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汉语中“死亡”委婉语说略
作者:邹小宇黄琳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4期
内容摘要:委婉语能够深刻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过程。由于不同时期对“死
亡”的禁忌程度不同,古人用十分隐讳的词句替代“死亡”,现代人则用较通俗的委婉语表达对
死者的尊敬,而在网络流行语中,“死亡”替代语更为直白甚至变异成戏谑的词语用来表达特殊
情感。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流行语变异
委婉语就是为了避免引起不愉快或失礼,对某些禁忌语常用委婉语来代替。在语言运用
中,委婉语是修辞上婉转格的主要语料。1委婉语的存在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们
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语词来代替,
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这些好听的、代用的或暗示性的词语,就成了委婉语。
2例如中药的某些药名采用委婉的名称,以避免病人产生厌恶感,如兔子屎和人的胎盘分别称
作“明月砂”和“紫河车”;英语中也会用topassaway,todepart,todecea,tobreatheone`slast
等来代替todie;3汉语书面语中用“去世”代替“死亡”,口语中用“走了”代替“死亡”等。然而对
“死亡”的禁忌与委婉,可谓是最丰富和繁琐的。自古以来人们对死亡有恐惧甚至是崇拜的心
理,带有一种敬畏之情。为了避免死亡带来的恐惧感抑或是表示对死亡的膜拜,涌现出一些与
“死亡”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替代言语,用来转换表达死亡的含义。
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考察。笔者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死
亡”的某些代表性的委婉语进行结构类型的系统分类,以最基础的结构分类为根基,并结合现
代流行语中有关“死亡”的词语,探寻人们对“死亡”理解的发展与变迁。
一.词中的“死亡”委婉语
词按照构成语素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死亡”的委婉语中,属于单纯词的大部
分为古代用语,例如“卒”、“崩”、“薨”、“丧”、“殁”、“故”、“澌”、“毙”、“终”、“尽”、“夭”、
“殇”等。古代帝王或王后的死叫做“崩”,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先帝知臣谨
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卒”、“崩”、“薨”都是古代常用的对人死去的称呼,它反映了奴隶
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
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4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不同阶级的人死亡有不同的说法,可
龙源期刊网
以看出,地位越高的阶级,用来描述死亡的替代语就越隐晦越委婉,体现一种尊重;反之,描
述当时处于卑贱地位的庶人之死就用了最直白的“死”字。再如现代汉语中的“牺牲”,指为了正
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5“牺牲”多是用于为了国家、集体或人民的利益在危险的战场或工
作中失去自己的生命的人。再如佛教术语“涅槃”,源自梵语的音译,是指经过修道,能够彻底
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6佛教相信轮回,认为经过涅
槃之后必获重生,就像凤凰涅槃的凤凰一样,在烈火狱炼之后,获得往生。因此“涅槃”,是佛
教之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复合词中,替代“死亡”的委婉语有“逝世”、“羽化”、“遇难”、“毙命”、“就木”、“入土”、
“归西”、“归真”、“坐化”、“长眠”、“殄瘁”、“安息”等。“羽化”是道教中对死亡的委婉说法,
“归真”、“坐化”是佛教用语,各个宗教都有专属词对死亡进行委婉与替代。古代汉语中常用
“殄瘁”、“澌尽”、“就木”、“长眠”等词语来形容死亡,如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六《挽刘枢
密》:“一朝成殄瘁,九牧共沾襟。”《戴名世集·与余生书》:“至于老将退卒,故家旧臣,遗
民父老,相继澌尽,而文献无微。”7现代汉语中,多用“安息”、“逝世”、“去世”来表达对死者
的尊重;“遇难”多指在战争或灾害中丧失生命的人群,以委婉的形式从心理上减轻灾难带给人
们的痛苦。
二.短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死亡委婉语中属于短语结构类型的多为成语或古用语。主谓短语有“瑶池添座”、“天夺其
魄”、“天不假年”、“马革裹尸”等。这些词语大部分出现在书面语中,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天夺其魂”,上天欲夺其魂魄,意为离开人世;“天不假年”意为上天不给他再多一些生命,有
遗憾之意;“马革裹尸”多指在战场上,士兵战死却没有棺材入殓,只能草草地用马革包裹尸
体,人们常用此词表达自己为正义牺牲、为国家捐躯的大无畏精神。
述宾短语有“归穷泉”、“填沟壑”、“见马克思”、“停止思想”、“见佛祖”、“翘辫子”等。
《战国策·赵四》:“左师公曰:‘(贱息)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8自谦
语,用来形容自己死去;“见马克思”、“见佛祖”用于不太正式的场合,不含有太浓厚的感情色
彩,甚至可以表达一种调侃的语气;而“翘辫子”带有些许诙谐和讽刺之意,多用于讥讽那些众
矢之的之人。
偏正短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不多,“与世长辞”是比较典型的。与世长辞即与世俗人间永久的
辞别。《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出
丘,与世长辞矣。”9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也常常用“与世长辞”来形容为人所景仰的人去世。
现代汉语中涌现出越来越多表示死亡方式的词语,例如“安乐死”、“过劳死”、“发烧死”、
“噩梦死”等。“安乐死”是指采取人为手段使久受病痛折磨的人无痛苦地早日结束生命。1991年
龙源期刊网
2月2日《北京日报》出现过安乐死的句子:“我认为安乐死是一种很好的解脱。”10随着人类
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死亡有了科学的认识,也就少了对死亡的恐惧,于是流行语中就出现了一
些讽刺现实的死亡说法,也不太忌讳被人们认为不吉利的“死”字,例如“过劳死”意为过度劳动
死去;“发烧死”和“噩梦死”都是源于一些未被侦破的死亡事件。这些短语都是“XX死”的形
式,意思直白明确,网友们用戏谑口吻间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与讽刺。
属于联合短语的表示死亡的有“香消玉殒”、“呜呼哀哉”、“寿终正寝”等。根据“香消玉殒”
的字面就可以看出是指年轻美貌的女子死去,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散的惋惜之情;“呜呼哀
哉”由两个文言感叹词“呜呼”和“哀哉”组成,本是表达悲痛之情,在以后的祭文中常出现这个
词用以表达对死者离去的悲切与不舍之情;“寿终正寝”指老人命数已尽,没有外界因素的催
促,自然而然的年老死去,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死亡方式。
三.句子中的“死亡”委婉语
单句中的“走了”、“去了”、“没了”、“见老祖宗去了”、“永远的睡着了”都可以表示死亡的
意思。近几年流行语中出现的“挂了”、“和谐了”也都形象的代替了死亡。“挂了”的应用范围比
较广泛,除了指死亡更常用于指一切失败的、失意的场合,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死亡是
“挂了”所能运用的最严重的状态。在新的时代,人们已不再将死亡视为神圣和令人畏惧的事
情,在气氛随意的网络中,网友们更是用幽默诙谐的词语代替死亡,甚至“死”也成了关系密切
的朋友之间的口头语,“去死吧”、“你去死”已成为年轻一代密友聊天中常用的口头禅,不带有
任何伤害意义反而表明彼此的亲密无间。
复合句中常用来描述死亡的“肤已冰而鼻无息”,用白描的手法将死亡状态描写出来。《聊
斋志异·祝翁》:“(媪)俨如睡去,众始近视,则肤已冰而鼻无息”矣。”11再如《红楼梦》九
十八回中“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12,借香魂随风消散代指美貌女子死去,带有
凄美的色彩。现代汉语中的“心脏(脉搏)停止了跳动”也是用一种白描的手法描述死亡。出现
在网络中的流行语“眼突突,肚实实,赶住去阎罗王处做生日”用生动诙谐的描述性语言道出了
死亡,奔赴阎罗王也就意味着离开人世。网络流行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说法不再是因为对死亡
恐惧和禁忌,而是采用较容易理解的短语或句子作为替代,表达对社会上某些事件的讽刺;或
是用幽默诙谐的说法使意思表达更生动形象。
古人对“死亡”有着恐惧与敬畏,而委婉语含蓄表达了死亡的含义,减少了人们直接面对
“死亡”的恐惧与不敬;现代人也用一些委婉语代替死亡,甚至将委婉语变异成为流行语,用于
表达独特的感情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委婉语及其在流行语中的变异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语
言和言语现象。
龙源期刊网
注释:
1.《语言学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第337页。
2.张涤华、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
401—402页。
3.《语言学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第337页。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第4版,第15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
版,第1344页。
6.赵朴初著:《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
第205页。
7.转自吕友仁、冯好杰:《古代“死”的别名》补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05
期。
8.转自吕友仁、冯好杰:《古代“死”的别名》补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05
期。
9.陈彦田、周奎杰主编:《实用同义词典》,长征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第684页。
10.欧阳因编:《中国流行新词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第2页。
11.转自吕友仁、冯好杰:《古代“死”的别名》补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
05期。
12.转自陈彦田、周奎杰主编:《实用同义词典》,长征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第686
页。
参考文献:
[1]王力著:《汉语史稿》下册,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2]邢福义著:《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
[3]王国安、王小曼著:《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出版。
龙源期刊网
[4]温丽:《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科教文汇》,2008年第08期上旬刊。
[5]孙向华:《宗教视域中的汉语死亡委婉语》,《作家》,2009年第14期。
[6]疏志强:《“死亡”及其文化意蕴》,《汉语学习》,1998年第05期。
邹小宇,黄琳,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生。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23:36: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74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