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扩展阅读
01.神童庄有恭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幼有神童之誉(誉:)
⑵遽诘之曰(诘:)
⑶庄以实对(对:)
⑷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因:)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
(2)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3.方仲永被誉为“神童”,结果泯然众人;庄有恭被誉为“神童”,
被钦点为状元,官至刑部尚书。你觉得他们结局为什么有这样的
区别呢?
02.鲍子难客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众客和之(和:)⑵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徒:)
⑶彼此相食(食:)⑷且蚊蚋囋肤(且:)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⑵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3.以现代人的眼光,说说你对“类无贵贱”的看法。
2
03.陈实与“梁上君子”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栖于梁上(梁:)⑵梁上君子者是也(是:)
⑶实徐谕之曰(徐:)⑷宜省己为善(省:)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
⑵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
3.成语“梁上君子”即出自本文,它指什么?
04.曹绍夔捉“怪”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日夜辄自鸣(辄:)⑵然冀其有效(冀:)
⑶夔食讫(讫:)⑷其响遂绝(绝:)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⑵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3.你从本文悟一个什么道理?
05.为人大须学问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朕向为群凶未定(向:)⑵躬亲戎事(躬:)
⑶不暇读书(暇:)⑷不徒言也(徒:)
2.翻译下面的句子。
3
⑴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⑵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3.读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感悟?
06.承宫樵薪苦学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宫过其庐下(过:)⑵猪主怪其不还(怪:)
⑶见而欲笞之(笞:)⑷因留宫门下(因:)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⑵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3.读了本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07.王著教帝学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数遣内侍持书示著(数:)⑵著每以为未善(以为:)
⑶对如初(对:)⑷恐帝不复用意(用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
⑵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3.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
08.读书五失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予少时读书有五失(予:)⑵其失懦而无立(懦:)
4
⑶将疾趋而从之(趋:)⑷辄出其后(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
⑵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3.就“其失劳而无功”,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09.赵简子爱士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夜款门而谒曰(谒:)⑵董安于御于侧,愠曰
(愠:)
⑶取肝以与阳城胥渠(与:)⑷皆先登而获甲首(首:)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⑵人主其胡可以不好士?
3.请评价赵简子这个人。
10.赵简子元日放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于:)⑵客问其故(故:)
⑶君如欲生之(生:)⑷简子曰:“然。”(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
⑵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5
11.张之万之马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尝日行千里(尝:)⑵公不许(许:)
⑶之万怪之(怪:)⑷比公乘之(比:)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⑵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
3.韩愈的《马说》中认为,由于没有伯乐,所以千里马得不到重
用,本文中的“”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
的理解。
12.幽王击鼓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幽王与诸侯约(约:)⑵戎寇尝至(尝:)
⑶褒姒视之大说(说:)⑷至其后(至:)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
⑵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3.幽王身死的原因是什么?
13.王安石待客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因谒公(谒:)⑵公约之饭(饭:)
⑶觉饥甚而不敢去(去:)⑷不复下箸(箸:)
6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⑵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3.你如何看待王安石待客之道?
14.诸葛亮言家事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初,亮自表后主曰(初:)⑵子弟衣食(衣食:)
⑶及卒(卒:)⑷如其所言(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以长尺寸。
⑵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请用一个字概括诸葛亮的品质。
15.范文正正直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会术者病笃(会:)⑵今以付子(今:)
⑶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即:)⑷当以还汝
(当:)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⑵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3.结尾写“封识宛然”有什么作用?
7
16.王安国直言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嫉恶太甚(甚:)⑵时吕惠卿为馆职(时:)
⑶平甫正色曰(正色:)⑷不若远佞人也(远:)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彼亦偶然自喜而为尔,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
⑵吕大以为议己,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
3.文章很短小,人物描写却非常生动,请扣住(王荆公)“笑曰”、
“平甫曰”、(吕惠卿)“遽曰”、“平甫正色曰”加以赏析。
17.海瑞清廉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卒于官舍(卒:)⑵苏检点其宦囊(检点:)
⑶不立党(党:)⑷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
⑵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3.文中的海瑞是一个怎样的人?
18.吕蒙正不计人过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过:)⑵蒙正佯为不闻而过
之(过:)
⑶同列犹不能平(平:)⑷因不如无知也(因:)2.翻
8
译下面的句子。
⑴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⑵时皆服其量。
3.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得到哪些
启示?
19.梁鸿尚节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曾误遗火(遗:)⑵延及他舍(他:)
⑶耆老见鸿非恒人(恒人:)⑷乃共责让主人(让:)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推豕偿之。
⑵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
3.你如何评价“耆老”?
20.王羲之学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尔何来窃吾所秘(尔:)⑵恐不能秘之(恐:)
⑶语太常王策曰(语:)⑷此子必蔽吾名(蔽:)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⑵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3.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21.李白之死辨误
9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世俗多言李白在涂采石(言:)⑵故其地有捉月台
(故:)
⑶枕上授简(授:)⑷赋《临终歌》而卒(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
⑵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3.作者是怎样“辨误”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
22.徐有功秉公执法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与徐大理论狱(狱:)⑵诬徐党逆人(党:)
⑶有功讯之在宽(讯:)⑷安可以私害公(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彼曩时将陷公于死,今公反欲出之,何也?
⑵汝所言者,私忿也;我所守者,公法也。
3.本文主要赞扬了徐有功什品德?
23.县令捕蝗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会岁旱蝗发(会:)⑵已而蝗大起(已而:)
⑶郡将诘之(诘:)⑷令辞穷(辞:)
⑸辄书其纸尾报之曰(辄:)⑹即非县令不才(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0
乃言县本无蝗,盖自如皋飞来,乃檄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
3.分别评价泰兴县令和钱勰两个人物。
24.天敌(物畏其天)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一村叟见蜈蚣逐一蛇(逐:)⑵盖蜈蚣产卵于蛇腹中也
(盖:)
⑶又尝见一蜘蛛(尝:)⑷伺蜈蚣久不出(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蜈蚣竟直入其腹,谕时而出,蛇已毙矣。
⑵物之畏其天有如此奇者也。
3.本文通过两个小故事说明了怎样的自然规律?
25.桑中生李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转相告语(语:)⑵李君令我目愈(愈:)
⑶间一岁余(间:)⑷因就斫之(斫:)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焉,以余浆灌溉。
⑵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3.本文的中心主题是什么?
26.苏武牧羊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天雨雪(雨雪:)⑵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徙:)
11
⑶廪食不至(廪食:)⑷武复穷厄(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⑵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3.这段文字表现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当得起孟子所说的
“,”。
27.齐王筑城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顾谓侍臣曰(顾:)⑵岁苦支备(苦:)
⑶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患:)⑷望天而歌(歌:)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⑵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3.⑴艾子对齐王筑城是怎样的态度?他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表达
自己的态度?⑵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
理?
28.孙叔敖纳言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有一老父衣粗衣(衣:)⑵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正:)
⑶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去:)⑷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
之(恶:)
12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⑵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3.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29.和氏璧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得璞于楚山中(璞:)⑵王以和为诳(诳:)
⑶泣尽而继之以血(继:)⑷遂命名为“和氏璧”(遂:)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
⑵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为石,忠贞之士而视为诳。
3.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0.治国安民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征求无已(已:)⑵百姓不堪(堪:)
⑶故夙夜孜孜(夙:)⑷惟欲清净(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⑵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3.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英主,本文提供了一个方面的注
脚,你认为这是什么?
31.蒲留仙写书
13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性尤怪僻(尤:)⑵不求于人(于:)
⑶置行人大道旁(置:)⑷必强执与语(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⑵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3.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32.农夫与行者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数息而后一锄(锄:)⑵甚矣,农之惰也(甚:)
⑶徐谓农夫曰(徐:)⑷而辍者常多(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余将老于农矣,而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道乎?
⑵孰为速而孰为迟乎?孰为逸而孰为劳乎?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3.贾人渡河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栖于浮苴之上(栖:)⑵予尔百金(尔:)
⑶贾人勃然作色曰(作色:)⑷若,渔者也(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⑵是许金不酬者也。
14
3.商人被淹死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评价?
34.浦阳郑君仲辨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以示人(以:)⑵以为不足患(患:)
⑶惧而谋诸医(诸:)⑷惜旦夕之力(惜:)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
⑵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
3.说说文章蕴涵的道理。
35.蹇材望伪态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乃作大锡牌(乃:)⑵并书其上曰(书:)
⑶人皆怜之(怜:)⑷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北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
⑵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
3.为什么说蹇材望“伪态”?
36.逆旅主人无情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⑴晓钟响(晓:)⑵舆濯水皆自为(为:)
⑶拒而不舍(舍:)⑷其少恩薄情如此(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5
⑴京城之俗,多以逆旅为利。
⑵非其性固然,地在京城,四方人至者众,其势必然也!
3.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怎样的?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22:0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6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