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十年磨一剑下一句

更新时间:2022-12-04 01:11:31 阅读: 评论:0

上海中考报名网站登录2019-g开头的英文单词


2022年12月4日发(作者:语法分析)

1/5

十年磨一剑的下一句

十年磨一剑

――傅宗科九年推广学习型组织感言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一九九

0年在美国问世以来,迅即在全球管理界、企业界传播,掀起学

习之风。成为进入21世纪,步入信息化时代的时代潮流。作者

彼得-圣吉博士采东西文化之长研究总结出的信息化时代管理的

理论和方法,它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

团队精神和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建立形成共同愿景下的优秀团

队文化和系统思考的心智模式,在西方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中融进

了东方的管理哲学思想,是解决组织领导最关心问题的一套行之

有效的新型企业管理方法。我作为较早接受这套管理思想,并立

志在中国推广的传播者,回顾本人在九年推广学习型组织工作中

的体会,期与读者们交流。

我接触《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管理方

法,也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1995年8月我在清华大学参加

一个会议,在校内宣传栏内,看到“台湾中山大学杨硕英博士清华

大学讲习会”的消息,好奇心驱使我报名参加了二次六天的讲座。

讲习会参加对象多数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在

第一期学习中,我是唯一来自企业的学员。六天课后,使命感、

2/5

责任感和个人愿景的召唤,让我许下了一个志愿:“用十年时间,

致力于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企业管理方法在中国大陆的推广、培

训、普及。”我少年时曾萌发“一生中要做一、二件有益于时代的

事”的志愿。第一件事的实现,是我选择了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探

险家、文学家徐霞客的作品《徐霞客游记》路线,进行实地勘探

考察。1982年2月至1987年1月,历时四年、行程八万五千余

里完成了这条路线的实地考察,记录了这条路线上的新风新貌,

期望给后人再留下一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记录。在我寻求人

生第二个重要目标的时候,接触到了杨硕英先生,接触到了《第

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我曾有八年部队院校

的生活,四年旅游考察的历程,北京大学地理系三年的深造学习

和其后创办公司接触企业的阅历,使我感觉到中国企业需要这套

方法,在中国推广这套方法将有益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是顺应时

代潮流的。使命感、责任心和愿景的驱使让我做出了决定,带着

北京太极鸿达信息公司的同仁踏上了预计十年推广普及学习型

组织第五项修炼管理方法之路。

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做一件大家都全新的管理方法的推

广普及,着实是不容易的。我首先做了三件事:首先是宣传,让

人们能够了解这套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我约请记者采访杨硕英教

授,在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发表系列介绍文章,介绍学习型组织

五项修炼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专访。

3/5

其次是找谁能配合做这件事,讲这门课,谁能指导合作。我拜访

了中国企业管理协会袁宝华会长、潘承烈副会长,中国国际文化

交流中心谢攸廼副理事长,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支持。另外,我还

了解到彼得-圣吉的老师佛睿斯特的系统动力学理论,曾在八十

年代引入我国,目前国内有一批学者正在从事研究和教学,于是

我就通过中央党校的教授联络到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航天大

学、中央党校、林业大学、复旦大学和台湾的管理学专家教授,

并从上海三联书店、台湾天下文化出版公司邮购《第五项修

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著作,提供给教授们备课。第

三是,联络国内一些企业,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

术与实务》推荐给他们。最早推行这套管理方法的是在国内比较

优秀的企业和一些高科技企业,首钢、宝钢、四通、联想都是最

早接触该讯息、最早参加的企业。

在其后推广、培训、普及的过程之中,我们采取了以举办学

习型组织管理研习班为窗口,面和点相结合的办法。面上主要是

上发表文章,开辟专栏,广告招生等等。研习班从1996年9月

第一期开始,每月一期一直持续到现在,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单位

培训骨干。虽然,报刊广告宣传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为了使

其产生持续的宣传效果,我们就始终采取走广告战略的方法。点

上的工作主要是选择部分企业,对它们进行联络,发信函、传真

和电话沟通。到20XX年,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

4/5

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全党全民

发出的号召。全国上下形成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

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机关的

创建活动,我们也对工作做了适当的调整,开始

偏重于和地方合作举办讲座,以及为企业做内部培训,采取了面

拓宽、点到位的方法。

十年来,我们始终把《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

实务》原著作为工作重点,以讲授应用五项修炼的方法为培训的

主要内容,以理论点睛,活用方法,让学员参加学习以后能学以

致用为目的,提倡少而精的培训策略。我们这样做是受二件事的

感悟:一是《圣经》的感悟,《圣经》二千年长盛不衰,每个信徒

都自觉的每天读一段《圣经》,每个礼拜天要到聚会的场所去听

牧师的宣讲,但牧师依据的还是《圣经》原著。这样,人们便可

以系统地学习掌握原著的精华,感悟指导自己人生的道路。第

二个感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易经》中一段非常精辟总结的

话,那就是《易经》的“三易”:“变易、简易、不易”。世界是在永

恒的变化之中,世界事物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就需要人

们在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中随时应变,在学习之中适应变化,顺

应变革的舞步。但在变化之中,依然有规律可以遵循,圣贤哲人

在研究变化后,总结写出了经典著作,其中就如《圣经》、《易经》

一样经久不衰。还如《第五项修炼》问世后被誉为“21世纪管理

5/5

圣经”,在全世界企业管理界产生广泛影响,就是因为它们揭示了

社会的自然法则,让人们能掌握、运用简易的方法去应付变易的

世界,体悟不变的道理。基于这种心智的影响,我们在做工作时

就围绕着《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原著,借

鉴吸收《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和《变革之舞》书中的精华作

教学。同时,还专门有同事做课题研究,围绕着教学为企业的自

主培训服务,编著了《‘第五项修炼’300问》。《‘第五项修炼’管理

法则》、《‘第五项修炼’训练教程》、《‘第五项修炼’教学大纲》等著

作和书稿,同时也引进国外一些优秀的管理著作。

十年来我感悟最深的是,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管理方法,是

一套没有固定管理模式的管理模式,它必须从内部开始,融入企

业文化,然后再提炼出具有本组织独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

式。当然,真正在企业内部推广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

和传统管理技术的关系不是改良,而是变革,它们在思想观念、

心智模式、领导作风、工作作风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本文发布于:2022-12-04 01:1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79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怀旧空
下一篇:怀旧空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