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北京地势

更新时间:2022-12-04 01:31:10 阅读: 评论:0

初中中考必读书目-电磁学实验


2022年12月4日发(作者:城下之盟)

1/4

地理气候

一、概述

北京地处西、北、东三面环山之中,因而经由西北吹来的冷空气,受高山

阻挡,下沉时又受增温作用,故而北京的冬天比其他同纬度的地区要温暖,而

夏季东南暖湿气流由于受海洋的调节作用,亦不太炎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的优越气候条件,是北京地区倚山临海的特殊地理环境所赐予的。"北京湾"内的

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然而作为北京湾屏障的西、北部山区,其气候特点与"湾"内

却是"两重天"。"湾"内虽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而西北延庆山区却有向半干旱

地区过渡的趋势。在山林环抱的地方,往往又形成小气候。北京地区由于地处

中纬,又在东亚大陆的东岸,气候受蒙古高压的控制,因此具有大陆性季风气

候区的特征。冬季干燥,春季多风,夏季多雨,秋季天气晴朗、温和,是一年

中最好的季节。北京地区无霜期长达半年左右,约180~200天,日照时实际数

多年平均为2600~2700小时。年平均温度8~12℃,降水量600~700毫米,

农作物生长期225天左右,年平均风速2.5米/秒左右。

二、xx四季

北京地区四季明显,时间长短不同。四季的划分,除参考传统的一年二十

四节气之外,还需按一年七十二候(五天为一候)划分。凡低于10℃之候为冬

季,高于22℃之候为夏季,处于10~22℃之间者为春秋之季。春季:4月1

日~5月25日共55天,平均气温159℃左右夏季:5月26日~9月5日共

103天,平均气温24.4℃左右秋季:9月6日~11月7日共63天,平均气温

156℃左右冬季:11月8日~3月31日共144天,平均气温-1.1℃左右北京的

春天,因受季风影响,干旱少雨,风沙天较多。3月以后,温和宜人,迎春花、

杏花、桃花、玉兰、丁香等花卉相继开放。接着梨花、芍药、牡丹等,从4月

上旬~5月初纷纷破绽。人们开始赴郊外踏青。北京的夏季是热且多雨的季节,

虽在盛夏但早、晚仍较凉爽。6月下旬进入雨季,7月份多为阵雨,来得急、去

得快,雨过天晴,体舒神爽。夏季的北京,各河湖水域中荷花盛开,清香宜

人。北京的秋季,较少出现炎热天气,"秋高气爽"是北京秋天的特点。湿热的夏

季之后,凉而干燥的大陆空气吹来,分外爽快。此时不仅温度适中,仿佛天显

得格外蓝、月显得格外明,星显得格外亮,正所谓"金秋季节",是最好的旅游时

2/4

机。深秋之时,降温很快,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有时气温可从10℃

骤降至0℃以下,天上飘着雪花,而阔叶树木仍是绿色,出现"白雪压青枝"的景

观。北京的冬季最长,处于晴朗、干燥、寒冷少雪的季节。最冷为1月份。总

的来说,北京的冬天不是酷寒的。晴天较多,阳光充足。只有当西伯利亚寒流

袭来,北风呼啸,才给人以隆冬之感。但是冬季雪景却令人心旷神怡。当大雪

纷飞之时,红墙绿瓦、青松翠柏均为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三、气温

1、小气候与平均温度

A、区域性小气候

北京山区面积约为1006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1.2%。山区和平原

的小气候差异很大。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山区,比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偏低

3℃左右;600米以上山区偏低5℃左右,地势最高的西北部地区,特别是海拔

2000米以上的海坨山、东灵山地区,则比平原偏低达10℃之多。山区与平原的

季节差异以5月下旬最为突出。

平原地区3月份,岸边湖畔已然柳芽泛绿、桃蕾绽红、玉兰花香气袭人。

相比之下,八达岭长城地区,入春时间,至少比近郊区迟半个多月。城区及近

郊区虽已入夏,满目葱茂,然而在西北部山区,仍可见到城区已失去的桃花杏

花伴青松的春色。山区的春色来得迟,秋景却来得早。红叶是秋的象征。黄栌

叶经霜变红,供人观赏。一般初霜后十几天,叶子可全部变红。平原区一般10

月20日左右初霜,山区则提前半个月。香山红叶观赏期约在10月20日~11月

5日,八达岭、慕田峪地区约在10月1日左右即可观赏,而太行山东侧、门头

沟区的龙门涧,8~9月份叶就红了。冬季的初雪期,山区比平原早半个多月,

积雪日长达40多天,高山峻岭上多的长达半年之久,而避阴处可见终年积雪。

B、平均气温

北京年平均气温为11.8℃。1月份最冷,最低平均温度为-4.8℃,

3/4

1991年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1℃,打破了有气象纪录以来122年的纪

录。7月份是北京地区最高温度的月份,平均温度为25.8℃,其极限最高温度是

1942年6月15日的42.6℃。解放以来最高温度39.6℃。随着地势的增

高,气温由平原向西北部山区逐渐降低。山前平原地区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

为11~13℃,延庆盆地年平均温度为8℃,门头沟灵山、延庆大海坨山年平均

温度仅2℃。

2、风口与风速

北京地区有三条风带,亦即北部山区的峡谷处。西部风带为永定河谷一

带。该风带由河北怀来,南经官厅水库入门头沟西北界,顺永定河经雁翅、三

家店出山;西北部风带从延庆康庄沿关沟至南口入平原;东北部风带从古北口

沿潮河,经密云水库入平原。

虽然三条风带都汇入平原,但背风处风速偏小,如山的南坡、十渡、百花

山、云水洞等处。迎风处相对风速较大,如八达岭长城、司马台、金山岭等

处。北京的风速平均在25米/秒左右。

1956年6月4日,北部山区最大风速曾到40米/秒,相当于13级风力。

北京的冬春季是多风的季节,夏秋季无大风,故金风送爽之时,是旅游最佳季

节。

春季平均风速305米/秒;夏季平均风速183米/秒;秋季平均风速195

米/秒;冬季平均风速256米/秒。

四、降水

北京地区的年降水量平均600~700毫米,但降水时间及地区分布极不平

均。

1、降水量

北京的12月、1月、2月、3月的降水总量,平均仅为109毫米,不到全年

总降水量的百分之二,平均每月降雪天只有2天左右,有时一二个月片雪无

4/4

落,故冬季较旱,但也有大雪纷飞时。夏季的降水量约有500~650毫米,占全

年降水量的70%~90%。雨水大多集中在

6、7、8三个月内。山前迎风地区降水量较多,三家店、张坊、昌平、平谷

等地形成暴雨中心。

1883年7月29日,一天内降水总量达2247毫米;

1950年8月3日24小时内降雨164毫米;

1952年7月21日1小时内降雨753毫米。

1972年7月27日,怀柔枣树林日降水量达4792毫米。北京地区春季的平

均降雨量为585毫米;夏季平均降雨量为5105毫米;秋季平均降雨量为85毫

米;冬季降雨量仅280毫米。

2、分布情况

北京地区的降水分布与山脉位置有直接关系,迎风坡为降水集中地区,而

背风坡的降水量则明显减少。北京地区东南部,属平原区,海拔较低,降水量

年平均约600毫米左右。山区的延庆盆地、门头沟的斋堂清水河谷一带,属夏

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年平均量都不足500毫米。相对的迎风坡则降水量

大增,如怀柔的八道河、房山漫水河、平谷将军关一带降水量年平均超过700

毫米,八道河最高曾达820毫米。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01:31: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8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北京地势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