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资料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
【重、难点、考点】
一、记叙文阅读三大题型及答题技巧归纳
(一)、信息筛选类
题型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记叙文——标题、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题型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容。
(明白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句式
来叙述,做到:准确、清楚、简洁)、抓段落中心句
题型3、本文(文中某段)主要运用哪种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注意:记叙文文中议论是由某件事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其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所写事
物的意义。
题型4、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首先要分析文章的结构)
题型5、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答案一般在原文语句附近(用文中句子或关键词语)
(二)、审美鉴赏类
对应解题技巧:
题型1、本文标题有何作用?
标题的作用:A、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B、总结文章的容、点明主旨。
C、形式新颖,吸引读者。D、反映作者情感的变化。
题型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此题一般有固定的套路:
1、动词生动表现人(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
(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
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题型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对文中的画线句子进行赏析;请
说出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此题有两种答题模式:
1、分析句子里面词语的表达效果;(题型2)
2、分析该句的修辞+修辞作用。(见修辞的解答)
题型4:某段在文中的有何作用?
答题技巧:
在文章开头:1、引出下文;2、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3、照应文
Word资料
章标题;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5、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
发展。
在文章中间: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
节的发展。
在文章结尾:1、总结全文;2、解释全文主旨;3、照应前文;4、照应文章标题;5、引人
深思。
题型5、请分析文中xx的形象。(文中的xx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技巧:提取关键词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果进行加工。
题型6、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技巧:先分析描写方法,然后分析其作用:
1、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心理、品质);
2、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xx的气氛,表现了xx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心理)
题型7、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技巧: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等,每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对比:xx和xx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事物)……的特点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xx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紧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三)、深层理解类
对应解题技巧:
题型1、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技巧: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字面上的意思即本意——后联系文章的主
旨,说出这个词的寓意——得出深层含义。
题型2、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技巧:找到词语在原文的位置——上下句具体语境——弄清词语所包含的寓意。
题型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技巧:
1、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达;
2、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题型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
•技巧:开放性题目。
•只要符合题干的要求,联系文章的容,有具体的事例说明,表述合理即可。
【典型例题】
二、各区县初三一模记叙文真题
丢帽记
余光中
①去年底在中文大学演讲结束后离场,准备上车,天寒风气,需要戴帽,遍寻周遭发现,
Word资料
我的帽子不见了。
②事后几位朋友回到现场寻找,都不见帽子影子。我存①和我,夫妻俩像侦探,合力苦
思最后看见帽子是在何时何地,无果,谆谆嘱托友人,如果寻获,务必寄我。半个月的等待
后,真相揭晓,那项可怜的帽子,终
.
于
.
是丢定了。
③仅仅为了一顶帽子,无论有多贵或是多罕见,本来也不会令我如此大惊小怪。
④那顶帽子不是我买来的,他人送的,我身为人子继承得来
的。那是我父亲生前戴过的,后来成了他身后的遗物,我存整理时所发现,不忍径弃,就说
动我且戴起来。果然正合我头,而且款式潇洒,毛色可亲,就一直戴下去了。
⑤那顶帽子呈扁楔形,前低后高,戴在头上,由后脑斜压在前额,有优雅的缓缓坡度,
大致上可称贝瑞软帽(beret),常覆在法国人头顶。至于毛色,则圆顶部分呈浅陶土色,看
来温暖体贴。四周部分则前窄后宽,织成细密的十字花纹,为淡米黄色。戴在我的头上,倜
傥,有欧洲名士的超逸,不只一次赢得研究所女弟子的青睐。
⑥但帽的乾坤,只有我自知冷暖,天气越寒,尤其风大,帽就越加温暖,仿彿父亲的手
掌正护在我头上,掌心对着脑门。毕竟,同样的这一顶温暖曾经覆盖着父亲,如今移爱到我
的头上,恩佑两代,不愧是父子相传的忠厚家臣。
⑦回顾自己的前半生,有幸集双亲之爱,才有今日之我。当年父亲爱我,应该不逊于母
亲。但小时我不常在他身边,始终呵护着我庇佑着我的,甚至在抗战沦陷区逃难,生死同命
的,是母亲。肌肤之亲,操作之劳,用心之苦,凡她力之所及,哪一件没有为我做过?反之,
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打过我,甚至也从未对我疾言厉色,所以绝非什么严父。
⑧不过父子之间始终也不亲热。小时他倒是常对我讲论圣贤之道,勉励我要立志立功。
⑨长夏的蝉声里,倒是有好几次父子俩坐在一起看书:他靠在躺椅上看《纲鉴易知录》,
我坐在小竹凳上看《三国演义》。冬夜的桐油灯下,他更多次为我启蒙,苦口婆心引领我进
入古文的世界,点醒了我的汉魄唐魂。良啦,魏征啦,太史公啦,韩愈啦,都是他介绍我初
识的。
⑩后来做父亲的渐渐老了,做儿子的长大了,各忙各的。父子之间的交集少了。
⑪自中年起他就因关节病苦于脚痛,时发时歇,晚年更因青光眼近于失明。许多年来,
父亲的病情与日常起居,幸有我存悉心照顾。身为他亲生的独子,我却未能经常省视侍疾,
想到五十年前在台大医院的加护病房,母亲临终时的泪眼,谆谆叮嘱:“爸爸你要好好照顾”,
实在愧疚无已。父亲和母亲鹣鲽情深,是我前半生的幸福所赖。
⑫可怜的老人,以风烛之年独承失明与痛风之苦,又不能看报看电视以遣忧,只有一架
古董收音乐喋喋为伴。暗淡的孤寂中,他能想些什么呢?除了亡妻和历历的或是渺渺的往事。
除了独子为什么不常在身边。而即使在身边时,也从未陪他久聊一会儿,更从未握他的手或
紧紧拥抱他的病躯。
⑬所以在遗物之中竟还保有他长戴的帽子,无异于继承了最重要的遗产。父亲在世,
我对他爱得不够,而孺慕耿耿②也始终未能充分表达。想必他深心一定感到遗憾,而自他去
后,我遗憾更多。幸而还留下这么一顶帽子,未随碑石俱冷,尚有余温,让我戴上,幻觉未
尽的父子之情,并未告终。
⑭幻觉依靠这灵媒之介,犹可贯通阴阳,串联两代,一时还不至迳将上一个戴帽人完
全淡忘。这一份与父共戴帽的心情,说得高些,是感恩,说得重些,是赎罪。不幸,连最后
的一点凭借竟也都失去,令人悔恨。
⑮寒流来时,风势助威——又在这天寒风气之时,我,倍加畏冷。对不起,父亲。对不
起,母亲。对不起,往日的一切……
【注释】①“我存”,是作者对自己妻子的称呼。②孺慕耿耿,“孺幕”是敬仰、爱慕的意思:“耿
耿”是心中不安宁的意思。全词是说:存于心中,无法忘却的敬仰之情。
Word资料
21.第④段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依次为
A、只是也是而是B、其实不是也是
C、其实却是也不是D、但是也不是而是
22.具体说说第②段加点词“终于”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感?
23.第⑬,“我遗憾更多”,作者有哪些遗憾?
(1)
(2)
24.第⑥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1)
(2)
25.联系全文,说说第⑭段中,“感恩”和“赎罪”的原因各是什么?
落棋有声
铸造车间主任的人选,通过民意测验、调查座谈,集中在大黄和小两个人名下。要说工
作能力、群众关系,两位各有千秋,不分上下。这可把干部科汪科长难住了。几经斟酌,决
定不下来,他打算听听新厂长的意见,
厂长略一沉思,问道:“还能告诉我一些题外的细节吗?”
“关于他俩?”科长疑惑了。他理了理额前的乱发,突然想了起来:“哦,这两位都是象
棋高手,大黄连续三年蝉联全厂冠军;小呢,虽没有大黄稳定,但去年也得了第三名……”
厂长颇感兴趣地站起身来:“好哇,我找他俩赛几盘!”原来厂长也是个棋迷。
为了知己知彼,厂长亲自找不少工人了解情况,最后正式下了战表。昨晚与大黄下了三
局棋。大黄一向出手稳健,素有“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美誉,但昨天他下得不很顺手,接
连三局都握手言和。厂长拱拱手,说:“真太过意不去,让你连让三局。”
今天上场的是小,棋友们给他的外号是“程咬金”,据说他既有开局的“三斧头”,在
遇到逆境时,又常常会像“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一样,走出一些出qí()不意的妙着,使
对手防不胜防。两局下来,厂长就被他凌厉的攻势逼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第
三局,下到得意处,小一扫初进门时的拘谨,竟然拍起厂长的肩膀来:“老兄,十步之,解
决战斗。”
“唔?”厂长不买帐,“要是赢不了呢?”
“这辈子不下棋!”
“一言为定?”
“当然!”
厂长毕竟还有两下子,他在太阳穴上抹了点儿清凉油,抖擞精神,沉着应战,几起几
落,终于和了这一局.他笑吟吟地开始收摊,小猛然抓住他的手:“慢,再来一盘。”
“不是说这辈子不下棋了么?”厂长用含笑的眼睛端详着小,意味深长地问。
小不服气地说:“不行!刚才漏了一着,不补回来睡不着。”
厂长朗声大笑:“你睡着睡不着我不管,反正今天我可以睡个好觉了。”
他把小送出门外,径自朝汪科长家走去……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出qí()不意
22、(中国)象棋、围棋在我国都源远流长,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与下棋
Word资料
有关的成语,请举出两个这样的成语来:(2分)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对人物的描写颇为成功,请根据文章完成下表。(例子只举一个,摘录原文语句)
(8分)
描写方法例子作用
小不服气地说:“不行!刚才
漏了一着,不补回来睡不着。”
动作
2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文的下棋埋下伏笔。
B、第二段所说的“题外的细节”不包括第一段中所说的“工作能力”和“群众关系”。
C、作者在刻画大黄和小这两个人物时运用了对比。
D、作者描写大黄和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厂长的形象。
25、根据文意,说说题目“落棋有声”有什么含义?(3分)
【即时训练】
母亲的星空
翔
(1)子安是我的朋友,住在我家隔壁的一栋平房里。自从八年前,他离家出走之后,谁
也没有见过他。但是上个月,他却意外地回来了。
(2)子安是一个倔犟的孩子,上高中的时候他成绩一直很好,但是高三的时候,却想与
其他人一样,出去打工挣钱,去闯荡,报答养育他的母亲。他从小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地将
他养大,他很心疼母亲。
(3)子安的高考成绩令大家都大失所望,他原本是冲击名牌大学的尖子生,但是最后只
考上了一所二本大学。母亲给了他充分的安慰,让他要么去上那所大学,要么留下来复读第
二年再考。但是,他却坚决地说:“妈,我不想上了,让我出去打工吧。”
(4)母亲大惊失色,怀疑儿子已经被外面的世界所迷惑,而故意制造高考失分的。一场
巨大的家庭矛盾爆发了,母子俩发生了一场从未有过的争吵。母亲说,你要么好好学习,要
么就别回这个家。最后,子安()离家出走了。他走的时候甚至大吼了一声:“我再也不
回这个家了。”果然,他几年没有回来,母亲找了好几年,一点消息都没有。
(5)直到昨天,他回来了,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也悄然来到了我的面前。我问他,你
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回来?他说,其实早先想回来的,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直到前天遇到了
一件事情,才下决心回来了。
(6)事情发生在前天,当时,他在西北一座城市的火车站。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所
以他要去更北的一座城市,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他已经不记得漂泊过多少座城市了,他
一直没有像样的本领,没有过硬的文凭,只好一直流浪。
(7)漂泊了八年之后,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冲动的少年,他常常为自己年少时的轻率而后
悔,但是他很倔犟,既然说过不回家,那么无论生活是多么困苦,自己是多么思乡,他都不
Word资料
愿意回头。他总想混出个样子来,向母亲证明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自己有能力像个男子汉,
去承担自己的人生。可是,他知道,自己错了,错得一塌糊涂。他常常为此而难过,但是回
头的路已经太遥远。
(8)那天,北方的天空,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小雪,火车准时抵达,他检票进站了。火车
是过路车,停靠的时间只有区区五分钟,人们像潮水一样向站台上拥去。
(9)他的前面是一对母子,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身上背着包,手里拖着皮箱,后面跟
着一个农村妇女模样的女人,她拖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很吃力的样子。是一个送孩子上学的
母亲。
(10)上火车的时候,完全失去了秩序,人们一道往火车门里挤。那个小伙子艰难地背着
包,举着皮箱。挤上了火车。但是他的母亲却没有挤上去。小伙子放下皮箱,向母亲挥手示
意,可以将包袱递上去。那个瘦小的女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弯下腰一把将包袱背了
起来。这个时候,忽然“叭”的一声,包袱的绳子断了,包袱掉在了地上,外面的裹布散了开
来。包袱里的水果、衣服等各种东西散了一地,有一只苹果滚进了铁轨里,带走女人满眼的
惋惜……
(11)这时,人们已经挤上了火车。火车马上要开了,女人这才回过神来,马上拾起东西,
重新包裹上。慌乱的打包让包裹变大了不少,然后她很快发现绳子太短了……
(12)这可怎么办?乘务员…………,儿子………,旁人…………,大家看着都为她焦急。
(13)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忽然站起身来,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吃惊的事情。她居
然解下了自己的腰带,弯下腰将包袱死死地绑住,然后红着脸,一手提着裤子,一手将包袱
塞上了火车……
(14)门终于可以关了,火车也开动了。就在车门要关的时候,那个男孩已经泪流满面,
而站台上,母亲拼命地向他挥着手,随着列车的加速,身影越来越模糊。
(15)说到这里,子安的眼眶红了,他说:“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我只想下火车,马
上回家。因为那个女人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放弃尊严的所为,让我忽然明白了,无论如
何,母亲都是爱我的,她终会原谅我,因为母亲的爱是最无私最宽容的。”
(16)正如他所说,他回来了,母亲没有指责,只在泪水不住地流下时,重复着一句话: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17)我曾听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样事物是每一个人都必须仰视的,一是星空,一是
母爱。
22、第(2)段说“子安是个倔犟的孩子”,根据下文容,概述他倔犟的具体表现:(4分)
(1),
(2)。
23、根据上下文意思,给第(4)段中的画线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3分)
A、竟然B、毅然C、果然D、决然
24、对第9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对儿子的描写是从反面衬托母亲的辛劳。
B、对母亲的描写是为下文“散包袱、裹包袱、解腰带”的情节设置伏笔。
C、第9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是一个送孩子上学的母亲。”一句是个多余的交代。
25、第16段画线句中标点符号“!”如改为“……”,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具体说明。(3分)
26、文末“仰视”的含有之意。文中的两位母亲让我们“仰视”的原因
Word资料
分别是①,
②(6分)
家庭作业
(一)母爱的颜色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岁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
样很是滑稽。男孩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
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父亲是某私营企业的厂长,属于那种
事业有成、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
此痴呆。再后来,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
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②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的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
的白发也依稀可见。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丢给热心的邻居,小
男孩不哭不闹。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
暑。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
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地,大家总要和他拉上几句家常:“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
男孩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傻笑,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
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与满足。
③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男孩的随口乱答。可是,男孩为什么会说,
Word资料
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④直到有一日,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一进
门,我才惊奇地发现:室好多地方,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
绿两种绿色。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而绿色则代表安全。比如,饮水机和浴
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温水的一端则涂成绿色;冰
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
刀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涂成了红色。
⑤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分辨能力又
不强,所以,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就被刀具割伤手指。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
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正因为如此,家里从来不敢买绿颜色的保温瓶。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
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
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的活着。”说这句话的时候,
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泪噙满了眼眶。
⑥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
绿色,不会枯萎。这就是一个妈妈对儿子最起码的要求。那一刻,我们一行人,
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
原来,在小男孩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同时,也代表着妈妈的无
限关爱。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尽可
能地赋予小男孩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和
逃避伤害。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容。
Word资料
2第②段中第一句话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此句刻画了“妈妈”是一个怎
样的形象?
3请简要分析第②段中“妈妈是绿色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第⑥段中说“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们”为什
么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
5品读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题目“母爱的颜色”中“颜色”的理解。
6既然“母爱,本无所谓颜色”那么作者为什么又以“母爱的颜色”为题?
(二)别踩疼了雪
⑴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雪的降临。
⑵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
女孩,永远也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
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⑶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
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Word资料
⑷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⑸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
⑹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
爱意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⑺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
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
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⑻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
是为了她的妈妈。
⑼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
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⑽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
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
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
春天就是她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
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⑾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
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
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也没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
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了;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
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
Word资料
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⑿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⒀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⒁雪花在天空舞蹈!
⒂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⒃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⒄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
“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⒅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1阅读全文,说说女儿为什么要到北方去看雪?
2品味语言。
①分别品味第⑼段和第⒄段划横线句子加点的词“踩疼”不同的表达效果。
②选文第⒃段划线句子“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有什么深刻含义?
3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Word资料
(三)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
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
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
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
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
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
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
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
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
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
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
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Word资料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
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
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
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
踌躇满志E.施比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绅士:
3从布局谋篇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
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4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5阅读全文后,请用“假如……就……”这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形式,写两句话,
表达你对第⑦段中“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的理解。
Word资料
(1)
(2)
答案:(二)21.D(3分)
22.丢帽以后的失望,遍寻无获之后的绝望(3分,只答到“失望”给2分)
23.父亲生前,我虽有机会但未能尽孝养老父亲已逝,我绝无机会“省视侍疾”
(4分,每空2分)
24.(1)结构上,“但”表示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容上,从对帽子的描写转
入(引出)对父亲的追忆(4分,每空2分)
25.“感恩”是因为在父亲鼓励下立志立功,父亲鼓励下启蒙引领,才有今日成就不凡、
著作等身的我“赎罪”是因为在父亲最需要我的风烛残年,我却让父亲饱受顽疾之苦、
丧妻之痛以及孤寂之冷(6分,每空3分)
26.结构角度,以“又在这天寒风起之时”与第(1)段的“天寒风起”相呼应,使文章首尾相
接,形成一体;环境描写角度,以“寒流来时,风势助威”的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作者“倍
加畏冷”时心无法言说的痛楚,使情景交融。修辞角度,运用“排比”修辞手法,连说“对不起”,
表达出作者既愧疚又无奈的沉痛心情。(6分)
(二)(26分)
21.(2分)其
22.(2分。答出1个给1分)举棋不定;棋逢对/敌手;丢/舍卒保车;棋高一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分开答亦可,但只算作1个);星罗棋布;一着不慎,满/
全盘皆输等。
23.(8分,每空2分)
描写方法例子作用
语言小不服气地说:“不行!刚才
漏了一着,不补回来睡不着。”
表现了小直率、不服输的性格
动作
比较典型的动作描写有:小一扫初进门时的拘谨,竟然拍起厂长的肩膀来;他笑吟吟
地开始收摊;小猛然抓住他的手;厂长用含笑的眼睛端详着小,意味深长地问;厂长朗声大
笑。回答作用时只要基本格式是“表现了某人……的性格或心情”即得1分,性格或性情概括
准确1分。
24.(3分)D
25.(3分)“落棋有声”含义是:厂长根据大黄和小与自己下棋时的不同表现看出了两人的不
同个性(从而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Word资料
26.续写容要写出厂长的选择和原因,符合文章的自然逻辑(4分),运用一定的描写手段,
如语言、动作等(2分),语言表达(2分)。选择对象是“大黄”还是“小”不影响得分,只要言
之有理即可。(大黄处事老练,沉稳周到,缺点是世故、圆滑,没有闯劲;小直率坦荡,不
服输,有闯劲,敢作敢为,缺点是冒失)
(二)(28分)
22.(1)不愿听从母亲的劝告,与母亲争执而离家出走。(2分)
(2)出外打工,历经艰辛,为面子不愿低头认输回家。(2分)
23.B(3分)
24.C(4分)
25.用“!”写出了母亲看到儿子回来后喜极而泣的情景,侧重于表现母亲的宽容。用“……”
写出母亲看到儿子回来后情不能自已,神思恍惚的样子,侧重于表现母亲的思念。所以用“!”
与文章主题、容更贴切。(3分)
26.敬仰、尊敬之情(2分)①放弃尊严,宽容儿子的过错,接纳其回家(2分)
②放下尊严,当众解下腰带帮儿子捆扎包裹(2分)
27.描写:(至少有2种3分)想象合理(3分)语言通顺(2分)
母爱的颜色答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容
2.文章第一段运用了那种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3.好好活着......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有什么作用?
4.既然“母爱,本无所谓颜色”那么作者为什么又以“母爱的颜色”为题?
参考:
1、一位妈妈为使分辨能力不强的儿子安全地生活,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涂上了红绿
两种颜色,演绎了母爱的匠心。
2、插叙;
高度概括了家庭变故的主要原因,为后文叙述妈妈独撑家庭,以给电器开关涂抹颜色的方式,
让孩子远离的逃避伤害的故事作了铺垫。
3、充满抒情笔调的议论:
拓宽故事的涵,升华主题,深化情感,使母爱的底蕴有了深度、广度、厚度。
4、作者以“母爱的颜色”为题,新颖夺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驱使读者在悬念中积极走
进文本的字里行间;同时化抽象为具体,引领读者在解读中体悟母爱的涵,即所谓颜色,就
是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拳拳爱心,以及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孩子撑起
的那一片广阔的蓝天。
别踩疼了雪阅读答案
Word资料
1.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
答:在女儿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
2.第7段的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也可)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如答成“爱雪原因
的记述”也可)。或:为后文写她妈妈离世作铺垫。
3.品味语言
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踩
疼了他们的梦想。
变抽象为具体(答成“形象生动”也可)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
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
4.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象征意义?
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扣“夜黑”),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我们就能
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
5.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意义?
①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②象征纯洁的心灵。
1.(共4分)在女儿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
(意合即可)
2.(共3分)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1分),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如
答成“爱雪原因的记述”也可)(2分)。或:为后文写她妈妈离世(2分)作铺垫(1分)。
3.(共7分)(1)(4分)①变抽象为具体(答成“形象生动”也可,1分)表现出父亲对
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1分);②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
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2分,三点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两点即给满分)。(意合即
可)
(2)(3分)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扣“夜黑”。1分),只要我们拥有
纯洁的心灵(扣“雪白”。1分),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扣住“压”。1分)(意
合即可)
4.(共4分)①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②象征纯洁的心灵。(每点2分)
5.(共4分)评分意见:联系两位母亲的信来谈,话题不偏离母爱(1分);有具体感受
(1分);联系实际(1分);语言表述通顺,字数符合要求(1分)。意合即可。
示例:两位母亲的信,让我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想到妈妈平时对我的付出,我要说:“妈
妈,我爱您
Word资料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阅读答案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答:A、C、
E。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C.助
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E.施比
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示例:农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绅士.答:知
恩图报,诚实
3.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焦急。答:绅
士纵身跳下马车,满头大汗。心里默念着:“但愿儿子不会有事,不,不会,绝对不会有事
的„„”当气喘吁吁的他看到满身污泥的农夫和平安的儿子在一起时,悬着的一颗心才逐渐平
静下来。
4.从布局谋篇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你认为
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因为原文设置了悬念(或埋下了伏笔),行文有波澜,引起了读者
的阅读兴趣。
5.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答::“第一
次”指的是农夫弗莱明救了丘吉尔,在亚历山大·弗莱明看来,正是因为丘吉尔的父亲资助了
自己,也才有了后来青霉素的问世,才有丘吉尔被救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这一
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6.阅读全文后,请用“假如„„就„„”这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形式,写两句话,表达你对第
⑦段中“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的理解。
(1)答:假如不是农夫救了小男孩,就不会有后来成为英国著名政治家、首相的丘吉尔。
(2)假如没有绅士资助农家少年,就不会有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生命的青霉素的诞生。
7.阅读助读资料,完成这读书卡片。
答:丘吉尔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01:3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80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