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大风起兮云飞扬下一句

更新时间:2022-12-04 01:16:27 阅读:13 评论:0

宿州市十三校联考答案2018-粉面含春威不露


2022年12月4日发(作者:你摊上事了小品)

精心整理

《大风歌》【赏析】注解+译文_古诗大全

《大风歌》

朝代:两汉

作者:刘邦

原文: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我威武平定天下,荣归故乡。怎样能得到

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注释

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

海内——四海之内,也就是全国。

鉴赏

刘邦得以战胜项羽,是依靠许多支军队的协同作战。这些军队,有的是他的盟

军,本无统属关系;有的虽然原是他的部属,但由于在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成尾

大不掉之势。项羽失败后,如果这些军队联合起来反对他,他是无法应付的。因此,

在登上帝位的同时,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军队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统治一片

相当大的地区;然后再以各个击破的策略,把他们陆续消灭。在此过程中,不免遇到

顽强的抵抗。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

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得胜还

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

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

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见《汉书?高帝纪》)。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3

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

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对第一句“大

风起兮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

(见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

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文选》的有些本子作“凶”。

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

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

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下句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则是说自己

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

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

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上

了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

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终于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

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低微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

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皇帝,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

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进的人对之根本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

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的吧!

姑且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

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

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

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

决于他自己了。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

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3/3

到扞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

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

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

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

“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汉书?高帝纪》)了。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01:1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79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