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秋⽉两相和——咏秋⽉古诗词赏析(中)
湖光秋⽉两相和
——咏秋⽉古诗词赏析(中)
王传学
秋⽉是纯净优美的,在它的清辉中,⼤好河⼭呈现着醉⼈的柔美风光。
唐代诗⼈王维的《⼭居秋暝》,展现了秋⽉下的美丽画⾯:
空⼭新⾬后,天⽓晚来秋。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喧归浣⼥,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谢,王孙⾃可留。
这⾸诗写诗⼈⼭居所见秋⼭⾬后黄昏的迷⼈景⾊和融怡陶醉的⼼境,⼤约是诗⼈隐居终南⼭的辋川别墅时所作。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
透,恰似⼀泓秋⽔,其中洋溢着浓郁的⽣活⽓息。诗歌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的⾼洁情怀和对理想⽣活的执着追求。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这联诗从⼩处着眼,⼯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辉映,营造出⼀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世界。皓⽉当
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松叶如针,青翠欲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光辉映,洒下⼀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铺
满⼭林,给⼈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写⽉光⽤⼀“照”字,光⾊兼备,状态逼真,活现⽉照松林,回光反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
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松林沐浴⽉华的恬静光洁和明亮空灵。
⽔上⽉⾊别有神韵。在众多描绘⽉夜美景的诗词中,描写湖光⽉⾊的⽐较多。如唐代诗⼈刘禹锡的《过洞庭》:
湖光秋⽉两相和,
潭⾯⽆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
⽩银盘⾥⼀青螺。
这是诗⼈遥望洞庭湖⽽写的风景诗,明⽩如话⽽意味隽永。
秋夜皎皎明⽉下的洞庭湖⽔是澄澈空明的。与素⽉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鉴,是⼀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
秋⽉两相和”⼀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炼,表现出了⽔天⼀⾊、⽟宇⽆尘的融和的画境。⽽且,似乎还把⼀种⽔国之夜的节奏——荡漾
的⽉光与湖⽔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风,迷迷蒙蒙的湖⾯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百
⾥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光下别具⼀种朦胧美。“潭⾯⽆风镜未磨”,以⽣动形象的⽐喻补⾜了“湖光秋⽉两相和”的诗意。因为
只有“潭⾯⽆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才能两相协调。
接着诗⼈的视线⼜从⼴阔的平湖集中到君⼭⼀点。在皓⽉银辉之下,洞庭⼭愈显青翠,洞庭⽔愈显清澈,⼭⽔浑然⼀体,望去如同⼀只雕镂
透剔的银盘⾥,放了⼀颗⼩巧玲珑的青螺,⼗分惹⼈喜爱。三四两句想象丰富,⽐喻恰当,⾊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笔下
的秋⽉之中的洞庭⼭⽔变成了⼀件精美绝伦的⼯艺美术珍品,给⼈以莫⼤的艺术享受。“⽩银盘⾥⼀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它的擅
胜之处,不⽌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度和它所寄托的⾼卓清奇的情致。在诗⼈眼⾥,百⾥洞庭不过是妆楼奁
镜、案上杯盘⽽已。举重若轻,⾃然淡泊,毫⽆矜⽓作⾊之态,这是⼗分难得的。把⼈与⾃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的景物描写得这样⾼
旷清超,这正是诗⼈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杭州西湖有⼀美景叫“平湖秋⽉”,是西湖⼗景之⼀,南宋诗⼈孙锐写有《平湖秋⽉》⼀诗,赞美湖平如镜,⽉光湖⽔交相辉映的美景:
⽉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归⾈。
⽩苹红蓼西风⾥,
⼀⾊湖光万顷秋。
“平湖秋⽉”景点位于⽩堤西端,孤⼭南麓,濒临外西湖。凭临湖⽔,登楼眺望秋⽉,在恬静中感受西湖的浩淼渺,洗涤烦躁的⼼境,是她
的神韵所在。每当清秋⽓爽。湖⾯平静如镜,皓洁的秋⽉当空,⽉光与湖⽔交相辉映,颇有“⼀⾊湖光万顷秋”之感。
⽉到中秋分外明,在中秋深夜这⼀个时分,明⽉如此圆满,如此皎洁,美得触⽬惊⼼,让你不忍错过,⽽⼜可以安然欣赏。这⼀种美,如同
彩云易散、琉璃易碎,唯其短暂,在它到来的那⼀刻,才格外鲜艳,格外滋润⼈的灵魂。
唐代诗⼈徐凝写有⼀⾸《⼋⽉⼗五望⽉》:
皎皎秋空⼋⽉圆,
嫦娥端正桂枝鲜。
⼀年⽆似如今夜,
⼗⼆峰前看不眠。
诗的意思是:中秋的夜空⾼挂着⼀轮皎洁的明⽉,仙⼥嫦娥端坐在鲜艳的桂树下。⼀年中没有哪⼀天能像今夜这样,通宵达旦地在⼗⼆峰前
欣赏⽉⾊。诗⼈将想象与现实结合,极写⾃⼰欣赏中秋⽉⾊美景的喜悦之情。
再看唐代诗⼈刘禹锡的《⼋⽉⼗五夜玩⽉》:
天将今夜⽉,⼀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间世,攸然是⽟京。
诗的意思是:⽼天⽤今夜的如⽔⽉⾊,把整个世界洗得爽朗清新。暑⽓消退,九天纯净,秋⾊澄澈,万物清明。星⾠把光彩让给明⽉,⾦风
拂寒露,熠熠晶莹。⼈间变幻莫测,⽉宫长久永恒。诗⼈将中秋⽉夜的清明澄澈描绘得⽣动传神,让⼈读之如置⾝于晶莹透彻的⽉宫之中。
南宋词⼈张孝祥对洞庭湖的中秋之⽉赞美有加: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点风⾊。⽟鉴琼⽥三万顷,著我扁⾈⼀叶。素⽉分辉,明河共影,表⾥俱澄澈。悠然⼼会,妙处难与君说。
(《念奴娇·过洞庭》上⽚)
张孝祥在岭南做了⼀年的知府,受谗⾔挑拨,被贬官北还,途经洞庭湖,恰逢中秋。这⾸词的上⽚先写洞庭湖⽉下的景⾊,突出写它的澄
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点风⾊”,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个湖。这⼏句表现秋⾼⽓爽、⽟宇澄清的景⾊,是纵⽬洞庭总的印象。“更
⽆⼀点风⾊”,表现洞庭湖上万⾥⽆云,⽔波不兴,读之冷然、洒然,令⼈向往不已。“⽟鉴琼⽥三万顷,著我扁⾈⼀叶”,“⽟鉴琼⽥”,形容
湖⽔的明净光洁。“三万顷”,说明湖⾯的⼴阔。在三万顷的湖⾯上,安置我的⼀叶扁⾈,颇有⾃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的意味,有⼒地衬托出诗⼈
的豪迈⽓概。“素⽉分辉,明河共影,表⾥俱澄澈”,这三句写⽔天辉映⼀⽚晶莹。“素⽉分辉”,是说皎洁的⽉亮照在湖上,湖⽔的反光⼗分明
亮,好像素⽉把⾃⼰的光辉分了⼀些给湖⽔。“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分清晰,上下两条银河同样的明亮。“素⽉分辉,明
河共影”这两句明点⽉华星辉,暗写波光⽔⾊,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琉璃世界。所以接下来说“表⾥俱澄澈”,这⼀句是全词的主
旨所在。说来说去,洞庭秋⾊美在哪⾥呢?词⼈在这⼀句⾥点了出来,美就美在“澄澈”上。这⾥表⾥如⼀的美,是光洁透明的美,是最上⼀等的
境界了。“表⾥俱澄澈”这五个字,描写周围的⼀切,从天空到湖⽔,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丝⼉污浊。诗⼈的⼼⼜何尝不是?在这
⼀瞬间,朗⽉银河,流光普照,映出坦荡⼈⼼,表⾥⼀派澄澈。这份融合默契的欢喜,“悠然⼼会,妙处难与君说。”⼀个⼈在贬官的路上恰逢中
秋,没有捶胸顿⾜的号哭,没有怨天尤⼈的悲叹,只有与天地合⽽为⼀的喜悦,只有对明⽉⼊⼼的悠然领悟。此番曼妙,难以⽤语⾔传达。
再看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折桂令·中秋》:
⼀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河。⽟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波,⽐常夜清光更多,尽⽆碍桂影婆娑。⽼⼦⾼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
不醉如何?
这⾸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醉⽅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描写的是⽉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
围。
起⾸三句,排空⽽⼊,造语奇崛。中秋之夜,⽉亮格外圆满明净,给⼈⼀种新奇之感。以“飞镜”作⽐,使⼈产⽣⼀种不知是从何处突然飞
来挂到天上的联想。⽽“谁磨”⼀问,更造成⼀种⽉光明亮⽆⽐的情势。正因⽉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发此惊问。下⾯两句,转⼊对⽉光的具体
描写,但作者没有进⾏正⾯描绘,⽽是采⽤侧⾯烘托的⼿法来表现⽉光的明亮。天地⼈间,⼭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昼,“彻”、“透”两
字,形象地表现了⽉光照耀的程度。“⽟露……⽆波”两句,⼜从另⼀侧⾯来写,只是它⽐前三句写得更加空灵。作者从⽟露着眼,写⽟露将秋空
洗得“银汉⽆波”。那莹洁如⽟的秋露,正是皓⽉映照下的特有产物。“⽐常夜……婆娑”两句,写秋光如洗,⽉⾊较往常更为明净。纵使如此,
也并没有妨碍⽉中桂树展现其优美洒落的⾝影。这是对前⾯的⼀个总结,同时⼜从明⽉本⾝来进⾏描写。前⼈曾有“斫却⽉中桂,清光应更
多”(杜甫《⼀百五⽇夜对⽉》)的诗句,这⾥却⼀反其意,⽤“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来反衬⽉光的澄彻。通过多侧⾯多层次的反复渲染,烘托
出⼀种明⽉如⽔、清幽静谧的氛围。⾯对此情此境,作者不禁情从中来,他引吭⾼歌,并向⽉中的嫦娥发问:在这美好宁静的⽉夜,怎能不举杯痛
饮,⼀醉⽅休呢?
同样写中秋⽉,唐代诗⼈李峤的《中秋⽉》(之⼆)写得别有新意:
圆魄上寒空,皆⾔四海同。
安知千⾥外,不有⾬兼风?
全诗的意思是:皎洁的中秋圆⽉升上了天空,⼈⼈都说四海之内都是天⽓晴好⽉光普照。你怎么知道在千⾥之外也会是这样,说不定那⾥是
⼜刮风⼜下⾬呢!
诗⼈对⾃古以来的⼀种习惯看法提出了疑问。古代认为,中秋这天,是阴是晴,普天之下,万⾥之内,都是相同的。可诗⼈却认为,这⾥天
晴,安知千⾥之外不刮风下⾬呢。诗⼈的这种看法,是完全符合现代⾃然科学的。⼀个地⽅天晴,⼏⼗⼏百⾥外就在下⾬,这是常见的事,中秋节
这天,也不会例外。诗的新奇⽴意,给⼈⽿⽬⼀新之感。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23:0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7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