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基础过关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涨
.
水(zhǎng)蓑
.
笠(suō)竦峙
.
(chì)稀稀疏疏
.
(shū)
B.酝酿
.
(niàng)着
.
落(zháo)吝
.
啬(lìn)咄咄
.
逼人(duō)
C.粗犷
.
(guǎng)高邈
.
(mǎo)应
.
和(yìng)争先恐
.
后(kǒng)
D.萌
.
发(méng)浇灌
.
(guàn)筋
.
骨(jīn)倾盆瓢
.
泼(p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淅沥肌肤花包蓬勃生机
B.凄冷干燥化妆花支招展
C.娇媚赶趟清脆轻风流水
D.胳膊烘托冷冽繁华嫩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近几年,他写下的文章大约有600多页。
C.2019年3月31日,四川省凉山州本里县发生森林火灾,造成27名森林消防
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4.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昨天
..
看着还光秃秃的柳枝上,今日
..
相见,那上面已爬满嫩绿的芽。”句中加
点的词都是表示时间的名词。
B.“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
.
,水花在窗玻璃上
.
,陪伴着你的
夜梦。”句中加点的词都是表示方位的名词。
C.“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这个句子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
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散文家。
B.《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
《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C.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春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
雨
D.我国古诗有律诗、绝句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律诗。
6.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东临
.
碣石临:________
(2)水何澹澹
..
澹澹:________
(3)山岛竦峙
..
竦峙:________
(4)星汉
..
灿烂星汉:________
(5)幸甚至
.
哉至:________
(6)次
.
北固山下次:________
(7)客路
.
青山外客路:________
(8)断肠人在天涯
..
天涯:________
7.名句名篇默写。
(1)________,百草丰茂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
(3)夕阳西下,________。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诗人对友人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___。
8.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下列诗句展现的画面。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答: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凤瘦马。
答:
答案解析:
1.D
解析:A.“峙”应读作“zhì”;B.“着”应读作“zhuó”;C.“邈”应读作“m
iǎo”。)
2.C
解析:A.“包”应写作“苞”;B.“支”应写作“枝”;D.“华”应写作“花”。)
3.C
解析A.语义重复,将“切忌”或“不要”删去;B.前后矛盾,删去“大约”或
“多”;D.两面对面,在“是”后面加“能否”。)
4.A
解析:A.“上面”是表示方位的名词。)
5.C
解析:C.“春节”不属于二十四节气。)
6.(1)到达,登上(2)水波荡漾的样子(3)耸立(4)银河(5)达到极点(6)
停宿(7)旅人前行的路(8)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7.(1)树木丛生(2)归雁洛阳边(3)断肠人在天涯(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君直到夜郎西
8.(1)秋风阵阵,呼呼作响,汹涌起伏的波浪随着秋风翻滚着,一浪接浪。(2)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江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
悬挂。(3)干枯的藤缠绕着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
潺潺的流水,近旁坐落着几户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
的瘦马。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
.
(liáng)黄晕
.
(yùn)偈
.
石(jié)咄咄
.
逼人(duō)
B.棱
.
镜(líng)粗犷
.
(guǎng)贮
.
蓄(zhù)蓬
.
勃生机(péng)
C.静谧
.
(yì)莅
.
临(lì)高邈
.
(miǎo)披蓑
.
戴笠(suō)
D.花苞
.
(bāo)竦
.
峙(sǒng)窠
.
巢(kē)秋风萧瑟
.
(s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朗润抚摸潦亮呼朋引伴
B.造访菜哇滋润毫不掩饰
C.抖擞宽敝领略多姿多彩
D.化妆骄媚喉咙争先恐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
....
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B.只有不断汲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中国流行音乐才能获得生生不息
....
的发展
动力。
C.夏天的雨总是淅淅沥沥
....
地下个不停,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D.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时装秀大走欧美板仔”返璞归真的路线,不再将视线
集中在穿得花枝招展
....
的城中潮人身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B.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C.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
格的提升。
D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使我们感受到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是这顶草帽是不断融化的
②雪则消融不见了
③山顶之上,一色的白,极像一顶硕大的草帽,浮动在野外。
④当太阳的金光出来,照射过后的它们,就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裸露出来,黑
油油地敞开山峦的胸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
剧《茶馆》《龙须沟》等
B.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
称为“三曹”。
C.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文体,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天净沙·秋思》
是一首小令。
D.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观音菩萨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如来佛祖规
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7.古诗词默写。
(1)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曹操的《观沧海》中,描写诗人登临地点和目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美好的春天常常是诗人描绘歌咏的对象,请你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的古
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七年级(3)班开展了以“走进自然,拥抱春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
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写出下列诗句展现的春日活动。(4分)
①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③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2)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
张萧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内容。
(70字左右)
答: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中的“阔”字。
答: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济南之春
地气一动,人们就开始常说一句话了:济南春脖子短。
哦,惊蛰了,开始了——一是谁,失手打翻了一杯隔夜的茶?某些不明所以的
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早晨一睁开眼腈,就
见空地上无端多了些湿漉漉的印子,小小地凸起着,像鱼儿吐的小泡这儿一团,那
儿一簇——是蚯蚓活动筋骨的痕迹。然后,迎春和连翘不知道谁仿效谁,模样差不
多,争着挑出了黄灯笼。然后,很多很多的爱和力量苏醒了,整个大地,寂静中充
满响动。
城内城外的小山们就不用说了,积攒了一冬的绿啊,这时说什么也憋不住,一
股脑儿全都倾倒在山坡上,没有了疆域。浆果、灌木、蕨类,草木你推我搡,绞出
了汁子,连石头也被这绿泡软了,就要兴致勃勃地开出花来。而满城的柳,那是满
城的録啊,如烟似雾,没边没沿地蒸腾、洇染开来。到小阳春,柳絮都飞赵来了柳
树的心都飞起来了,它们捉对儿,成球、成团,追逐嬉闹,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它们
飞奔在半空里,不肯再回到凡间。这时侯,你被柳絮烦恼着,也欢喜着,走在柳絮
里,像走在梦里,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大地寒气散尽,变得整个儿香喷喷的,遍地花
开。在街上走着,会生出一种小醉的感觉,精力集中不起来,脑子也有点蒙。花都
开得发酵了,像给大地吃上了一种什么药。这种日子,在屋子里根本待不住—一你
会一整天一整天,泡在户外,舍不得回家。
这叫你的眼睛和鼻子也闲不住。因为自从迎春和连翘开了门,花朵们的拜访就
从来没断过——黄花朵还真是一种急性子的颜色啊,率领着颜色家族众姊妹,用百
米赛的爆发力,一刻也不停地前进。她们的洁净叫人简直想一朵一朵、一辩一辩展
开,在上面书写诗篇。她们又多有耐力啊,所谓开到茶靡,也还是向前奔着——春
至而梅、而樱、而海棠;春深则桃、则李、则丁香;即便春去,还蜀葵,还茑(ni
ǎo)萝、还薔薇……花朵开了又开,开了又开,将身体里的呼号都给喊了出去。那
些大都有着草字头、木字边姓氏的小号们,一百万一千万支地演奏香气。
与香气结伴而来的,是一群群的蜂子和鸟儿——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
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头角黑黑、遍身黄媺的蜂子,子肥嘟
嘟的,金粉闪耀,裙摆被阳光照透。
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济南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里,莲叶平水冒出,小小的叶
子,羞涩地抿着嘴唇,打个哈欠就长成了半大小伙儿。他们舒展开来,平铺下身子,
躺在水水的软床上,恨天恨地地等待起来。其实,不必着急,到不了小夏天,白腰
雨燕低低地掠过水面的时候,他们这些“绿衣人”所盼望的伴侣——“粉衣人”,就
来到身边了,垂着眼睛,红着面孔。在花下,人们的说话声也温柔起来;过了恋爱
年龄的人,又想恋爱一次。
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
1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
1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答:
13.除了从视觉绘景外,作者还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济南的春景?请各举一例。
答:
14.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
人”的理解。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冬天
汪曾祺
①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
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
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②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捡一个睛朗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
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
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③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
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④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棉衣在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围难尤其是,
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⑤我们那里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
里面烧的是粗糠。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
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
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焦糠的气味也很好
闻。可以作一首诗:“冬天,脚炉焦糠的香。”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
的是银制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
⑥冬天吃的萊,有乌青菜、冻豆腐、威菜汤。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
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园辟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
作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蟹油”是以大螃蟹
煮熟剔肉,加猪油“炼”成的,放在大海碗里,凝成蟹冻,久贮不坏,可吃一冬。
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成肉、牛肉、海米或
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我们那里过去没有北方的大白菜,只
有“青菜”。大白菜是从山东运来的,美其名曰“黄芽菜”,很贵。“青菜”似油菜而
大,高二尺,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家都吃的菜。咸菜即是用青菜腌的。阴天下雪,
喝咸菜汤。
⑦冬天的游戏:踢毽子,抓子儿,下“逍遥”。“逍遥”是在一张正方的白纸木
版印出螺旋的双道,两道之涧印出八仙、马、兔子、鲫鱼、虾……每样都是两个,
错落排列,不依次序。玩的时候各执铜钱或象棋子为子儿,掷骰子,如果骰子是五
点,自“起马”处数起,向前走五步,是兔子,则可向内图寻找另一个兔子,以子
儿押在上面……“逍遲”两个人玩也可以,三四个人玩也可以。不知道为什么叫作
“逍遥”。
⑧早起一睁眼,窗户纸上亮晃晃的,下雪了!雪天,到后园去折蜡梅花天竺果。
明黄色的蜡梅、鲜红的天竺果,臼雪,生机盎然。蜡梅开得很长,天竺果尤为耐久,
在胆瓶里,可经半个月
⑨舂粉子。有位邻居,有一架碓(duì)。这架碓平常不大有人用,只在冬天由
附近的一二十家轮流借用。碓屋很小,除了一架碓,只有一些筛子、箩。踩碓很好
玩,用脚一踏
.
,吱扭
..
一声,碓嘴扬
.
了起来,嘭
.
的一声,落
.
在碓窝里。粉子舂好了,
可以蒸糕,做“年烧饼”(襦米粉为蒂,包豆沙白糖,作为饼,在锅里烙熟),搓圆
子(即汤团)。舂粉子,就快过年了。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第1期)
15.文章主要写了冬天里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答:
16.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写南方的冬天?
答:
17.结合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
.
,吱扭
..
一声,碓嘴扬
.
了起来,嘭
.
的一声,落
.
在碓窝里。
答:
18.文章第⑥段,作者为什么要不惜笔墨写“冬天吃的菜”?请简要分析。
三、作文(50分)
19.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亮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约
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
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景物,
与游人互诉心声。
诗以“___________的心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褻,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于500
字;④文小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解析:
1.D
解析:A.“酿”应读作“niàng”;B.“棱”应读作“léng”;C.“谧”应读作“m
ì”。
2.B
解析:A.“潦”应写作“嘹”;C.“敝”应写作“敞”;D.“骄”应写作“娇”。
3.C(解析:C.“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与后面“让人
觉得酣畅极了”不符。)
4.C
解析:A.语序不当,应将“许多”放到“灿烂辉煌”之前;B.语义重复,删掉
“大约”或者“左右”D.成分残缺,删掉“通过”或“使”。
5.C
6.D
解析:D.“观音菩萨”和“如来佛”对调。
7.(1)枯藤老树昏鸦(2)我寄愁心与明月(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1)①踏青②放风筝③踢球、荡秋千
(2)【示例】那迎着乍暖还寒夭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天来临的消息。
那簇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9.“阔”字表现出春潮使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广阔浩渺的景象,表现出了
恢宏的气势。
10.抓住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景物变化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
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11.时间顺序,先点出“惊蛰”这一节气,随后用“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
回”来说明时间的推移;“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则告诉我们时间已经到了暮春了。
1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景,流露
出作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3.①嗅觉: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
动的腥涩。②听觉: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
它们的歌唱。
14.济南的春天是多彩而美丽的,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生活的人,是有福
的人。
15.主要写了冬天上槅子、拆帐铺草、生火取暧、吃的菜、做游戏、折蜡梅花和
天竺果、春粉子七件事。
16.写南方让人难受的冬天,与北方的冬天形成对比,衬托出北方冬天的暖和、
舒适。
17.“踏”“扬”“落”三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舂粉子的过程;“吱扭”“嘭”两
个拟声词,生动地写出了舂粉子时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作
者的愉悦之情。
18.写家乡冬天吃的菜,那么细致、活灵活现,可见家乡在作者头脑中的印象之
深;②冬天吃的菜只是家乡美好印象的代表,对家乡冬天菜的美好回忆揭示了作者
深藏在心底的浓浓乡情。③写得越详细,越能体现家乡冬天生活的幸福感。
19.作文:略
第一单元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犷
.
()liáo()亮zhù()蓄chéng()清
静mì()干sè()吝啬
..
()()
酝niàng()山岛竦zhì()
2.结合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朗润: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_
(4)咄咄逼人: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没有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5.古诗填空题。
(1)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元朝著名的戏曲作家。其中
“_________”这三个字是主旨所在,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6.一般来说,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
进行。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3)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4)震落了清晨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二、综合性学习。(共23分)
7.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今
天,就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一起去看风景!
(1)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形容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①春:_____②夏:______
③秋:______④冬:_______
(2)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一个环节。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第二环节:_______________
第三环节:唱四季赞歌。
第四环节:四季诗文及常识竞赛。
8.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今年9月,北碚区初一年级开展读书活动:在课堂上或自由阅读,或师生点评,
或读后交流,阅读是美妙的精神之旅。
(1)请为读书活动设计一则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
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
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
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
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
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
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度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
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①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苟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
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
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⑦
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年不详。②值:适
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
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⑨并:都,全。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吾今死矣,子可去
.
()
(2)友人有疾,不忍委
.
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
看春
丁立梅
①城里的春天,多半是零碎的,小打小闹着的,不过是人家窗台的一盆花,城
边河畔的排柳。乡下的春天却全然不一样,乡下的春天,是极讲排场的,仿佛听到
哪里“哗”一下,成桶成桶的颜料,就花花绿绿泼下来,染得满田满坡皆是。这时
的乡村,像油画,是最有看头的。
②于是去乡下看春天。
③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叫新曹的小镇,它有五万亩的油菜地。车子在修得平
坦宽敞的乡间道上,一路奔去,奔向那菜花深处。以为就到尽头了,哪知车子一拐,
竟又撞上一片菜花地,又铺开一片黄色汪洋,绵绵不绝。同行中一人问:“美吧?”
我笑无语,不堪说,只任一双眼睛掉进
..
那汪洋里。古有女子“对镜帖花黄”,我想
这花黄,该是菜花的颜色才对,眉心一点艳,有惊心之感。
④跟一些植物相认,不是初相识,是久别重逢。牛耳朵、刺艾、乳丁草、三叶
草……这一些,我多么熟悉!乡下是草的天堂,草是羊的天堂。小时养羊,天天提
了篮子去挑羊草。却贪玩,在草地里捉蚱蜢,或扣了篮子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等
到日落西山了,才想起篮子还是空的呢,于是在野地里随便找几根草秆,把篮子架
空,然后割一把青草,摊在上面,看上去,就是满满一篮子翠绿了。回家,在大人
面前晃一下,让他们看是满篮子青草呢,趁他们不注意,人已溜到羊圈边,把那把
青草扔进去。大人问起,草呢?响亮地回答,羊吃了。真是可怜了那些羊,半夜里
饿得直叫唤。
⑤不知现在的孩子,玩不玩我们小时玩的游戏了。不知现在的羊,还会不会半
夜饿得直叫唤。我看到草地上有一群羊,正悠闲地吃着草,有同伴惊喜地叫:“羊
哦。”同去的老先生神态安详,说:“羊有什么看头?”莞尔。
⑥蚕豆花开了,星星点点,伴在菜花旁,像撒下无数的小眼睛。白萝卜的花,
是粉紫的,小蜜蜂们围着它嗡嗡叫。我好不容易等到一只停在花蕊上,给它拍了一
张照。一种叫婆纳头的草,开粉蓝的花,花细小得像米粉。我拉近镜头,拍下那粒
粉蓝。再看显示屏上,分明是一朵美得让人心疼的花呵,像乖巧的小女儿。这野地
里,到底还藏了多少美?无论卑微与否,它们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
我想,这才是活着的真姿态吧。
⑦看见养蜂人,正在路边忙碌。头上裹着头巾,脸上刻着岁月沧桑。这些养蜂
人,据说是从闽浙那一带来,他们天南地北地追着花跑,此处花谢了,又将迁徙到
他方,去寻找花开。一旦成为养蜂人,四处漂泊将贯穿他们一生,他们幸福吗?我
看过商场货架上摆放的蜂蜜,一瓶瓶,盛满甜蜜芳香,想那里面该有多少花的魂蜂
的魄,还有养蜂人的颠沛流离。这世上,很多时候,苦乐自知,好好活着,才是本
质。我唯愿这个春天,他们是快乐的。
(选自《阅读与作文》)
12.如果将本文标题改为“赏春”,你觉得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任选一个角度对开头一段略做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中加点的“掉进”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⑥段描写的是田地里的野草野花,但作者通过这细微的花草,却悟出深
刻的人生哲理。试体会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共50分)
17.按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作文。
题目:我和___________一起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和父母一起看星星”“我和小树一起成
长”“我和孙悟空一起遨游太空”等;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③文中不要
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
参考答案
1.略
2.(1)明亮滋润。(2)(天空)晴朗无云。(3)比喻姿态优美。(4)形容
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D4.C5.略
6.(1)触觉(2)视觉(3)嗅觉(4)听觉
7.①万紫千红②烈日炎炎③天高云淡④大雪纷飞
(2)示例: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3)示例:诵四季诗文
8.(1)示例一:书香润泽校园,阅读成就人生。示例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
阶梯。
(2)①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
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学校加强对
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9.(1)离开(2)抛弃
10.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事吗!
11.本文表现了荀巨伯道义至上、诚信第一的高贵品质,这种品格值得赞扬。
12.不好。因为“看春”几乎不带有感情色彩,从而能客观地引领读者走进春
天,春天美的感受由读者自己得出。若改为“赏春”,一个“赏”字就暗示了读者
——春天很美,太直接,有先人为主的嫌疑。
13.“零碎的”与“讲排场的”构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乡下春天最有看头,从
而引起下文到乡下看春天的叙述。
14.“汪洋”指的是无边无际的菜花地,句中的“掉进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
者陶醉于菜花深处的情景,流露出对无边无际的菜花的喜爱之情。
15.无论卑微与否,细微的花草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言外之
意是,人和这些花儿草儿一样,天生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认真地活着,
就是美丽的人生。
16.表达了作者对养蜂人深深的祝福之情。
17.略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
知识要点一: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
.
()黄晕
.
()静谧
.
()
枯涸
.
()贮
.
蓄()吝啬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zhuó()落宽chang()狭zhǎi()抖sǒu()
chéng清卖nong()害xiū()liáo()亮
hōng()托()lì临干zào()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欣欣然
...
张开了眼。()
(2)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
.
气!()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
(4)你只会感到更高邈
..
、深远。()
4.给下列词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一年之计
.
在于春()
A.计算
B.主意、计谋
C.打算
D.策划
(2)呼朋引
.
伴()
A.指引
B.牵引
C.引申
D.招引
(3)欣欣然
.
张开了眼()
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
(4)朗
.
润()
A.光线充足、明亮
B.声音清晰、响亮
C.朗读
D.明察
知识要点二:语言运用
5.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________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的_____生活。
②既能_______,把握方向,又能______,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闲适②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B.①闲适闲暇②髙瞻远瞩明察秋毫
C.①闲暇闲适②眀察秋毫高瞻远瞩
D.①闲适闲暇②明察秋毫高瞻远瞩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B.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C.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B.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
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8.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
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知识要点三:文学常识
9.下列作品不是老舍写的是()
A.《四世同堂》
B.《茶馆》
C.《龙须沟》
D.《悼亡妇》
10.《春》的作者是________,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我国著名的_____家、诗
人、学者。主要著作有诗文集______,散文集_______、《欧游杂记》、《你我》等。
11.《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作者曹操,字______(朝代)政治家、军
事家、_________。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______,字太白,号________。
他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素有“_________”之称。
13.《济南的冬天》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
族(民族)人,现代著名________家,______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
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知识要点四:课文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16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___________首联中的“__________”两个
词已暗含身在异乡却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诗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这种感情。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
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出了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
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
留名青史。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1题。
(甲)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乙)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
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
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
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
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7.甲段中,作者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水墨画,它的特点是()
A.朦胧
B.淡雅
C.古朴
D.灵秀
18.济南的冬天的水的特征是()(多项选择)
A.暖
B.绿
C.清
D.亮
19.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
A.充满了绿意的特点
B.舒适、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
C.温晴的气候特点
D.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
20.以下四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分别是()
①这是张小水墨画。
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③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
④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A.①暗喻②暗喻③明喻④明喻
B.①明喻②明喻③暗喻④明喻
C.①暗喻②暗喻③暗喻④眀喻
D.①暗喻②暗喻③借喻④眀喻
21.“就凭这些绿的精神”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7题。
雨的四季
刘湛秋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
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
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
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
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
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
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
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
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
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
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
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蒙,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
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
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
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
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
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
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晩,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
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
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
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
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
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
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遙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
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
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
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
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
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
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
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
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
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
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份礼物。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
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
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
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2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简要概括文中所描述的四季的雨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全文,
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的第三段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点,请你以第四段为例,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章的倒数第二段说:“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
欢乐和泪水的。”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复习一
1.niàngyùnmìhézhùsè
2.着敞窄擞澄弄羞嘹烘莅燥
3.(1)欢欢喜喜的样子。(2)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3)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4)高而远。
4.(1)C(2)D(3)B(4)A5.A6.D7.B
8.C9.D
10.朱自清散文家《踪迹》《背影》
11.《曹操集》孟德东汉末诗人
12.李白青莲居士诗仙
13.老舍舒庆春舍予满作人民艺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
馆》《龙须沟》
14.停宿客路行舟
15.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潮平两岸阔
16.D17.B18.ABCD19.C20.D
21.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的奉献精神
22.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人生的追求。
23.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秋雨的特点:端庄
而沉思;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24.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
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25.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敞开,
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起奏起了夏天
雨的交响曲
26.本段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细腻流畅,处处匠心独运。或
拟人,或比喻,或排比……无不形象逼真,引人人胜。
27.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
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
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3:59: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