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清贫的近义词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0:20 阅读: 评论:0

初三化学中考备考计划-酒以成礼


2022年12月3日发(作者:东海军事演习)

1/20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水平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买小狗的小孩

一天早晨,杂货店的老板把店门打开,准备做生意。他养的一只母狗几个

星期以前生下了五只小狗,老板打算把它们卖掉,就做了个“出售小狗”的牌

子。

站在店门前,然后便(底低)头算账。()请问小狗多少钱一只

()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在问()

老板抬起头一看,只见一个瘦小的男孩子站在柜台前,细脖子上顶着一个

大脑袋,穿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旧衣服。

"一百块钱一只。”老扳回答道。

男孩子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数了一下,说:“我这儿有五元六

角。能让我先看一看小狗吗?"

老板回头向里屋吹了一声口哨,一只漂亮的金黃色大狗跳了出来,后面跟

着儿只毛茸茸的"小肉球”。最后面的那只小狗个子最小,跑起来一瘸(qué)

—拐的。

男孩子指着小瘸狗问:“那只小狗怎么了?"

"医生说它天生少一个关节,一辈子都得(déděi)是个瘸子了。”

"我就要这只小狗儿。”小男孩说。

"哦,这只小狗不值得买,如果你真想要,我就送给你得(dedé)了。"老

板大方地说。

男孩子扬起头,涨(zhǎngzhàng)红了脸说:"我不需要你送给我!这只

小狗和其他小狗一样值一百块钱!我先给你五元六角作定金,以后每个星期给

你五块钱,直到付完为止。”

老板认真地说:"你可想好啊,这只小狗一辈子也不会像其他狗一样又跑又

跳了。”

小男孩拉起裤腿,露出一条用两根钢棍儿固定住的左腿,说:"先生,我自

己跑不快,这只小狗需要的是一个能理解他的主人。"

2/20

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或字。

3.文章中的“小肉球”指的是________。

4.老板认为瘸腿的小狗可以不要钱送给小男孩是因为________;小男孩认为瘸

腿的小狗值一百块钱是因为________。

5.从小男孩的语言和行动中,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男孩对待瘸腿小狗的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

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

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

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

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

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在鲁迅博物馆里,陈

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

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

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

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平常:近义词()反义词()

(2)清贫:近义词()反义词()

(3)破散:近义词()反义词()

(4)爱好:近义词()反义词()

3/20

2.据意写词(词语在文章中找)。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2)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3)得到的收益很大。()

(4)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5)形容非常有条理。()

3.照要求填空。

(1)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写出短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

(3)抄书使鲁迅"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

鲁迅的书"历久常新"。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二节,用"︱"给这节文字分层,再分别写出层意

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爱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牛和鹅(节选)

就在这时候,池塘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飞快

地走了过来(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是完全昏乱了)。金奎叔是个

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

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

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

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

里,向远处游去。

这一摔是那么痛快,远处的孩子们全笑了起来,我也挂着泪笑了。一切的

恐怖,全消失了。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它,不过跟

一个酒瓶子一样罢了!

4/20

金奎叔帮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

的!看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哇!”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

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

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

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

碰到了,只是嘠嘎叫几声,扇几下翅膀,就摇摇摆摆地走开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可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作者只字未提牛,为什么文末却提到“我”再也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牛和鹅”为题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奎叔的话让“我”明白的道理是()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B.不能仗势欺人,欺负弱小。

四、课外阅读理解,认真回答后面问题。

天鹅

我是在沼泽地里见到它——美丽的天鹅。

初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在心里惊叹它

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

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

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

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

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风采略有逊色。

不只是它那白云一般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

5/20

的白色,我总算亲眼看见了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可是我忽然又不相

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

鹅——它抬起了它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那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

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1.文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横线画出描写天鹅羽毛的句子,再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

3.“我”被天鹅的美惊呆了,请用文中几个词语概括天鹅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写了天鹅的美丽后,作者又写了天鹅周围的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

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理解。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有骤

雨,这里()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

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

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

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

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

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这两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

2.请将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3.蟋蟀不吃出口处的那丛草的原因是()

A.那丛草好看。

B.那丛草遮阳。

C.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4.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A.蟋蟀慎重地选择住址,不肯随遇而安。

6/20

B.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简单,但建造得却很精心。

C.蟋蟀的住宅又向阳又隐蔽。

5.从画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蟋蟀的住宅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

点。

6.这两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

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

o)此生!”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

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诉说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

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yà)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

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了

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

呢?大家只能(劝慰安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从选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用“√”画出来。

2.“如此抱负和胸怀”指的是什么?用“”在选文中画出来。

3.围观的中国人的心情是______的,从他们的表现“_______________”可以

看出来。他们无能为力,表面原因是(_____),实际则指(________)。括号

里填序号。

A.这个女人和外国人谁有道理还没有分清楚。

B.中华不振。

C.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

4.魏校长为什么说:“有志者当效(xiào)此生!”()(填序号)

A.因为周恩来的回答让魏校长很满意。

7/20

B.因为周恩来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志向十分远大。

C.因为周恩来学习认真,善于思考。

5.想一想,你是为什么读书的呢?写清原因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

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

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

“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

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

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

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

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

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

不停地滚下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出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8/20

3.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时间的变化②地点的转移③总分结构④事物几方面⑤事情发展顺序

4.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缩成最简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

“|”标出。

八、课外阅读。

美丽的童心

在十里山村,有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她,就是富家村十二岁的少先队

员,“全国学赖宁”奖章的获得者欧阳志红。她不是雷锋,但是,她身上却闪

烁着同雷锋一样的光芒。这光芒,给小小的山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温暖和快

乐。

1989年初,相邻的尹家村大西桥工程,因为缺少资金,半路停工了。小志

红想:“每年涨大水时,河对岸的同学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河水发愁,涨几天

水,就要耽误几天课。”于是,她取出父母给的50元压岁钱,交给了尹家村党

支部书记,以支援大桥工程。尹家村沸腾了,几天时间,全村就为大桥集资上

万元。大桥如期竣工以后,乡亲们在桥旁立了一块捐款纪念碑,第一个名字就

是欧阳志红。

去年,在开展读书读报活动中,欧阳志红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家里腾出一

间房子,办了个“红领巾图书室”。为了这个小小的图书室,志红带着弟弟在

课余时间摘茶叶、捡破烂儿,用劳动换来的70元钱把图书室装饰一新。爸爸妈

妈非常支持,还为图书室订了四十多种少儿报刊,购买了几十本书。爷爷精心

制作一个玻璃镜屏,上面写着:“播美德良种,育四化新人。”从此富家村的

孩子们又多了一份快乐。

欧阳志红心里装着的人和事真不少:小同学的衣服扣子掉了,她给缝上;

邻家大爷生病要服药,她给代买;哪位小伙伴付不起学费,她给代交。

9/20

几年来,在欧阳志红的带领下,同学们都能自觉地加入到“送温暖”的行

列中来,把温暖送到全村所有残疾人和“五保户”身边。十里山村的人都说,

小志红有一颗美好的童心。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竣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饰一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的结构顺序是()。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3.文章重点写了哪几件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下面哪一种概括得好。()

A.这篇短文记叙欧阳志红为山村人民带来温暖和快乐的事迹,赞扬她处处关心

同学的优秀品质。

B.这篇短文记叙欧阳志红为山村人民带来温暖和快乐的事迹,赞扬她关心家乡

建设,乐于助人的美好童心。

C.这篇短文记叙欧阳志红为山村人民带来温暖和快乐的事迹,赞扬她热心帮助

残疾人和“五保户”的奉献精神。

5.读了短文你对欧阳志红有怎样的评价,受到什么启发?请你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我能行。

一束白色的栀(zhī)子花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每年我的生日时送到我家。花束

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白色的栀

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qìn)人,为我带

来无尽的欣悦。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nì)名者的形

10/20

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躲避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

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

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

è)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

件,让他避免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

想?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fù)郁与温馨(xīn)却无时无刻不陪

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我就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

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1.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本句把___当作____来写。

(2)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花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猜想送花人时,为什么总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

人关心与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内阅读。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节选)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

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鸣

啊鸣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

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11/20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

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

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

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1.“砸锅”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总算”一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表演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内阅读。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

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

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

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

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的响着。是啊,旁边就是

它浇灌过的田地。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我在豆田里找过兔

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

的,稻穗低着头。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

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

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满意——(___________)沉甸甸——(___________)

成熟——(___________)坑坑洼洼——(_____________)

12/20

2.文中画“”的句子用了什么手法?请你仿照着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反复出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短文。

猪嘴防毒面具

①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莫

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

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某地区展开激战,双

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

用了化学毒剂。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几千个盛有氯气的钢瓶,朝着英法联军

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把约180吨的氯气释放出去。顿时,一片黄绿色烟

雾弥漫,并快速向联军的阵地飘移,一直扩散到联军阵地纵深几十千米处,致

使几千名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继中毒丧命。

③可是奇怪的是,这一带的野猪竟意外地活了下来。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

的极大兴趣。经过考察和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

性,使它们免于一死。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

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

和吸附的作用。野猪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赐予它们的防毒面具,因此它们能在

这场氯气的浩劫中幸免于难。

④揭开了这个秘密

....

之后,两国科学家深受启发。他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

了第一批像猪嘴巴一样的防毒面具,但这种防毒面具没有直接采用泥土作为吸

附剂,而是使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有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猪嘴的形状

能装入较多的木炭颗粒。后来经过多次改进,防毒面具采用的过滤材料更为先

进可靠,吸附化学毒剂的本领更大,但它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

13/20

变。

⑤防毒面具可以说是一件模仿猪嘴的杰作。(有删改)

1.对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引出说明对象猪嘴防毒面具。

B.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

C.特意点出防毒面具外形和猪嘴相似,提问“为什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

趣。

D.总结全文,突出说明对象猪嘴防毒面具的特点。

2.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个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3.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第②段的故事既引出了制造防毒面具的原因,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野猪用嘴拱地是为了过滤有毒气体。

D.第一批防毒面具采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有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

4.“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木炭颗粒”一句中“较多的”能删去吗?为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能提出什么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

..

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

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

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

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

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

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

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

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

14/20

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

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句话中的加点词“大约”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庞大的恐龙家族都变成了飞鸟。(______)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后,迅速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______)

(3)能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具有滑翔能力的恐龙有可能演化为鸟类。

(______)

4.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有些恐龙凶猛异常

....

,是茹毛饮血

....

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

....

,以植物为

....

我们班里的同学性格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课内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

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

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

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稳平

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平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

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

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

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用“√”画出选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15/20

2.这两个自然段是按从_______到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3.读选文第一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概括蟋蟀住宅外部的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心窗

有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在车祸中不幸撞断了腿,住进了医院。她躺在

床上,不能动弹,苦不堪言,度日如年,整日以泪洗面。与她同病房,靠近窗

口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她的腿病已经快好了,每天能够坐起来观赏窗外

的景色。小女孩多么想看看窗外的景色啊!可她的腿上装着夹板,高高吊起,

身子不能坐起来,又远离窗口。每当老太太推窗观景时,小女孩羡慕极了。

有一天,老太太又打开窗子,小女孩情不自禁地问:“奶奶,您看见什么

了?能不能讲给我听听?”老太太爽快地答应:“行,行!”从此以后老太太

每天给她细细地描述窗外美丽的景色,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神怡,

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有……

一个月过去了,老太太出院了,小女孩终于可以起来了,她迫不及待地起

身,伸长脖子,朝窗外一望,她惊呆了:窗外能看见的只有一堵黑墙!这时,

小女孩的心豁然开朗,原来老太太为她推开的是一扇心窗!

以后,每当小女孩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她就会想起这位可敬的老太

太,想起她为自己描述的窗外的美……

1.“苦不堪言”的意思是_________,小女孩“苦不堪言”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小女孩车祸后情绪变化正确的是哪项?用“√”选出。

A.苦不堪言一心旷神怡一豁然开朗()

B.度日如年一豁然开朗一心旷神怡()

C.痛苦万分一开心不已一恍然大悟()

D.心旷神怡一以泪洗面一豁然开朗()

16/20

3.“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此处省

略号表示()

A.引文的省略B.说话断断续续C.语意未尽D.沉默不语

4.为什么小女孩觉得同病房的老太太是一位可敬的老太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老太太为小女孩推开的是一扇心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小女孩再次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请你用积累的一句名言警句或古诗词

来勉励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

2.低;děi;dé;zhàng

3.小狗

4.这只瘸腿的小狗天生残疾,不应和其他小狗拥有同样的价值;这只

小狗和其他小狗一样,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值得别人花钱去购买

5.有爱心,自尊自强的孩子。

6.无论生命是健全还是残疾,都要平等对待。

2、

1.寻常特别贫寒富有破损完好喜好讨厌

2.浩如烟海经久不忘得益匪浅历久常新井井有条

3.他(鲁迅)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鲁迅爱书就像爱自己的命一样。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

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7/20

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

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4.①鲁迅攒钱买书看②鲁迅抄书看,记忆力特别好③鲁迅修书的

习惯

5.我爱书。鲁迅先生,您不仅喜爱读书,还十分爱护书,怪不得您的知识如此

丰富,我要向你学习,多读课外书,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3、

1.鹅欺负“我”,“我”知晓了原委,由此联想到经常被“我”欺负的牛,对

比起来,弱小的“我”不无缘无故欺负强大的牛了。

2.作者是想借牛和鹅两种动物来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

待事情。

3.B

4、

1.凝视眺望

2.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

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

3.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4.景物:黑的沼泽地、枯败的苇子。作用: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天鹅那圣洁的

美。

5、

1.蟋蟀的住宅法布尔

2.即使也

3.C

4.B

5.向阳便于排水门洞隐蔽

6.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外部和内部特点。

6、

1.哭诉劝慰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8/20

3.愤怒紧握着拳头CB

4.B

5.我为中国的科研事业而读书,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7、

1.特别,不寻常

2.③√

3.⑤√

4.我家的一切都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成了灰烬。

5.泪珠滚下来。

6.看着/⋯⋯听着/⋯⋯我用力/⋯⋯极力/⋯⋯那大颗大颗的泪珠/⋯⋯

8、

1.竣工指大西桥工程工程完工装饰一新指把图书室打扫得很干净,打

扮得很漂亮,像新的一样。

2.C

3.文中详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欧阳志红带头为尹家村大西桥工程捐献压岁

钱;第二件是欧阳志红装饰、开办图书室,为孩子们增添快乐。

4.B

5.欧阳志红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读了她的故事使我明白了“帮助他人手

留余香”的道理,今后我也要向欧阳志红学习,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

手。

9、

1.桅子花人不行。因为“依偎”一词有主动倚靠的情态,更能体

现栀子花的可爱。颜色和花香。

2.因为“我”为别人付出了许多的“关心与爱”,觉得别人也一定会认为自己

是可爱的。

3.让女儿体会到为别人付出爱,定会有爱的回报。

10、

1.表演失败了

2.“我”演的老虎太窝囊了

3.“总算”一词说明了时间漫长,反映了“我”内心的焦虑。

19/20

4.因为“我”表演时十分紧张和无措。

11、

1.失望轻飘飘幼稚平平坦坦

2.设问。北大荒你不喜欢吗?喜欢,它物产丰富、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3.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突出了稻田的明亮。

4.这句话多次出现,起到了串联全文内容的作用。充分表达了作者和阿妈走月

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12、

1.D

2.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

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3.C

4.不能。“较多的”准确地说明了用猪嘴的形状能装入更多的木炭颗粒,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防毒面具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泥土做吸附剂?

13、

1.作比较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形象地说明了第一种恐龙的大小,突

出了这种恐龙的特征

2.不能。“大约”说明了第一种恐龙出现的大概时间,并不是准确的时间,体

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若删去,则与事实不符。

3.××√

4.示例:有些同学活泼开朗,是能说会道的交际能手;有些同学则文静乖巧,

大多数时默默不语。

14、

1.平坦安静

2.外内

3.安全、隐蔽、平坦。

4.因为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非常简单。

15、

1.痛苦到了极点,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她在车祸中不幸撞断了腿,躺在

20/20

病床上,不能动弹

2.A√C√

3.C

4.老太太通过-一个善意的谎言帮助小女孩度过了那段困难痛苦的日子,为她

推开了一扇心窗,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女孩乐观地面对挫折。

5.因为老太太帮助小女孩摆脱了心中的郁闷痛苦,使小女孩对窗外美丽的景色

充满了想象,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希望,而这一切主要源于小女孩心态的转

变,所以说老太太为小女孩推开了一扇心窗。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22:3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71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贤人的礼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