)④;(5)③;(6)⑥;(7)②;
(8)①。
3.
【答案】
只当作平平常常。
腾起的小浪花。
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全都喜笑颜开。
【考点】
翻译句子
七律·长征
【解析】
考查了对诗歌内容以及诗句意思的理解。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
多听多说多写,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解答】
只等闲:只当作平平常常。
腾细浪:腾起的小浪花。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铁索寒: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二、解答题
【答案】
考查了学生对于这首词的背育与默写。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
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是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
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
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
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革命英雄主义和革
命乐观主义
【考点】
试卷第6页,总8页
诗的思想情感
七律·长征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所学《七律•长征》的掌握与理解,这是毛泽东红军长征胜利
结束后写的一首律诗,诗中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
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和乐观的革命情怀以及红军对远征
中艰难险阻的无所畏惧。
【解答】
考查了学生对于这首词的背育与默写。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考查了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本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红军不
怕长征途中困难的英雄主义及乐观主义精神。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
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
在红军看来,不过是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本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表面了红军的英雄气
概。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
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
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③这是毛泽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写的一首律诗,诗中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
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革命者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
义精神和乐观的革命情怀以及红军对远征中艰难险阻的无所畏惧。
【答案】
词牌,忆江南,念奴娇
bǔ,yóu,cóng
√
凌寒独放,俏不争春,革命乐观主义
【考点】
诗词鉴赏
七律·长征
【解析】
《卜算子•咏梅》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
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
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
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解答】
考查了学生对词的了解。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
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
“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
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
试卷第7页,总8页
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这首词中,“卜算子”是词
牌名。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忆江南、念奴娇等。
考查了汉字读音。“卜”读bǔ时意思是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
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如占卜。读bo时组词为萝卜;读pu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名。根据语义应选“bǔ”。
“犹”读yóu;“丛”读cóng。
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理解。“待到山花烂漫时”意思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待到”意思
是等到。
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过这首词生动地表现了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的特点,
使我们感受到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人通过对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形象
的塑造,寄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谦虚磊落,藐视各种困难的情怀,
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作不屈不挠的
斗争,坚定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会实现的信心。
【答案】
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考点】
诗词默写
七律·长征
【解析】
考查了古典诗词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解答】
“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香
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意思是:高高的
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中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是:管烈
火怎样焚烧,只要春天一到,小草又会生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伴随着和风在
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意思是: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
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答案】
夸张
比喻
拟人
对偶
【考点】
修辞方法
七律·长征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认真分析所给诗句的特点,然后做出正确的判
断。
试卷第8页,总8页
【解答】
诗中将“白发”的长度夸大,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诗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玉壶”与“冰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这里将自己对
家乡的感情比作“冰心”“玉壶”。
诗中将“豆子”赋予人的行为“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本句“烽火”对“家书”,“连”对“抵”,“三月”对“家书”,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03:3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86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